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019-09-10张利军

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新时代

张利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扶贫攻坚;要夯实农业基础,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发展;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关键词:新时代 农业经济 发展策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值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制度保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到2020年顺利完成到农村各项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扶贫攻坚

(一)不折不扣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扎实稳妥开展“清零行动”,实现特殊困难群众低保兜底,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到2020年低收入村全部“摘帽”。

(二)坚持把脱贫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统筹衔接,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和就业帮扶的,合理纳入救助范围,提高兜底保障扶贫水平;对有意愿且有能力通过劳动致富的,鼓励和引导其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并给予政策扶持。

(三)着力解决扶贫攻坚突出问题

选好配强低收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强化驻村帮扶队伍力量,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引导和支持低收入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帮村。

(四)巩固和扩大扶贫攻坚成果

攻坚期内低收入村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应保持稳定,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确保持续稳定脱贫。进一步丰富困难群体救助手段,加大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兜住兜牢农民生产生活底线[1]。

二、夯实农业基础,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发展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按照“调粮稳菜、强果扶花、优牧富渔”要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继续压缩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保持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稳定。重视大樱桃等特色高效水果产业发展,支持发展软枣猕猴桃产业,鼓励发展特色花卉产业,着力提升花卉产业生产能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的现代畜牧业,创建优质特色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渔业产业绿色发展,打造“蓝色粮仓”,建设江河湖海牧场示范区。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强渔港监管网络建设,提升渔港现代化监管水平[2]。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推动大樱桃、苹果、油桃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支持种苗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筹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向大马力、高科技机具购置倾斜,促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经济学家刘彦海、郎咸平等人指出:要支持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推广,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举办优质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動,农产品出口额稳定增长。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一)强化乡村规划引领

县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出台全市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坚持“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控制建房规模,注重农房风貌管控。

(二)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各项任务,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学习农村环境“三堆”和农户庭院环境“五洁净”经验做法。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实施“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创建美丽乡村。

(三)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垃圾处理体系覆盖达到95%以上。深入落实河(库)长制,严格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造林、“四旁”植树工程[3]。

(四)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通村油路,力争早日实现所有自然村通油路目标。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偏远乡村、湖岛农村延伸。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计划的改造农村危房。

(五)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农村公办学前教育经费补助标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争取在2020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的覆盖范围、医保目录、筹资标准统一。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送戏下乡”。实施“儿童阳光工程”“绿化家园巾帼行动”,为城乡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统筹推进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农产品初加工。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着力提高粮油、果蔬、水产品、畜禽产品等精深加工能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型服务业

鼓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着力发展大樱桃、蓝莓、草莓、海参、鲍鱼、扇贝、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开展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疫病防治、土地托管、金融保险、产品分级、烘干收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办好大樱桃节等农业旅游节庆活动。

(三)支持乡村人才培养和乡村创新创业

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加快推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工作人才。鼓励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培养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青年农场主。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进工业产业园区、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三区共建”,实行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三业并举”,增强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工资及时足额发放[4]。

(五)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学家文力、厉以宁等人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乡村、把利益链连上农民。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兴村强县示范行动,推进城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经济学家厉以宁、刘劲哲等人指出: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点支持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全面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5]。培育家庭农场、示范专业合作社,扶持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完成土地全程托管服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加快推动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不动产登记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增减挂钩,用以支持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用地需要。

(三)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完成改革任务。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责任和人员落到实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四)完善农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进一步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确保扶贫攻坚、涉农补贴、“三农”公益事业、重点涉农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不减。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探索开展大樱桃保险试点。因地制宜采取设立产业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全产业链投入开发、产村整体投入开发等有效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有序稳妥投入乡村振兴建设。

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指导农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启动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地区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婚丧陋习、老无所养等不良风气。

(二)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村霸”等农村黑恶势力。推进“平安网格”“雪亮工程”建设,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创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占挪用和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现象。推广有效经验,促进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七、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健全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制,县乡党委要定期不定期排查并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深化“乡村筑垒”工程,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贯彻落实村党组织五年任期规定,推动村“两委”换届与县乡换届同步进行。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高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

(三)发挥村级各类组织服务作用

理清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等各类村级组织功能定位,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挥好服务农民群众作用。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健康运行,发挥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功能。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补助,支持县乡加强村级运转经费保障力度,保障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等必要支出。

八、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一)贯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机制要求,切实做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实,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坚持乡村振兴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做好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抓紧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强化工作举措,确保2020年底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落实“四个优先”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在一起,层层落实责任。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地方各级党政班子。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动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新增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贷款。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三)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

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民办公助、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其直接受益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化村庄建设项目审批程序,规范招投标适用范围,让农民更多参与并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王寿辰.新常态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9(1):24-25.

[2]翟利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17(10):257-258.

[3]张社霞.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路与措施[J].农业装备技术,2018(5):4-7.

[4]孙颖慧.加强人力资源就业扶贫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2):17-20.

[5]刘劲哲.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策略研讨[J].粮食问题研究,2017(1):24-29.

(作者单位: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吾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新时代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