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见其心 以艺载道
2019-09-10王红
王红
作为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王盛烈先生60余年的艺术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等画作以质朴情怀写下时代华章;作为卓越的美术教育家,执教50余年,是鲁艺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一
“一张八女投江画,立下光辉汗马功。”老友朱鸣冈写下这句话。王盛烈先生的中国画《八女投江》作为新中国美术创作之经典永载史册,它是时代的丰碑,不仅奠定了王盛烈先生在当代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也为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正如蔡若虹先生的评述:“继徐悲鸿、蒋兆和诸先辈之后,他是又一个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丹青妙手。”[1]
《八女投江》创作于1957年,其实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前后历时八年时间。1949年初,王盛烈先生在一次报告会中听到了“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王盛烈先生出生在东北沈阳城郊的乡村,“九·一八”事变之时他才八岁,沦陷时期的苦难生活深深地印在童年的记忆中。“‘抗联’的同志们气节凛然,壮志冲天,他们南征北战冲破封锁重围,一个人倒下去无数人站起来,前仆后继地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八位女战士,就是集中地表现了我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与教育下,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杀身成仁的光辉榜样之一。”[2]
“八女投江”万分感人,令人肃然起敬。1954年王盛烈先生用速写绘制了第一幅草图。1957年总政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美展,王盛烈决定把这幅画画出来。其间他查阅过东北烈士纪念馆所记载的这一史实的梗概:东北抗联五军准备渡过牡丹江开辟抗日新区时,冷云等八名女青年队员接到先行渡江动员群众的任务,她们行军将至牡丹江畔,即遭强力敌人三面包围,八位女英雄背江一战,射杀无数敌人,终以弹尽力竭、不欲为敌人所俘一同跳入滚滚江流,八女为人民革命视死如归,在蓝天碧浪中,巾帼英雄去而不归……[3]这段记录是他构思的基础,为此也做了素描、速写等前期准备工作,最后在长3.92米,高1.54米画作中,绘制了“慷慨赴义”的典型性情节和典型形象,讴歌了英烈们的豪情与壮举。
《海风》完成于1962年,它是王盛烈在海岛体验生活完成的。同样是八位女性,却展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家卫国的女民兵形象。这幅作品是典型性的时代画卷,充满着时代精神和高昂的情志。八位女民兵手持钢枪,站在海边,充满朝气,英姿飒爽。自信的神情和果敢的姿态是民族独立自强的时代画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盛烈先生以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绘制了《军民修水库图》、《不爱红装爱武装》、《鞍山颂》组画(集体创作)以及大量的源于生活的素描与速写。这些作品同样印记着时代,也记录下他与时代同行的足迹,这也是他对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讴歌与礼赞。
“文革”结束,王盛烈先生迎来了创作的第二次高峰。80年代初期绘制了《家乡的孩子》《耕者》等作品,这些质朴的画面是对“文革”十年动乱的反思和对新时期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的寄语。
1984年绘制的中国画《耕者》,在黑土地上,一位质朴的农民迈着坚实的步伐牵马翻耕。他在自述中写到:“关于‘耕者’,文革结束了,告别了恶梦,我又生活在平常人们之间。一个老农牵着马,缓缓的耕作在自己的土地上。春回大地,人们从心里感觉到生命在融融和谐的氛围中跃动。”这段朴实的话语,我们从中能够读懂岁月带给画家的创伤,从中感悟人生,渴望和谐,渴望宽容和互爱。正如理论家尚辉所言:从徐悲鸿、蒋兆和把素描和笔墨融合在一起的这条线索来说,王盛烈先生应该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的又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他为20世纪的中国美术留下了一个民族形象,而不是简单的一幅画的问题。[4]1984年绘制的《家乡的孩子》,画面平铺直述,七个可爱的农村儿童质朴可爱,情怀感人至深。画面没有场景的渲染,只有几个孩童直面观者,笑容中盈满童真,憨态间惬意真诚。粗布棉袄,没有几个书本的薄瘪形态的书包……1990年绘制的《放学路上》,五个孩童,画面醒目的还是那些大大的书包和一个孩童背着的带着飞边类似“提兜”的书包……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民众,谁都无法抹去那段记忆,也是这样的穿着,背着大书包,但也是如此自信,特别是在农村,男孩、女童都能走进学校实为不易。《放学路上》右侧小女孩有王盛烈先生外孙女于晨样貌的印记,童年的天真、惬意难以忘怀。王盛烈先生在“文革”期间唯一绘制过一幅中国画就是外孙女于晨,那是他在整理旧画时意外的发现,在2001年补题了几句话:“小样解忧好玩。清理旧画,发现‘文革’后期劳动之余写于晨像,感慨良多。”[5]
他的人物画质朴真实,蕴含着对生命、对生活的爱恋与希望。同样,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也是对生命和情感的呈现。《悠悠天池水》《长白松翠》《白山松雪》赞东北长白山之风貌;《梨花沟里人家》《关门山放牧》《大地微微暖气吹》是对东北沃土和乡村景致的至诚描述;同时他也写下对张家界、黄山、华山等祖国山川的感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杨柳岸细风催绿》和花鸟画《湛露濛濛飘远香》《雨后清香发》也是他借助山水和花鸟画抒发情怀的佳作。
他还以藏区牦牛为题材,绘制过《天之涯》《高原丽日》《高原行者》等作品,这些高原运输的负重牤牛默默承载,不畏风雪,不计奉献,如题跋所述:“天生负重,无视剥削……奉献总不计,举步天涯去。”
作为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王盛烈先生不仅是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全能的多面手,同时他更是中西结合的杰出代表。他留学日本的经历也使得他具备了开明、包容、不拘一格和勇于创新的品格,他的艺术极具时代精神,同时又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且艺术表现风格多样,手法多元。他坚守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用他的执著和艺术实践为中国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历史也将记下王盛烈先生献给时代的这份厚礼。
二
王盛烈先生执教50余年,他见证和践行了新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正如朱鸣冈所言:“执教美院五十冬,声名远播教坛中,当年手植桃李树,岁岁花开遍关东。”[6]韦尔申在王盛烈纪念文集的序言中写道:“王盛烈先生六十余年来把他的生命、才华和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他所深爱着的黑土地,奉献给了他所劳作一生的鲁迅美术学院,他的成就、他的快乐、他曾经的磨难、他最后的眷恋,他的‘耕者画室’,都与这个学校融为一体,他的名字是鲁迅美术学院一个时代的象征。”[7]
王盛烈先生1949年暑期转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在美术教育岗位辛勤耕耘了几十年,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人才。他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强调艺术要以生活为源泉,贴近时代和人民,这一教学主张是鲁艺精神的延续,也是他亲自组建的“关东画派”所倡导的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基石。“到生活中去……”早年在鞍山写生,在大连海岛采风;后期又带领学生在东北各地以及陕西、新疆、青海、江苏、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写生创作,为中国当代美术院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他扶持青年学生在艺术创作方面大胆实践,以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为主线,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艺术创作与繁荣,且以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特色,提升了鲁迅美术学院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力。他确立的面向生活与精研传统并进,西式教学与中国传统教学互补的借鉴融合的教学理念至今仍是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教育教学之主导。正如王慎十所言:“我们珍视王盛烈先生贡献于鲁美的一份宝贵艺术遗产……他的精神,薪火相传;他的艺术与教育,如高山流水,积厚流光,必将感召鲁美人不断前行!”[8]
王盛烈先生用他一生的画卷和在教育事业中的“耕耘”,为我们写下了时代的赞歌。
画面中“耕者”默默前行,他坚实的步履,留下足迹,留下启悟与启迪。
注释:
[1]蔡若虹:《真实,艺术的生命——〈王盛烈画集〉代序》,《美术》,1994年第6期。
[2][3]王盛烈:《创作”八女投江”的体会》,《美术》,1959年第6期。
[4]于晨、马喆《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丰碑——王盛烈艺术研讨会纪要》,《美苑》,2006年第2期。
[5]于晨:《童年——有关姥爷的记忆》,《耕者足迹——王盛烈纪念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64页。
[6]朱鸣冈:《送盛烈老友》,《耕者足迹——王盛烈纪念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7]韦尔申:《纪念文集序言》,《耕者足迹——王盛烈纪念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4页。
[8]王慎十:《耕者之行 大爱之境》,《“墨园耕者——王盛烈艺术创作与教学成就展”序言》,光明日报客户端,2019年7月13日。
(责任编辑 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