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

2019-09-10谭双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摘要: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南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同时该种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腹泻,肌肉震颤,胸肌腿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存在出血条斑,法氏囊呈现胶冻样水肿为主要变化。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不断攻击法氏囊组织,不能自主产生球蛋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

关键词: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5.064

0引言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具有突发性、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广、发病时间短、持续率高的特点。雏鸡阶段发病后常导致鸡生长发育不良,同时还会继发新城疫、大肠杆菌等多种传染性疾病,引起大批鸡死亡。养殖场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有毒有害气体积累,均可以导致病毒在鸡群中快速传播蔓延。临床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抵抗能力较强,可以在鸡舍内存活很长时间,一般消毒剂很难将其灭活。该种病毒除通过接触实现传播外,还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夏秋季节是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的高峰期,病毒主要侵害2-15周龄的雏鸡,其中以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

1发病经过

2017年6月13日,山东省潍坊市一个养殖户从某种鸡场购进肉鸡3500只,在新修建的养殖场内养殖。雏鸡到达养殖场后,直接放入育雏舍内,选择全价饲料进行喂养,并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疫苗。养殖1个月后,养殖户将这批鸡从育雏设备转移到经过消毒的大棚鸡舍内养殖。7月23日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降雨频繁,气压较低,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养殖户在早晨饲喂鸡群时,发现鸡群中陆续出现发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欲望下降、呆立、腹泻,当天死亡12只鸡。出现发病情况后,养殖户立即将鸡群单独隔离养殖,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整个鸡舍内快速传播蔓延,意识到病情难以控制时,养殖户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到达养殖场经过询问得知,养殖户曾多次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均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养殖场整体的饲养密度较大,进入养殖舍后能闻到浓郁刺鼻的气味,在鸡舍中还存在大量蚊虫。结合养殖现场的整体发病情况,以鸡典型的病理学变化和最终的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随即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很好地控制了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加。

2临床症状

该养殖场患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欲望下降,用手触摸嗉囊,发现内部存在大量食物。患病鸡羽毛蓬松,畏寒怕冷,扎堆取暖,不愿意走动,运动失调,下蹲或者一侧倒地不起,头颈下垂,眼睑闭合。出现临床症状后,患病鸡体温升高到42℃以上,并持续排出灰白色的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被粪便严重污染,肛门黏膜高度充血发红,呈现深红色或紫红色。病变严重的雏鸡表现为不能正常站立,站立时全身肌肉震颤,行走时左右摇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鸡眼窝下陷,最终由于脱水严重死亡,患病时间为3-6d。

3病理学变化

选择养殖场濒临死亡的13只鸡,处死后解剖,发现病死鸡的病变位置大致相同。肉眼观察发现病死鸡的胸肌、腿部肌肉存在明显的出血斑点。所有病死鸡由于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胸肌颜色呈现暗红色。病死鸡的法氏囊或萎缩,或显著肿大,将法氏囊打开后,内部具有淡黄色的胶冻样渗出物,法氏囊中还夹杂大量干酪样物质[1]。囊壁粘膜皱褶上存在明显的灰白色斑点和出血病灶。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现明显的条状出血斑块[2]。脾脏轻微肿胀,在脾脏表面还能观察到大量分散的灰白色坏死病灶。肾脏肿胀明显,颜色变淡,在肾被膜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输尿管严重扩张,内部蓄积大量尿酸盐。

4实验室诊断

结合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和典型的法氏囊病变,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细菌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查。采集上述病死鸡的心脏、肝脏、法氏囊、肾臟等病变脏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分别接种到麦康凯琼脂平板、普通营养琼脂平板、鲜血营养琼脂平板上,将各个培养平板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温度控制在37℃,持续培养48h,在几种常见的培养平板上均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情况。将病料粉碎后制成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被革兰氏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存在。采集该养殖场患病鸡新鲜血液13份,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选择使用哈尔滨兽药研究所研制的鸡传染性法氏囊抗原进行琼脂扩散,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阴性和阳性能正常反应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传染性法氏囊抗原和血清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沉淀线[3],由此可以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治疗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以西药治疗、预防为主。在治疗前应该对患病鸡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将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鸡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针对临床症状较轻的患病鸡紧急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高免蛋黄,每只肌肉注射2mL,1次/d,连续使用2d。同时,对鸡进行预防性注射,每只肌肉注射1mL。在鸡群的饮用水中添加肾肿解毒灵,加速体内尿酸盐排出,用药3d后选择使用30%的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只肌肉注射0.1mL,1次/d,连续使用3d。在鸡的饲料中添加20%的氟苯尼考粉剂,按照0.15g/kg体重进行添加,1次/d,连续使用5d为一个疗程,抗菌消炎,预防继发感染。在整个病情防控期间要将鸡舍温度提高2℃以上,同时降低饲料中10%的蛋白质,做好带鸡消毒工作。鸡舍外部环境使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治疗4d,养殖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由原来每天死亡60只鸡下降到每天死亡1-2只。强化治疗8d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病鸡临床症状消失,养殖场未继续出现发病鸡。

6预防

由于其传染性法氏囊病没有特效药物,为降低经济损失,在日常养殖中要引导养殖户强化饲养管理,制定严格的兽医卫生制度。在肉鸡养殖的各个阶段,确保向鸡群提供全价营养丰富的饲料,饲料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定期做好鸡舍环境饲养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更换挚料,注意做好鸡舍防寒保暖工作,强化鸡舍通风换气,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夏秋季节选择使用菊酯类农药对鸡舍周围的积水地带进行喷雾、消毒,杀灭蚊虫幼虫,降低鸡舍内蚊虫数量。当肉鸡生长到14-18日龄后,按照母源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选择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确保鸡群免疫水平达标。早发现、早上报、早确诊、早防治是控制疾病和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日常养殖中一定要确保免疫程序合理,首次免疫可以选择使用弱毒疫苗,然后使用灭活疫苗强化免疫。在疫苗免疫前后禁止使用消毒类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避免影响免疫效果。饲养管理时一定要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育的养殖原则,禁止非饲养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

7结束语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掌握该种疾病的总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鉴别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养殖中,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还需要为养殖户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提高鸡群身体抵抗能力,防范传染性法氏囊疾病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刘秀英,祁薇阳,白秀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5(1):100-101.

[2]吴风琴.一例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J].现代农村科技,2009(9):33.

[3]应杨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5(6):135-136.

作者简介:谭双(1984-),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