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9-10高强
高强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社会对于科学的认知度普遍提升,小學科学课也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科学课程教学的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逐渐提升。但依旧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科学并不属于升学考试的类别,所以不必太过重视,以至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提升,这也导致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是教师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构建
一、核心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基石
小学的科学素养是指要了解基础的科学技术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能认知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发扬科学精神,并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就是要按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科学核心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学习文化基础时,建立属于自身的基础知识体系,并且在学习时拥有主观思考的能力,培养相应的学科逻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必须拥有自身的拓展网络,不应被课堂知识所局限,而是应该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对外辐射,创建属于自己的思维网络。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刚刚迈入正式的学习生涯,以往幼儿园游戏类的学习模式正式结束,小学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自身身份的转变和习惯。但是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对于学习本身的认知不够全面,学习时更加依赖于兴趣和爱好,学习状态不够稳定。不过正因如此,教师必须从学习的兴趣本身入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结合实际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直观角度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
(二)加强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交流和沟通是小学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科学课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就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让他们对于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将来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一种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强调从日常的熟悉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常见的科学知识,发现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能用探究实践的科学方法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实验的方式了解科学现象,对理论知识进行直观认知,并且用他们已知的知识探索神秘的科学世界。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也要着重注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教学力度,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并且鼓励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实验结果的探究。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探究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责编 杨 菲)
参考文献:
[1]李小海.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