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2019-09-10姜皓原金文犀

辽宁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新常态商业银行

姜皓原 金文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三去一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有四大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以及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策略和措施,为推进银行业转型发展、有效支持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新常态 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主导业务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三去一降”经济转型深入实施,银行信贷业务风险不断上升,盈利增长速度普遍下滑,已经成为政府、银行和监管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特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客观有效防范措施,提升银行信贷业务健康发展能力。

一、四大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及现状

近年来,国内经济受“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因素影响,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特别是随着“三去一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盈利增速趋缓。2017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净利润增速均下滑至5%以下,而不良贷款余额则高达7657.8亿元。2018年,银行信贷风险压力不减,四大银行在不良贷款率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下仍延续上年态势,除农行不良贷款额下降2.15%外,工、中、建三行均保持5%左右增长。

二、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分析

1.结构调整,部分行业不良贷款上升。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以及房地产等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发展,由于各家银行机构行业信贷政策的调整,使得“两高一低”和产能过剩行业以及下游企业经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银行贷款减少,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不良贷款上升。

2.新常态下,信贷投放总量增长趋缓。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导向逐步淡化对GDP增长考核,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提升,不再采取前几年过渡刺激政策,并主动将经济增长目标放缓至7%左右。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产能下降,银行投放减少,贷款增长速度减缓,由于贷款新增不足总量下降,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3.渠道多元化,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监管难度。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线下融资与线上融资、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等方式和渠道为企业借贷打开了方便之门,当企业有更多的融资品种和渠道可以选择时,加大了银行对企业生产经营、融资监测监管难度,增加信贷资产的风险管控。

(二)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分析

1.贷款审查流程不科学。目前,为强化信贷风险管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都建立相对完善的贷款审批流程,从系统上对贷前调查、评估授信、审查审批等重要环节予以控制,并实行了“双人调查”“换手管理”等制约机制,但由于贷审会多设在银行总部或一级分行,对基层企业具体情况不很了解,只能从上报资料和信贷政策上确定贷款是否通过审查,这样难免不会出现偏差,使注重粉饰报表的企业蒙混过关。

2.贷后检查管理不到位。在贷款管理上,各家银行普遍执行“五级分类管理法”,即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类型,并对不同风险类型贷款提出相应检查频率和管理要求。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各基层行营销人员由于工作指标压力大,重贷轻管问题突出,往往仅从信贷台账系统进行表面维护,检查报告内容空洞不实,对企业真实情况不能及时掌握,信贷风险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3.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尽管国家银监局、审计局相继加大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监管力度,由于受机构人员相对不足、检查频次少、检查时间短等限制,当前银行贷款的监督管理则更多的是依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和上级行业务检查,但内部监督检查受制于整体利益缺乏独立性,对发现隐患所提出的整改建议,又很难得到妥善充分地解决。

三、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措施

(一)积极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1.完善产品风险管控制度。在信贷产品推出之前,虽然各家金融机构对各类风险点进行了预判,并在业务流程中设置了相关防范措施和条件。但是,一些受客观环境和市场变化因素影响较大的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分期、小微企业网贷通等往往出现突发情况,表现对发生欠款问题预见性不高。在网络贷款不断推陈出新情况下,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应统筹考虑同类产品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2.增强银行贷款自主性。应该说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监管工作不断完善提升,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特别是贷款投放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发放贷款不仅是取决于企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而更多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贷款往往与政府财政社保存款相挂钩,政府以各种方式理由间接干预银行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3.提高征信系统管理效能。对目前法人和个人两大征信系统进行完善,在法人系统方面建议税务局、工商局与金融系统联网,企业在贷款时通过金融系统可以查询注册登记和缴税情况,加大企业通过粉饰报表多融资的难度;在个人系统方面建议增加个人收入、纳税以及房产和其他资产情况,便于全面综合分析借款人情况。

(二)努力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防控能力

1.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综合推进银行信贷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流程改造,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扎紧,严把贷前调查关,在目前双人调查基础上实行“双人换手”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人情贷”和“问题贷”。同时,建立重大项目审批负责制,对参会人员发表意见记录存档,必要时录音录像,对除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外,决策严重失误造成贷款损失的,追究其责任。

2.改进贷款投放管理机制。目前,银行信贷投入往往实行总行和一级分行审批制,并实行前台(营销)和后台(审批)双线分离,其目的是相互牵制规避道德风险。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前台营销人员追求业绩和个人利益,往往通过“打擦边球”方式将关系企业和客户推荐上来,加之审批机构对地域和企业情况了解不足,使问题企业可能获得贷款。建议适度下沉贷款审批权限,将有抵(质)押物的小额个人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二级分行或一级支行,并落实贷款从调查、发放到收回终身负责机制,切实提升信贷从业人员行为约束力。

3.强化从业人员考核管理。统一设立“信贷从业资格证”管理制度,由人民银行或银保监局统一制订标准,信贷从业人员必须考试持证上岗,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加强信贷人员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对确为尽职调查不实,与企业串通合谋造假,贷后管理检查渎职,致使贷款蒙受损失的,给予经济与行政双重处罚,触犯法律的坚决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并在银行间建立信贷从业禁入名单互通机制,使其終身不可从事银行贷款工作。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新常态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破解小额信贷发展难题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