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

2019-09-10彭新妹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彭新妹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随机把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试验组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综合能力。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综合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综合能力,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进行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110-02

脑梗塞是现代临床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老年人的患病几率要大大的大于年轻一代,此疾病发病的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脑部出现主动脉堵塞的情况,使得患者脑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而导致患者不能自主的控制自身的原始反射[1]。相关临床护理资料显示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升患者病情的恢复,本文就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随机把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62.4±14.1)岁,病程1.5-7年,平均病程(5.4±0.4)年;试验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2.6±14.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资料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试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生活综合能力,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早期功能训练措施

此项功能训练着重偏瘫一侧手脚的伸展运动如抬臂、屈肘、屈腕等康复训练,还包括对患者进行翻身训练。患者在康复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也要细致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观察患者的功能训练情况:关节是否得到充分的伸展。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按摩,推拿,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使其血液可以得到足够的循环,这样的早期训练可以刺激患者的患病部位,刺激患者的运动神经,避免出现废用性萎缩或者肌张力升高。

1.2.2患者心理护理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自身的身体机能在不断的减弱,一旦其发生脑梗塞,心理状态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卒中后抑郁的现象,给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测定,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态度,做到体贴、恳切,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此外,护理人员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后,要及时的给予其心理安慰,对于部分失语、构音障碍,无法正常进行交流的人来说,护理人员要及时的为其进行语言沟通,向患者主动介绍其病情,必要的时候通过语言或者是手势等与患者进行沟通。

1.2.3安排个性化的训练内容

患者一般在接受了15天的护理干预后,会有所好转,护理人员可以为其安排行走训练与站立训练,并结合所学到的护理知识,科学的指导进行站立与行走的相关训练,协助患者在床旁进行平衡训练。在患者能够达到基本的平衡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蹲起、跨步后续训练,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进行训练,如有不适,护理人员要及时联系医生予处理。

1.2.4实施早期失语护理干预

患者的情况逐渐趋于稳定以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咀嚼与吞咽等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训练,联系伸缩舌头等一些基础的训练,再进行音节发音等后续训练,患者在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训练自身的长短句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患者的语言恢复能力[3]。

1.2.5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清淡、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量不能超过6g,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不饮酒,不吃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高胆固醇食物,多吃瘦肉、豆制品等,可以降低胆固醇及血液粘稠度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此外,护理人员也要提醒患者多喝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不能摄入过多的总热量的食物。卧床患者常常会出现便秘的症状,因此要给予患者多吃芹菜、韭菜这些粗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患者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因为绝大多数的脑梗塞患者都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把血脂血糖血压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才能减少以后的复发。

1.2.6偏瘫护理

对脑梗塞偏瘫患者使用保护措施,用气垫床。护理人员要协助其进行翻身、拍背,帮助其调整体位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褥疮的现象[4]。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关节处于关节活动的功能位置,对患者的肢关节与肢体等进行按摩,避免关节挛缩、变形、僵化现象的发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保证患者的血液正常循环。如果患者的偏瘫程度得到缓解,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锻炼,提升患者的生活技能,提升生活的整体质量[5]。及时更换潮湿污染的被服,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遵医嘱予营养支持如脂肪乳等增强免疫力,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的药物,使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更好。

1.3观察指标

用Fugl-Meyer简式评定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轻度100-95分,重度85-94分,明显50-84分,严重<50分;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良>60分、中41-60分、差<41分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1.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其中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综合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讨论

脑梗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的一种脑组织坏死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脑血栓与脑栓塞等。大多患者此病的患者都会发生很多

的并发症,例如肥胖症、慢性疾病、心脏病等,可以表现为突然晕倒、半身不遂、休克与突发性的语言障碍等[6]。因此对这类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疾病,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与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曲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实施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8,27(02):92-93.

[2]吴林娟,吴丽平,王彩秀.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427-2428.

[3]刘小青.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71-72.

[4]董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護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42-1443.

[5]林海丽,安学芳,吴海燕,王琴.循证护理对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6):1118-1121.

[6]叶丽霞.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41-142.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