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研究

2019-09-10郭建华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运动员素质素质教育

郭建华

摘 要:面对“互联网+”时代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教学数据化、教育空间扩大化、教育信息共享化等特点,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应开拓校园网络新阵地,提高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成效;利用新媒体“随拍随传、转播点评”功能打造运动员素质教育新模式;网上引导、网下教育、走近生活贴近实际;工作方法要注重思想引导、构建互动平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顺应其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5-086-01

1前言

随着中国体育的崛起,社会各界对参加世界大赛的运动员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争创一流佳绩的精神风貌,在全民族起到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的作用。然而目前体育院校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从专业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上来,“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依然存在,把人文素質教育作为软任务,素质教育还未能真正成为人才知识结构形成的基础。运动员由于特殊的发展和成长轨迹,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体育技能和运动技术的教育,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导致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

2“互联网+”时代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的特点

2.1教育教学数据化

首先,教学的信息数据化。教师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掌握运动员现在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信息,然后有针对地将这些信息融入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当中,增强教学效果。其次,教学资源的数据化。“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数据资源,大大扩充了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教学资源。

2.2教育空间扩大化

传统教育活动发生在学校和教室的物理空间内,链条式的教育分工传递,固定的班级组织与授课内容,让信息数据的产生与分享趋于静止。“互联网+”情景下的教育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始终处于知识膨胀的状态,授课场所不仅局限于课堂,师生还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邮箱等社交软件进行及时地交流,这种网状的教育形式独具一格,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2.3教育信息共享化

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之一为开放性,开放性突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使课堂走进网络时空,学习对象的全面开放,将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公布于网上,可以辐射全球每个角落,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信息就实现了在全球范围的传播,而这些信息资源同时向教师和学生开放。运动员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阅读老师的最新科研成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教师通过互联网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通过网络了解自己需要的东西。

3“互联网+”时代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模式

3.1开拓网络新阵地,提高优秀运动员素质工作成效

加强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新媒体的平台建设,使新媒体与运动员实际生活接轨,充分利用运动员媒体、网络专栏、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不仅提供训练方法与技巧,还定期推送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凝聚力,广泛而深刻地开展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利用网络实效性强、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形式新颖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

3.2利用新媒体“随拍随传、转播点评”功能,打造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新模式

青年新媒体群的互动交流平台的日益普及,如百度贴吧、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为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者带来信息共享、信息发展、信息强化的新渠道。要利用此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进行新型传播、交流和学习,大力体现互联网新媒体的时效、快捷和方便,使生活的时代性和新媒体的传播性相互交融,打造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将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融入生活。

3.3网上引导,网下教育;走近生活,贴近实际

教育工作者应对优秀运动员素质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使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内容由虚向实转变,不再只注重优秀运动员素质理论层面的“虚”,而是使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贴合自己的生活和实际,从而使运动员由被动的宏观理论“灌输”转变为主动的思考和反思,以发挥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的效力。

4“互联网+”时代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方法创新

4.1创新教育理念

仔细研究当前网络传播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通过新媒体的媒介环境,利用环境渗透功能,形成正确舆论向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对立统一,通过典型案例阐释基本原理,通过背景分析,了解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既知所然,又要知所以然,让运动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论科学冷静地认识、对待、分析当前的热点话题、敏感问题,学会科学地、辩证地、全面地、理性地分析、思考、解决各种问题。

4.2构建互动平台

设立网络运行专门平台,将网络作为了解运动员意识形态和实际生活的新渠道。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通过互联网与运动员加强交流学习。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运动员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洋.MOOC背景下我国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05):122-126.

[2]邱香.试论运动员的素质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142-143.

[3]韩月华,林雅男.优秀运动员素质教育探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8(02):83-87.

猜你喜欢

运动员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