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9-09-10张亚娟
张亚娟
摘 要: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性发展对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和学习、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生活环境日益错综复杂,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针对刚入园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怯于交流、无分享意识、无合作行为和社会交往行为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培育策略
社会性是指融入社会与人交往时应当具备的品质和特点,现阶段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諸多问题,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有效而持久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小班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扩大生活交际圈,让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相处的过程中消除入园焦虑,适应幼儿生活,在分享合作行为的鼓励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做好小班幼儿入园引导工作
入园是每个幼儿脱离家庭生活步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新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受到心理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影响,面临初次与亲密家人分离的状况更容易出现焦虑问题,如果能顺利适应幼儿园新环境,对幼儿的自信心加强和信任感培养则会有进一步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入园引导十分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安排家长带幼儿提前来园熟悉和适应环境,通过与老师见面沟通交流,让家长带孩子熟悉幼儿园内环境,在了解孩子性格,与孩子亲近的过程中逐渐消除陌生感,让幼儿愿意与老师亲近交朋友,因此提前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同时,在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布置消除幼儿精神紧张心理,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彼此之间尽快熟悉,引起孩子们愉快的情感反应,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幼儿园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以此减轻分离焦虑。
二、激发新入园幼儿的分享行为
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好转,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对幼儿从小呵护有加,养尊处优的境地不仅使得他们经不起挫折和考验,缺少伙伴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在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障碍,很多刚入园的幼儿紧紧抱着自己带来的玩具,不让别人碰一下,甚至在区域游戏中对公共玩具也从潜意识里认为是自己的,缺乏分享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乐于分享。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组织了一场“好玩的玩具”活动,让幼儿从家中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并将自己的玩具上台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启发引导他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和老师或同伴一起玩,或交换玩,以此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针对幼儿园公共区域绘本图画较少的情况,教师在阅读活动开展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将带来的图书放在一起,幼儿可以在课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翻阅,在翻阅时注意保护书籍,让幼儿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与好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享食物,促使幼儿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与其他小朋友相互交往,共同成长。
三、鼓励幼儿乐于助人,相互合作
小班幼儿已经初步展现出助人行为,但他们往往是依照自己的内心帮助他人,没有考虑到自己助人之后出现的“后果”,这就导致常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很多家长为了“防治”孩子捣乱,常常会制止他们的“助人”行为,这在无形中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肯定他们的积极性,细心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行动才能帮助别人,而不是横加呵斥。
在幼儿生活化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等活动教育教会幼儿互相帮助,让幼儿明白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尽量挖掘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其他小朋友把后背的衣服拉链拉好,看到其他小朋友摔倒了要赶紧扶起来,吃饭时帮老师把凳子摆好……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后带来的情绪上的愉悦和快乐。针对幼儿的合作行为,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引导他们分工合作,比如在区角活动结束后,组织幼儿开展“收玩具”竞赛,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工合作将散落在地上的玩具收起来,看哪个小组收到的玩具效率最高。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年龄较小,可能协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教师要能够在引导干预中让幼儿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合作过程中如何协调矛盾,让他们习得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日益开放、互动的社会发展中,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其未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小班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发展,基于儿童视角从不同的教学方面做好教学引导,通过做好小班幼儿入园引导工作、激发新入园幼儿的分享行为、鼓励幼儿乐于助人,相互合作,不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在有效的教学策略辅助中不断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睿媛.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9):79-81.
[2]吴越.追随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脚步——抓住在一日活动中每个社会性教育的契机[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