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时代下的“微教育”

2019-09-10李安然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微时代

李安然

摘  要:微媒体活跃和主导的微时代具有情绪化、传染性、交互性、渗透性等特点,“微教育”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借助“微教育”独有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微时代;以情入理;微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9)05-116-03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变革,给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常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信息传播和内容产生了许多嬗变,笔者将新媒体大背景进一步细化,对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构成的微时代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微时代特点,引申出“微教育”的理念,试图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此种新兴发展的“微教育”进行结合,探求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情绪化”的微时代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思维、行为、交往等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微时代是网络新媒体平台创新变更的产物,至今无人能为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它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利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借助微信、微博、Twitter、豆瓣等传播媒介,对网民进行高效、实时、互动的信息传播,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信息的情绪化

媒体消费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人们使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的时间日趋碎片化,媒体的种类和媒介的形态也更趋多元化,这就使得消费者对信息内容的需求趋于微小和迅速。这意味着“网络日益成为一种情绪媒介,它能很快地点燃情绪,传递情绪,放大情绪,激化情绪”。[1]另外网络的匿名属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泄或者抒发情绪的平台,加之网络传播族群化的特征,使得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形成了一个个“话语场”,因而信息时代情绪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信息的“传染性”

微时代下信息传播及时、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傳播载体的便携性,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像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2]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及时迅速,人们利用手机终端及时了解事情的发展状况,不仅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一手信息,而且由于微信、微博方便快捷的转发评论功能,使事件可以迅速转播、更新和扩散,提高事件关注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裂变和病毒式的传播。

3.信息的交互性、视觉化

在微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人际信息传播具有及时交互性的特征,既包括关注的交互性,也包括族群的交互性,[3]信息的传播呈现出网状结构,沟通大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每当一个社会事件发生时,都会通过微信、微博的转发评论功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微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日趋“去中心化”,加上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受众不仅是信息的关注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甚至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人们以各种方式汇聚舆论力量形成社会舆论。微时代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互联网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视频等传播方式得到充分利用,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受众注意。《读图时代》中提到: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4]这也意味着微时代下不仅提供视觉化呈现,更强调借助直观感觉刺激受众,以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4.信息的渗透性、匿名性

微时代下的微网民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及时查看资讯,微博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作为自己的宣传语,其传播方式和内容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种信息传播的特点会对微网民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信息内容也实现了“全天候、全地域”的传播。微时代建立在虚拟、隐秘的网络环境中,人们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可以随意发表看法或观点,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匿名性、隐秘性。

二、以“情”入理的“微教育”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两“微”平台能够迅速集聚网民舆论,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将两“微”平台运用到教育上展现出了“微教育”的新样态。微时代的信息内容具有情绪化的特点,信息的传播也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的“微教育”要关注教育过程中情绪的引导和利用,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兼顾“动情”和“晓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借助“共情”理念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有可能产生积极正向的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平衡好“用情”和“讲理”之间的关系,“用情”是“讲理”的前提,“讲理”是“用情”的目的。[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想要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目的是培养有温度、有感情的人,而非机械冷漠的人,因此微时代中的“微教育”既要借助情绪化的特点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又要关注教育内容的理论深度,实现“晓之以理”的目的。

三、“感染性”的“微教育”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呈现出一定的族群性,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的朋友圈与粉丝圈中,网络上的好友通常会有共同关注的信息,在意见上也会有很大的趋同性,某一信息一旦在这些圈子中传播开来,就会迅速引起族群的关注和共鸣。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即“沉默的螺旋”,该理论认为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6]人们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群体中的优势意见就会得到强化,当这种多数意见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就会有“舆论”的产生。因此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微时代下“微教育”的“感染性”特点,加强舆论净化和引导,让正能量的内容占据网络成为主流意见,使得进步正确的思想成为网络的主流内容,甚至流行风尚。要发挥信息传播“感染性”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足够的曝光率,有利于形成进步思想的良好氛围,从而使思政教育成为一种良性的“感染性”教育。基于此要充分利用“微教育”的优势,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贴心”,彼此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贴近: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化解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四、情境式體验的“微教育”

微时代的发展把我们从“读文时代”带入到了“读图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感官增强,强调交互性和视觉化。“读图时代”也可以称作“视频时代”或“语音时代”,[7]随着VR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又很有可能使我们进入“虚拟现实时代”,这一系列的改变意味着微时代的发展不只是局限于视觉呈现,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刺激人们的感官,从而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视觉化特点,利用带入式体验教育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要更多地利用视频、图像等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条短视频可能要比老师讲好几课时的作用还要大。

五、隐性化的“微教育”

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具有渗透性、匿名性,基于这一特点有利于实现隐性化的“微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化零为整,实现知识的传授、素质的提高、价值观的导向。隐性化的思政教育强调教育载体这一要素,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传递或者渗透给受教育者。微时代的进步发展使得思政教育更具开放性,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微信、微博的便捷性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隐性化的“微教育”强调教育要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要注意做到见微知著,结合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及大学生身心素质特点实施隐性“微教育”,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新青年,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要扩宽眼界关注家国大事。应充分结合微时代的特点,创新运用微时代下“微教育”的新方式,在培养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同时,培育他们的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栾轶玫.新媒体 2009:微时代的价值发现[J].新闻与写作,2009(12):18-20.

[2]李蓝冰.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6.

[3]唐淑玲.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4]彭亚非.读图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0-73.

[5]王敬红.传播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策略研究[J].现代传播,2010(8) :114-117.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3-106.

[7]李蓝冰.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论“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