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艺术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0王军

高考·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培养核心素养

王军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高中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科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的核心概念,地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地理教学提供多样的育人环境,在地理课堂上营造高效、有趣、思维含量高的地理教学氛围。本文主要是从音乐艺术视角,探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音乐艺术;培养;核心素养;应用;策略

前一段时间网络流传一首由《小苹果》改编而来的《大中国》,借助音乐的形式给观众展示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还把它们的位置唱了出来。有效帮助众多网友们深刻认识了我们大中国的行政区划。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喜欢将一些事物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娱乐的同时更加深刻领会事物的更多方面。一节好的地理课应该犹如一部优秀的电影,形式新颖,内容引人入胜,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融入多种艺术,从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音乐和视频可以信手拈来,在教学中我们精心挑选加以处理,巧妙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从而创新地理课堂。

一、以“乐”为材开头,有效促进区域认知。

优秀课堂导入是精彩课堂的开端,好的开头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要想抓住学生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地理老师能够用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引入新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将音乐用于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中精心选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者视频,在音乐欣赏中有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选适合某些区域的音乐元素,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需要教师有丰富的音乐歌曲知识,准确把握教材,将二者有效融合,深入研究,精心加工整理。中学生紧随时代脚步,喜欢流行音乐。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导入时,可适当运用“歌曲导入”。例如在学习《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我心永恒》的背景音乐,配上泰坦尼克号的海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授《水循环》一节内容的时候可以用《长江之歌》导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长江流域:從雪山走来,汇入海洋,那为什么长江之水会源源不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顺势导入新课,分析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能有效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歌曲或者舞蹈视频等音乐形式导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以“乐”贯穿课堂,有效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区域地理概念在课堂中的渗透,而音乐中各地民歌本身就是来源于当地劳动人民对家乡乡土特色和情感表达的传颂,这也为将音乐元素引入地理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除此之外有的歌曲是对区域发展变化的写实,让学生在欣赏区域发展的同时,领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措施。

例如进行必修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为例》一节内容时,将《春天的故事》贯穿整个课堂,“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根据音乐引领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九七九年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图中找出这个圈的大概位置,为什么最先在这里画圈(即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自身的区位的条件),既然画圈之后取得这么大成就,为什么不早点画圈(即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继续将歌词贯穿课堂,体会歌词分析为什么一九九二年的春天这位老人在肯定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同时,又写下新诗篇,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各阶段的产业特点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引领学生进行讨论,为区域的发展献计献策。一首歌曲引领这个课堂,音乐元素贯穿课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跟着音乐的感觉思考,让课堂形式更加新颖。

三、以“乐”升华课堂,促进人地协调发展观的形成。

音乐形式中的歌曲是与语言相结合的用人声唱出的音乐,一个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是一种重视节奏、声韵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是情感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升华。当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于音乐歌曲时,在他们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维会更活跃,情感会更振奋,学到的知识就会记忆特别牢固,特别持久。

音乐元素可以在营造课堂情感氛围,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情境,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与人地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认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全球气候变化》一节内容时,在多种形式感官刺激下学生认识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播放网上流行改编歌曲《万雾生》或者南京一四岁女孩唱的《爸爸去哪儿》(雾霾版),来深刻认识环境变化,雾霾对我们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有效认识人地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借用内容适切、学生又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歌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结尾,效果要远远胜过直接说教,真正会让课堂成为跳动的音符、快乐学习,多感官共同参与课堂,将课堂的激情与高潮延续,从而实现课堂增值。

音乐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多种感官,从而充分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等艺术元素的引入,让地理课堂更加创新,更加具有生命力,让地理课堂在不断创新中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胡良民,袁书琪,关伟等.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3]韦志蓉.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陈字东.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策略[J].教育理论研究,2018(02):10-12.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培养核心素养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