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野有死麋》为例探析《诗经》中的女性刻画

2019-09-10张玉倩

银幕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女性诗经

摘要:《野有死麋》出自《诗经·召南》,写了年轻的猎人猎得野兽送给少女以博得少女爱情的故事,诗句不长,用简短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美丽大方的少女。文章将从她的外貌和性格两方面入手,进行论述并举例拓展《诗经》中其他相类似的女性刻画。

关键词:诗经;野有死麋;女性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517115

《野有死麋》是《诗经·召南》的一首名篇,诗歌共分为三章,“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檄,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颇有争议。《毛诗序》《郑笺》认为这首诗属于“恶无礼说”,《毛诗序》指出“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郑笺》云:“无礼者,为不由媒灼,雁币不至,劫胁以成昏,谓纣之世。”南宋王柏且认为《野有死麋》不应加入《诗经》,加入其中有伤风化,诗中男女的行为于礼不合,“发乎情,未止乎礼仪”的行为理当受到唾弃。在宋代讲求理学,崇尚“存天礼,灭人欲”之际,此诗更是受到封建卫道士的猛烈批判,但细想之下,此诗何其无辜。程俊英先生认为此诗就是一首写男女爱情的诗,并不是淫诗或“恶无礼”,那样便抹杀了民歌原有的生活色彩,体会不到其本意。余冠英先生则在《诗经选》中提到:这里写丛林里的一个猎人,获得了獐和鹿也获得了爱情。胡适先生认为在探讨《诗经》时应回到生活本身的逻辑,既然文学中已有描写提及,那么诗中的现象便合乎现实,解诗的人也应回归到现实生活。“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猎人于荒郊打死了獐鹿,并用白茅将它包起来。找到那位自己的心上人,将死麋送给她并表明心意。显而易见,男子将自己猎来的野兽送给少女,有求婚之意,而女子也欣然接受,且这种求婚献野兽的风俗,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由此可见,这就是一首情诗,而并非“赞美贞女”,“讽刺淫奔”,“恶无礼”等说法。

这位怀春少女不仅美丽如玉,而且从容大放,对爱情充满自信,这类女性在《诗经》中有不少体现。首先是外貌描写,单是“有女如玉”,“有女怀春”八字便将一个如美玉般晶莹剃透,却因爱情的来袭而双颊绯红的妙龄女子刻画地活灵活现。在《诗经·周南》中有如鲜艳盛开的桃花般的新娘子,有让君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窈窕少女,在《诗经·召南》中,有“何彼禳矣,唐棣之华”“何彼禳矣,华如桃李”的贵族女子。十五国风更是刻画了神态各异亦容貌出众的女性。有姝且娈的静女,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的倾国倾城色。在贵族青年恋歌《有女同车》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姑娘的美貌以及美好的品德,“颜如舜华”、“颜如舜英”的姑娘佩戴着美玉,她不仅“洵美且都”,有安娴大方之貌,亦“德音不忘”,有美好的品德。《国风·郑风·野有蔓草》作为一首活泼的抒情短诗,男子与容貌姣好的女子邂逅继而表达他的倾慕与欢喜。“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刻画了一个眉清目秀,青春活泼的少女,开端以“野有蔓草”,挂满露珠的景象起兴,来衬托少女如露水般晶莹明亮。在《硕人》中更是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硕人压姜,此章如诗如画般的语言再次让我们领会到《诗经》高超的语言艺术,其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更是流传千古,在王实甫《西厢记》中便使用了这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女主崔莺莺,在第一折《賺煞》中写道:“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样一来便把崔莺莺“千般袅娜,万般旖旎,眼波流转”的美貌刻画出来,且比单单强调其美艳更加有表现力。

再论《野有死麋》,少女不仅样貌清秀美丽,行为举止也大胆洒脱,丝毫不扭捏做作,“舒而脱脱兮,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少女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接受吉士的感情。在《诗经》中不乏勇敢追爱,争取婚姻幸福的女子,如《诗经·召南·探有梅》中的待嫁适龄女子,看到纷纷落地的梅子引发青春易逝,岁月苦短的感叹,希望少年郎大胆追求她,趁着年轻的时光,选择那良辰吉日,将她迎娶,字里行间努力呼唤着爱情的到来。《诗经》中的女子很少隐藏着自己的情绪,总是大胆袒露心意。在《邶风·简兮》一诗中,女子发出“云谁之思,西方美人”的呼喊,表达了她对万舞表演中来自西方周邑的领队舞师的无限爱慕之心。《丘中有麻》中的贤淑姑娘,在种着麻、麦、李的山坡上,期盼着恋人的到来,心情激动,无以言表。此处与《氓》有些相似,即便是终惨遭抛弃的弃妇,在未成家之前,也是“不见复关,泣涕连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地期盼着恋人的到来,只可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男子不顾女子的辛劳而粗暴相待。那些已婚或未婚女性,她们多是思念在外的丈夫或者是期盼着恋人及早来迎娶她们。《国风·秦风·小戎》中妻子思念在外远征的丈夫,希望早日携胜利归来,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的忧愁。《国风·郑风·子衿》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埋怨恋人久久不至,道出了焦急的心声。发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的呼声。这类女子的一个共同点在于她们不会把思念之情藏在心里,而是大声呼喊出来,或是表达自己的忧思,或是表达自己的不满,与《野有死麋》中的少女一般,大方洒脱,追求自己的爱情,在那民风尚且开放的时代,予女性的自由较后来礼教愈发森严的封建王朝太多。

探讨《诗经》中女性的刻画,我们须以一种“不求甚解”、“诗性”的眼光来解读它,挣脱覆之其上的道德、理学的枷锁。而正是有《野有死麋> -般充满原始民歌特色的诗歌加入,才构成了《诗经》多彩的艺术风貌。

参考文献:

[1][西汉]毛亨,毛苌著,贾太宏编,诗经[M],北京:西苑学出版社,2016

[2]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7-35

[4]林庚,中国文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17-320

[5]王实甫,西厢记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0

[6]詹福瑞,不求甚解读民国古代文学研究十八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8:38-53

作者简介:张玉倩(1996-),女,汉族,山东烟台市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猜你喜欢

女性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