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因及对策思考

2019-09-10王琼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监管监督

王琼

摘要: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会计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就当前企业的会计工作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频频发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会计信息失真来说,其主要为形成与提供的会计信息违反客观真实的原则,无法反映出相应企业的真实财务与经营情况,必须要重点解决。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分析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如下:第一,基于假发票的支出虚报。通过开取过多的发票进行报销是得费用与成本提升,完成骗税或套取现金。第二,任意调节成本与收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制造虚假盈亏的目的。这一行为通常是为了满足企业或是管理人员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目的,包括获取上市资格、提升贷款信任度等等。也普遍被用于逃避纳税等方面。第三,编造虚假的财务报表或预算。这一行为主要被应用与控制成本目标,保证所有的费用开支均在标准范围内。或是为了企业的私利,造假经营成果等。第四,存货计量的规范程度不足。例如,在其前期使用先进后出的方式完成计量,但是受到物价上涨的因素的影响,而转用了加权平均法,以期实现当期成本的提升、利润降低等。第五,应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方式有待改进。例如,在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已经完成变更与调整的条件下,仍然使用传统的政策进行会计行为;在应当使用追溯调整法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成本费用,而使用未来适用法等等。第六,为了完成费用的调节,而随意的计提跌价准备。

2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保障对策

2.1完善财务内控和外部监督

要突出构建财务内控以及外部审计监督。财务内控做得好,企业风险的应对能力就很强,比如海底捞,就是有着专门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成为餐饮行业中唯一的上市企业。所以要突出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执行科学、严格的财务内控体制、机制。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继而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控制风险,对于舞弊行为的约束是非常强的。同时外部审计监督也必不可少,就是要按照 《会计法》 《企业会计制度》以及银行会计准则等来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外部监督审计,依法执行监督的权利并有效执法,对确实存在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惩罚,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2.2加强市场监管以及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

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并强化财务审查工作,让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尤其需要对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多次假借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人员,应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严肃批评,并结合情节严重程度对其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者经济制裁,更为严重者应当遵照法律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对于信息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应由市场监管部门提高处罚标准,让造假者从中无利可图,并加强对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的税收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执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做到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执法。

2.3推动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设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建设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不但要尽快完善有关会计信息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在法律中所具备的法律效应如完善《审计法》、《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进一步落实《会计法》的执行内容,而且要制定健全的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应加大对其监督力度,按照法律标准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约束。同时,需要企业领导人明确会计职责,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此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另外,对于企业财务方面的软件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规范,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对于会计日常在核算信息时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资料都应当对照法律要求进行严格的核实,限制会计使用反复核查、反结账等功能,并将会计使用的财务软件交由企业统一管理,加强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展软件评审等活动,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性。

2.4强化会计监管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

首先,强化建设会计监管执法责任、评核机制,利用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的方式,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行政执法责任,然后将行政相对人纳为监管执法考评的对象,并且引入公众参与执法考评,将公众考评意见作为对行政执法人员履职的重要参考资料,使得行政部门在会计监管政策制定上能够接受公众监督,强化会计监管监督制定的科学性。另外一方面,要将会计监管责任、制度融合,使得会计监管执法相关内容进行公开的方式,有效规范会计监管执法部门职能、优化执法人员结构,使得其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会计监管职能。

2.5扩大市场机制作用

在金融放管服改革下,权力必须放在制度的笼子当中,从源头上减权限权,规范用权,抑制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要突出少数关键,强化治理,突出敬畏市场,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对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激励机制,改进以往下指标、派任务的行政方法,而對于企业来说,在当前背景下,很难想象一个部门或机构能够识别申请上市主体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况且这样的机构和部门实际拥有审核权力,但却并没有承担责任,当然也不会分享上市带来的利益,所以这个核准权如何来保证效用是关键。这里要认识到,利益与责任是一体的。为此在 “放管服”背景下,可以考虑延长公示期,改革发行机制,突出银行的监管作用,作为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要审慎经营理念,回归传统、规范、稳健的经营格局,避免进入到监管套利的恶性循环当中。同时要突出市场上投资者的作用,鼓励其到筹备上市的公司参观考察,允许投资者质疑,发表观点,将所有的疑问在发行上市前解决。在证券市场上券商也应成为主体,这其中要突出自身的市场信誉,用信誉来谋取竞争优势。

3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讨论

3.1会计信息概念讨论

会计信息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的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方面关于财务的信息,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业绩并进行再生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质上是针对会计核算过程当中所记录或预测的反映会计主体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有关资金运作状况的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数据、资料等。

3.2理想的会计信息

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来说,假定经济主体是 “完全理性”的。所谓完全理性就是时刻自觉地追求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按照这样的假设,无论是民间团体还是政府职 能 部 门 ( 这些主体称为会计规则的制定者),实际上是完全知晓会计领域秩序的,而且可以科学地运用会计知识和技能来真实地表达会计信息,并形成符合会计领域秩序的规则。而在这个规则之下,会计信息是真实的,而且真实是其主要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定影响剩余索取权以及控制权的分配问题。进而对相关的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所以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应当要能够理解会计规则,并且有足够的实力来实现在既有会计规则下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所以这里边突出一个核心点就是经济活动的本意与会计信息都需要保证真实。

结束语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明确其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以及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效果、展开内部审计监督,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保证了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曼琪.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品牌,2015(12):162-164.

[2] 刘西荣.浅析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J].品牌(下半月),2015(10):217.

[3] 鲁智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104-105.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房地产管理局)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监管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监管交通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