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解析

2019-09-10郭东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微课

郭东科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形,并在教学中受到广泛重视。将微课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广大历史教师应当了解微课,井在教学中加以有效运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介绍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运用思路。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运用思路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等技术在几分钟以内就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微课”会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带来许多便利条件,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老师也可以运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当前素质教育要求老师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满足学生发展,“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当前的教育目标。

一、“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

(一)突出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知识

“微课”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微课”会针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每一节“微课”的时长在10分钟左右,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下载观看,并且可以重复观看。因此,要求老师认真研读教材,找到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微课中突出这些重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老师要找到本节的重点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产生的影响,而难点是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老师在讲解时,要將课程分为以上几个部分。首先,老师要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南京条约》以及鸦片战争相关的内容,像图片、视频、文字等,对《南京条约》中的一些丧权辱国的条款进行解读,对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讲解过后,老师将重难点问题在微课中再次突出,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如果有学生对课堂内容还没有了解,老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传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对重点内容重复观看,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和理解。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微课,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其社会阅历不同,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涉及对历史人物与历史问题的评价,初中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不能对这些历史问题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巧妙设计自己的微课,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的中心内容是“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以初一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很难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这一问题,为此,笔者制作了一节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微课。微课首先展示出图片《隋朝疆域》,此时暂停视频让学生在图上找出隋朝的政治中心长安,随后微课中继续讲述“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但粮食主要靠南方供给,路途遥远。陆路运输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而水路运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隋灭掉陈以后,需要加强对南方地区统治”,并得出结论: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而对于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微课中依次展示了历中一些诗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这些诗句,自己就可得出结论:历史上对大运河的开通褒贬不一,大运河的开通确实给当时的人民造成沉重的徭役负担,但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且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三)运用微课复现历史场景,对学生的历史情感教育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历史教学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制作优质的微课,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题材。

所以在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PPT课件、网络视频、录屏软件制作了一节以《开国大典》为主题的微课。该微课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前期的筹备工作和开国大典的盛况两部分内容。其中开国大典的盛况是整节微课的高潮部分,当视频播放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乐队奏响节奏有力、旋律雄伟的《义勇军进行曲》,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学生深受感染和震撼,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微课”的运用,老师要明确教学主题,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选取与历史相关的内容,并且要找准重点,切不可避重就轻。例如在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学习中,老师要明确本节内容的主题,是我国内政外交的国家政策,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这些重要政策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关心程度和爱国主义情怀。“微课”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在教学中帮助老师传授重点知识。老师在运用微课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将“微课”作为教学重点,这样的话会使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学习,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把握时间

“微课”一般是将教学重点进行提炼以后制成的课件,老师在制作微课时一定要把握好“微课”的时间。如果太长,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失去兴趣;如果太短,也会发生重点讲解不透彻,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三、结束语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地进行研究,针对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明确课堂主题,把握教学时间,正确运用微课,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挥“微课”的最大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虎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34.

[2]撒彦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新课程(中),2017(12):116.

[3]张志玉.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53-54.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