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9-09-10高建民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新课程信息技术

高建民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语文教学如同六月中的西湖,出现了与四时不同的风光。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使语文教学更是锦上添花,出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朵映日荷花是如何在课改的激情夏日中红得更加奔放,更加婀娜多姿呢?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气氛,而这些学习气氛的创设仅依靠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不够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也应用了许多媒体,如小黑板、投影仪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媒体的辅助作用已逐渐被计算机多媒体取代。

众所周知,语言与音乐、图画是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沟通的桥梁,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利用多媒体选择恰当的点把这座桥梁连接起来,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和美丽的图画中,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其实语文课本中许多名篇佳作都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多媒体的应用使其中的美更充分直观地表现出来,更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如我在教读《夏天里的成长》一文时,让学生搜集描写夏天的诗文,同时利用多媒体欣赏夏天优美的画面,并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引领学生走进夏天,感受文章的意境,使学生用心去领悟作者笔下的那组夏日里生机勃勃的成长图。学生从聆听夏天的声音,到欣赏夏天成长的色彩,由“活生生的长”想到“万物迅速生长”,做到了多种感官并用,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温馨和谐。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辅助效果,就不会出现这样和谐热烈的学习气氛。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生们学习的动力。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首先,它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切入学生的兴趣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对语文课总是充满期待。例如,我在教学散文《月光曲》时,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双眉紧蹙,忽而笑容绽开,时而为美妙的乐曲所陶醉,时而被故事的悲欢离合所吸引。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把手足情深的兄妹俩带到了学生身边,使他们亲眼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美,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都充满了兴趣,能为学生自主学习铺设好一半的道路。其次,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它可以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尤其是网页在常规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大课堂容量。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且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吃好”,我积极利用网络进行分层教学。预先建立了主题资源网站,采用板块式教学模式,尝试让学生在课内利用网络技术,在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自主、合作、探究阅读的乐趣。以“导、学、搜集、总结”的步骤,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凝炼的语言文字,让文学名著的韵味充盈课堂。并且充分利用“颜色”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冲淡学生对分层教学的不适应。在教学手段上,借助强大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功能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鲜活的可感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讲究文本、图片、音像与环节的推进同步支撑。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使学生做到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杨振宁博士也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的活动中,我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地球。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然后根据学生选择内容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然后让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地球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八仙过海,各顯神通”,有负责搜集古今诗词的,有负责搜集图片或照片的,有利用电脑设计公益广告的。可以看到同学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还聆听了许多关于地球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设计许多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例如,针对地球的污染,学生们设计了“让地球再显昔日壮观的风采,还地球一个俏丽的容颜”的广告语。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合作交流的机会,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架起了一座沟通信息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桥梁,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语文教学更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与无尽的风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这朵映日的荷花,一定会红得更加洒脱、更加奔放。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新课程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