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杨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1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杨智

摘  要: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对教师授课能力与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奠基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及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及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故此,本文展开对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一、简析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发挥学科育人特点,重视语言运用的艺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等,使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充满趣味性[2]。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起到良好榜样作用;其次,教师需加大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研究力度,重视对准确、鲜明且风趣的有声语言的运用,并合理结合肢体语言,保证自然得体[1];最后使用具有规范性和激励性教学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二、淺议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导入语言生动

好的导入会直接决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果课堂导入得好,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会大大提升,也会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一节课堂中,课堂引入至关重要,现有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新颖的导入方法,以下举例说明。

以低段部编语文教学为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另辟蹊径,跳开以往的朗读课文、课文分析的固定教学模式。首先在上课后,提出开放性问题:“在与人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作为教学引导,有的学生说:“应注意聆听,尊重对方,然后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应有重点,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还有的学生说:“不能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这时教师可以说:“大家说的都很棒,老师觉得应注意表达清晰、有侧重、有特点。如果只是大致笼统地描述,很可能会使别人多走许多弯路。”通过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语言表达艺术,学生强烈地想要一探:“因表达不清,可能会造成什么样误会”,他们的关注力会被教学深深吸引,有助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这样的话,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也会更有兴趣。同时,因对文本抱有强烈的好奇,学生的阅读学习则会更加认真、仔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自身的表述是否足够精准、严谨。

(二)运用语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传统教师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辅以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汲取新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讲述者,更多的是通过启发和指导去促进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运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重视语言的表达艺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进行与学生的沟通。

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去启发学生、施以鼓励式教育,从而让学生具有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蟋蟀的住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昆虫题材是大家较为感兴趣的,应当找准教学切入点。接着引出“一起揭秘蟋蟀‘豪宅’修建过程”的主题,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其次,在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当出现学生存在争议问题时,如对蟋蟀的“画像分析”时,教师应善用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进行总结。诚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师便更应该谆谆善诱、运用语言引导,促进学生品读文本,深入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教师教学辅助下,学生会发散思维,进一步融入课堂。通过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见解,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一起化解所遇到的学习难题。

(三)运用趣味语言开展学习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埋头苦学,却忽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这样非但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坐立难安,无法将心思放在学习上[3]。孩子们好玩的天性使得他们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学习,但是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个特点,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优点,让学生在教学中适当的动起来,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

故此,教师可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趣味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可开展一些有竞赛性和体验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去更好地感知课文,学生在动起来的时候也会更容易的吸收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运用语言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将语言的巧妙与课本知识有效的结合,提出梯进式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靠近课堂所学知识。,巧妙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重难点设置相应问题:你印象中的老屋是什么样子的?根据文本阅读,老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为什么破旧的老屋没有倒下?猜猜小蜘蛛给老屋讲了什么样故事?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深入探索,在文章中把握住重难点进行领悟和学习。可以说,有效问题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提出的只是很浅显的例子,实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发挥语言的魅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对整节课堂内容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促进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

三、结束语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培养其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有语言的表达艺术,以学生易理解、更能接受的方式,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喜爱学习,能够融入课堂,进行独立思考。进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5):24.

[2]宋映红.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J].课外语文,2019(5):1.

[3]赵雅秋.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12):23.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