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09-10曹治敏
曹治敏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了求知欲,促进了智力的全面发展。依据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本质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围绕这个目标优化教学设计,要立足教材培养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在独立思考中培养判断推理思维能力,还要关注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加强实践性教学练习,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良好的思维训练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一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一、立足课堂讲解,培养分析综合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有很多题目都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或者综合的方式解答。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思维,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就是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有顺序有步骤的将问题分解成几个部分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就是以具体分析为基础将每一部分的数据都结合起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1]。例如题目:“一个玩具厂计划生产760套玩具,已经做了3天,平均每天生产120套,剩下的4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第一,要求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套玩具,必须知道的条件是剩余玩具的数量和需要的天数。第二,要求剩余玩具的数量,需要知道的条件是玩具总量和已经完成的数量。第三,要求已经完成的玩具数量,需要知道的条件是每天的生产量和生产天数。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综合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已经生产了3天,每天120套,则已经生产120×3=360套。第二,剩下760-360=400套。第三,剩下的4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400÷4=100套。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判断推理思维能力
判断,是通过定义来检查某一种事物具体性质的一种思维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简单的判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推理,是在判断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的逻辑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维的常见方法有:第一,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出现和题中条件相冲突的情况,则假设不成立[2]。例如:假设A是奇数,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则A是偶数。第二,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存在两种关系的时候,可以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甲和乙两人之间有认识和不认识两种关系,有连线表示认识,无连线表示不认识。第三,排除法。通过题目中提供的条件,运用“不知道是谁,但是肯定知道不知谁”进行排除,解决问题。例如,“甲,乙,丙三个人赛跑,甲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是比丙跑得快。请你说出谁跑得最快,谁最慢?”运用排除法,甲说他跑得不是最快的,就排除甲跑得最快,但是甲又比丙跑的快,只剩下乙了。所以乙跑得最快。
三、關注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探究解题思路
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特征,知识之间是存在的一定的联系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探究解题思路,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3]。比较,就是寻找知识点和问题之间的差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五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没有人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五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及联系。(1)相同点:五年级人数不变。(2)不同点: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3)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发生了变化,种树总棵数也随着发生变化。”然后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解题思路:“每人多种2棵树,则全班多种了75+15=90棵,全班的人数是90÷2=45人。”通过具体问题的对比,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第一,不要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要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尤其是数据计算,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第二,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数学计算方法,以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4]。例如,在对“四则运算”这部分进行教学时,除了讲解相关概念以外,可以多出几道计算题让学生不断练习。诸如“6÷3×4、5×4÷2、2×8÷4”,可以引导让学生从左向右计算。分别得出“8、10、4”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种方法计算。即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计算,如“6÷3×4”可以先计算3×4=12,然后用12÷6=2。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又与之前结果不同,调换后的等式是3×4÷6。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将同一数字放在不同的位置,其计算结果不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有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依据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开发思维。当前,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中,还存在教学观念老旧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不断深入探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和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32-233.
[2]杨发珍.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70-171.
[3]任晓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41-142.
[4]张永林.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