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方哲学史》的思考

2019-09-10苟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哲学史弗斯罗素

苟婷

摘要: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在此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关键词:罗素;《西方哲学史》

由罗素回看古代哲学大体是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后四五百年古罗马帝国解体为止的哲学思想。对于一个对哲学产生好奇的人,我希望从这本书中获得对哲学提纲的认知,本书是一部从历史时间跨度上对于西方各种哲学思想的回望。在回望的过程中结合了历史事件,这给现代思想、现代社会带来重要影响,比如:从奥尔弗斯教—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思想基础,这一线索中有很多本质上的变革,但不变的是人们在面对现世时所采取的两种态度“积极参与”、“消极避世”。罗素在论述奥尔弗斯教时,重点阐述了奥尔弗斯教在西方文化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其源自对古希腊神话中对“狄俄尼索斯”的崇拜,原始的崇拜是注重感官刺激并充满了蛮荒感,这不为较早开化的古希腊人所接受,随之产生的奥尔弗斯教就是以奥尔弗斯为名义,以纯精神式的欢愉代替肉体的沉醉。一种理性为主导的方式正式拉开了古希腊哲学伟大的序幕。书中大致的脉络如下: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而古希腊文明的精髓就在于其哲学成就,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人说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创作出的人物,亚里士多德是由于伊斯兰教徒才得以传承至今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发掘出来,而柏拉图,他的作品是一直流传至今并保存完整,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罗素认为这是最早讨论共相问题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活跃的时期马其顿王国的崛起,亚历山大东征西讨称霸地中海世界,便把历史带进了“希腊化时代”,作为亚历山大帝师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巅峰的最后之人。古罗马是在短暂的马其顿帝国后继承了古希腊文化的,这个时候的历史进入到了基督教崛起的时代,哲学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一章对于新柏拉图主义代表人普罗提尼的讲述引出了早期基督教起源的思想准备。我认为这部书更倾向于史书,书中沿着历史脉络发掘其中哲学思想的主要渊源,书中虽然有大量的历史人名、古地名、晦涩难懂的哲学论证。但本书的逻辑连贯性,让我们能把握住西方古代哲学思想的变迁,梳理出一条基本脉络,从而能够得出一种感观,哲学与宗教彼此连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西方哲学史,即西方公元前哲学发展的重要组成体系。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发展,不断分支各种主义派别,相互之间的融合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促进着彼此发展,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的经历由早到晚的系统叙述,阐述了每个派别或者主要人物的思想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是一种哲学、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一种精神引导或精神控制。就我自身而言,我认为哲学就是要用一种特有的语言去表述我们平时不与关照的东西,或者说关照很少的东西。作为一个人,在不断的追求进步与物质的同时,更应该放眼浩渺的宇宙,聆听寂静的内心深处的声音。比如: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永恒的三问具有巨大意义。物质和精神哪个是第一性的?它们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意义?这些问题包括古希腊的先贤们都深刻思索过,现在的我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会不会有更好的思考呢?其次,为什么要学哲学?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科,都起源于西方,而西方科学的起源,又来自于希腊哲学,我们大多数知识的源头,都来自希腊哲学,当某一门学科能够成为一个系统,或者量化、实验,这就脱离了哲学,独立成为一个学科,最终构成了今天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按照今天的推测,宇宙最早是一个奇点,这个奇点本身就是一片混沌的状态,说不清道不明,它也只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道,道也是无法说清的,“道可道,非常道”如果你说的清,逻辑上反而是混乱的,比如说,在空间上,宇宙有没有边界,答案只能是模糊的,如果有,那么边界外面是什么?时间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如果有,那么开始之前又是什么状态?万物有没有最小的构成粒子?如果有,那么最小的粒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以上对于今天的科学还欠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认为这类似于人的生老病死,野草的一岁一枯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公司的繁荣与衰落,都遵循着一定的运动规律。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讲的物质运动,在主体上来说,河流变了,河流的变化是我们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人和河流下的土坑也变了,即使他们看起来表象和之前一样,他们也变了,人有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出现,土坑内部的物质,也是在不断运动着的。在时间上,自然也是不一样的。空间上,表象上似乎一样,实际也发生了改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主体、时间、空间都发生了改变,人自然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女孩分手时喜欢追问男孩当初的山盟海誓是不是真的?其实,在我看来大多数是真的,但今天的离开也是真的,因为这个意识经历了一系列人和事后,已经不是当初山盟海誓的那个意识了,最真挚的感情只能存在于那一瞬间,因为世界运动的本质,它不会始终停留在这个意识中,达到最炽烈时,只能向下运动。倘若问灵魂为什么创造了宇宙,那就是在问为什么要有灵魂,创造主为什么要创造?这个问题也就蕴含着永恒要有一个开端,而且把创世看成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生命”。而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看看哲学家的时代背景、理论思想等,但我认为研究一个哲学家,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即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的态度,而是应该以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知道在他的理論里有些什么东西是可以相信的为止。唯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这种运用历史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开阔我们的思想领域。

此外,我从中了解了各个哲学派系的精髓,品读哲学理念,体验哲学大师们的人生智慧,从泰勒斯、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一个又一个学派大家,书中介绍了他们的理念,作者也届时进行批判点评,在面对先哲们的思考方式和结论对错时,他们那孜孜不倦地追寻思考人类和这个世界的本源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各类知识的钻研,都令人惊叹。在该书中罗素不仅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从古至今的哲学体系,还在书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促进了我们读者的理解,值得反复阅读和玩味。

参考文献:

[1]  罗素,著.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1976.

[2]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强以华.存在与第一哲学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哲学史弗斯罗素
最有思想的句子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父亲的祝福
爱心树(上)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捉月亮的网
论汤一介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
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评析
一本可读性强的哲学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