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践行历史解释的若干误区及对策
2019-09-10王苇
王苇
【摘要】历史解释是综合体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本文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践行历史解释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唯物史观的淡化,历史评价的妄断和评判现实的自轻等问题,并对纠正错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解释;教学践行;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解释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历史教学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应做到:第一,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完整叙述历史;第二,以史料为依据,发现问题,分析历史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史观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第三,以所学评判社会现实。当下,广大教师对于践行历史解释积极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但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解释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不揣浅陋,就存在问题提出个人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理论预设的偏差——多元史观淡化了唯物史观
史观是历史解释的理论依据。正确的历史解释应该是对所掌握的史实,运用科学史观进行客观论述、阐述和判断。因此,史观的运用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历史。在近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史观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到了高中历史教材编撰和解读,进而还影响到了高考命题。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是:“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持的就是现代化史观。在实际教学中,各种史观常被运用。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有教师如此引导学生用多元史观看待它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1.近代化史观: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走向民主转化的第一步;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文明史观: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表现尤为突出;3.社会史观: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和移风易俗等举措,使国人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因为历史解释的本身具有多元属性,多元史观的引入,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解释历史。但是,在历史课堂上各种史观盛行的同时,我们发现唯物史观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以上对于辛亥革命的作用的评价中,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一应俱全,唯物史观却缺席了。《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是被安排在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中。这一单元发展的主线是要展示中国在鸦片战争受到外来侵略后,各阶级(阶层)的前赴后继的救亡图存。通过《辛亥革命》这一课是在要讲清中国的资产阶级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除旧布新的革命,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民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如果忽略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它的作用,不仅会让学生对中国资产阶级在整个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进程的作用的理解含糊不清,还会导致对这一单元的发展主线整体把握不清。
过度强调多元史观进行的历史解释给我们带来一种假象:历史教学表面看起来是史观运用的百花齐放,历史解释有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静思其变,却发现事实上因为眼花缭乱的多史观历史解释,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反而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甚至可能产生了历史不可知论的反作用。
二、价值评价的妄断——“后见之明”的历史误解
对各种史实和解释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是历史解释课程目标明确要求的内容,也是学生态度和能力的体现。历史学的主观性决定了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因为每一个读史人都生活在某一具体的时代,都会受到那个时代其特定的历史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评价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然而,不管人们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如何变化,对历史真相的追求都是历史解释的底线。在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的便捷,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像“杨贵妃是红颜祸水”、认为“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那样简单粗暴的评价已不多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对历史的评价中,一些具有当今时代特色的“后见之明”评价却兴起泛滥,集中体现在不恰当在中西对比中。凡是涉及到中西对比,常常动辄得出“中国的某某方面比不上别人”这样的结论。
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的商业的发展》中有关于朝贡贸易如此评价: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备尝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需求。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我们也深以为然,认为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特别是明清两朝盲目自大的表现。实际上,朝贡贸易体系自唐、宋以来就一直存在。由于汉族不善骑射,在军事上缺乏征服周边的实力,而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这商品的一直是需求和渴望的。所以,历代政府顺势采取一些经济措施来缓和周边关系以稳定局势,朝贡贸易就是其中主要的措施之一。“朝贡贸易制度是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地区合作制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更加重要的是,它曾经在中国——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交流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那时,用朝贡贸易这种非军事手段取得睦邻友好,属于互利双赢。今人对朝贡贸易的否定,无非是站在今天的立场,把这种不计利益的贸易方式相较于西方的殖民扩张和积极的海外市场的拓展,认为正是这些类似朝贡贸易“不求进取”种种因素,使我们在近代以来失却了占据当时世界先导地位的机会。
其实,这是一种新时代特色的“后见之明”:忽视对历史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思考,把当代的思维视野和价值观念拿来套在過去的历史上加以要求,作为评价的标准。这就无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历史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代表着某一时代独特观念历史事件的误解和误读,从而对历史做出脱离实际、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妄断。
三、评判现实的自轻——被劣弱的中国史
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历史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把中国史与世界历史相联系,用整体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中思考,则无法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史。可是,近年的近现代中国史教学出现了这么一些不正常的历史认识:近代中国都是落后和被动的。“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感悟在近代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中国近代史是落后的“屈辱史、血泪史”,这也是近代史教学中普遍流行的基调,这一方面大家有目共睹自不需赘述。另外,纵观近十年来的近代史教学,似乎在传达着这么一个谬误:中国文化母体中并不具备自主转向现代化的本土基因,我们的近代化是被动的,外驱的。关于这一看法,必须要提到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展示了这一理论: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当年有多少考生持赞成态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一个事实是,费氏的这一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说是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如下是四川省2019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其中一道题 :
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工业首先在内地产生
C重工业发展迅速 D传统工业趋于稳定
答案是A。这一道题考察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很显然,它说明:外国的经济侵略這个外因才是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主要原因。
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中中华民族抗争屡起屡仆中,部分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文明由抵触到接受,甚且顶礼膜拜,不由地使人产生一种“我不如人”的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外国的差距在日渐缩小。但因为历史惯性思维作祟,如今还有人还难免笼罩在历史虚无和悲观主义的认知阴影中,以致认为:中华文明是落后的,中国社会从秦代到清代是停滞的。中国历史固有的价值从而被被漠视和低估。
针对以上教学中历史解释存在的一些误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纠正。
1.强化唯物史观,凸显引领作用
历史解释需要运用史观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对于史观的引用,笔者以为,在引用多元史观的同时,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主导。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从而成为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助推工具。作为历史学科的指导思想,相比于其他的史观,唯物史观解释了历史学的本质,才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准绳。如果漠视唯物史观,则历史解释就会失去方向。尽管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这些史观在历史解释中可以为我们的历史解释提供多种角度,但是,作为历史哲学的唯物史观理应是历史学科理论预设的最顶层。
2.以“了解同情”矫“后见之明”
“史料以及史料实证都是广泛意义上的历史解释,不可避免包含记录者或制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果脱离科学标准无视史料,历史学不但不能反对一切歪曲,也失去了拥护真实的权利。”正确的历史解释应该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判。笔者认为,这里的理性和客观,应该是将历史放置在那时那地的历史时空环境下来认识和解释,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置于他们发生、发展、生活的特定时空坐标中去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成逻辑。正如陈寅恪所说:“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以“了解之同情”去解释历史,才能避免“恨铁不成钢”的今人心理的影响,才能纠历史评价的“后见之明”错误,才能帮助学生对历史作出合适解释,形成对历史的正确领悟。
3.破除“欧洲中心论”,强化民族自信
“冲击-反应”模式、近代化模式、帝国主义模式等都是从欧洲出发来考察历史的“欧洲中心论”。在这些模式之下的中国历史,不可避免地成为他国历史的配角。从这样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历史,不仅让人对中国历史充满败挫感,也失去了正确认识中历史和解释历史方向。尽管中国在近代一度曾经落后,但是,在古代,中国有着汉唐的国力的强盛,宋元文化的高度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主席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从世界的视角去看待中国历史,而不是以欧洲为中心去考察中国历史。同时,我们也要从中国的视角考察中国历史。美国著名汉学家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说:“中国近代史必须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环境出发,从中国人自己认为有历史意义的问题着手,从中国历史内部探求历史发展线索,不应从西方历史出发。”只有认识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平等地位,认识到中国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崇高价值,才能产生对于本民族进一步生存和发展能力以及光辉灿烂前景的确信,历史解释的实践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J].南洋问题研究,2002(4).
[3]冒兵.论历史解释的边际性[J].历史教学,2018(19).
[4]孙江.镜像中的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8.
[5]武吉庆,王一凡.遮蔽、越界与“后见之明”——论历史认知的若干误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