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活跃的语文课之我见

2019-09-10何妃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

何妃妹

摘 要:充分调动语文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大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一堂气氛活跃的语文课。

关键词:师生互动;以表演渲染气氛;赞许质疑;创造诗意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推广着,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中心”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当中实施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师生互动,缓和气氛

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范读时,我请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生与我一起分角色朗读。由于我的适合的表情、善变的语气,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这个男生也来劲了,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把邹忌、客人、齐王演得惟妙惟肖。一篇美文读完,热烈掌声响起,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跟我合作,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再如我教《诗词五首》时,我说:“谁愿意来跟老师PK朗读,证明我也可以当小老师?”学生个个像蹦跳的小鹿,活跃起来。一堂枯燥的朗读课在这样乐融融的氛围里结束了。

二、创设情景,调动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好奇心理、疑问心理以及好胜、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发挥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

例如,我教学《桃花源记》时,先让学生欣赏一个小片段:播放一个深山绿林里,环境宁静,鸟声到处可闻,几间茅屋,两位老人家在对弈,一个小男孩蹲在一旁观看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我说:“我们的课室就是桃源,而老师是一位记者,来采访桃源人(学生)了。”学生们告诉了我很多新奇的事,大家觉得很好玩,大发奇特的想象。末了,学生还沉浸在美丽、祥和的桃源当中。这样的课堂与学生贪玩的天性结合起来,学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鼓励表演,渲染气氛

语文新课程标准阐述了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

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精彩的三拳,我就让两位学生上来表演,一位扮演鲁提辖,一位扮演镇关西,其他学生讲出打的位置。当“鲁提辖”第一拳打在“镇关西”鼻子上时,“镇关西”马上倒地不起来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我说:“镇关西,怎么这么不经打呀?”他说:“人老了,没办法啊!比不上年轻时的勇猛啦。”大家更乐了。再如在教学《日出》时,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导自演,台词也任由学生自编。出乎意料,效果非常好,把枯燥的文字给演活了。学生还自己领悟出了造成黄省三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为自己生长在和平安定的社会而幸福。

四、赞许质疑,活跃气氛

传统“应试教育”使得一些教师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倒下一大片,全班有三分二的学生已经睡着了。剩下的三分之一也不全是听课的,开小差的大有人在。那么,学生如何进行思考?老师一个人全包揽了,对,老师说了算,错,也是老师说了算。一句话,课堂上学生的任务是一个“听”字,再无其他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学《背影》时,我请学生默读课文,每人提出一个小问题考考老师,如果把老师考倒了,老师为他唱一首歌。学生来劲了,个个认真朗读课文,冥思苦想。几分钟后,一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有位学生问:“我想知道作者为何让是一个胖子的父亲去买橘子?”还有位学生问:“朱自清不是名人吗?怎么他的父亲穿得那么朴素?”学生们都笑了。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提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情況下教师最好只做个牵线人,让他们唇枪舌剑去,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

五、引进音乐,营造气氛

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可以给我们美的感受等。应该把音乐这一美好的事物引入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感情基调来选配音乐,用音乐创造环境氛围,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审美经验与情绪体验,实现完美心境与作品意境的接轨,与作品形象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便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把文本中的“此情此景”变成“我情我景”,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尤其是学习古文时,更应该配上音乐来让学生朗读。

例如我教学《三峡》时,我选用古琴与古筝配乐,使学生几乎忘记了古文的艰涩,忘记了学古文时的痛苦。悠悠一篇古文,在音乐的奏响中,像一幅幅渐展渐开的山水卷轴一般,那么清晰地投射到他们的心海。他们大声地诵读着、品味着,不觉地吟哼起来,心神为之所动,竟然也学得轻松而美丽!

总之,活跃课堂气氛,光靠课堂上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来源于课堂外与学生的接触。“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做到“上课是学生的引路人,下课是学生的知心人”。学生不会感到教师高高在上,会乐意将生活中的琐事与教师交流。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育素材。师生间良好的关系会从课外延伸到课堂上,关系融洽,课堂气氛会更好。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