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野生花木蓝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2019-09-10王有菊刘刚刘玉波胡啸妍吕伟伟

林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方差分析

王有菊 刘刚 刘玉波 胡啸妍 吕伟伟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花木蓝嫩枝扦插技术的优化试验。正交试验的3因素为生根促进物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试验观测指标有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度,计算根系指数、根系效果指数,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后3个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结合3个指标的综合表现,筛选出处理号5(A2B2C3)为最佳处理组合,即插穗用NAA溶液100 mg/L的浓度处理30 min,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可达96%、9根和 16.04 cm,根系效果指数达10.33。翌年移栽成活率为90.5%,翌年移栽时苗木更壮实,生理失水少,利于苗木移栽。

关键词:  花木蓝;  扦插繁殖;  根系效果指数;  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S 794. 9, S 723. 1 + 3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19)05 - 0001 - 04

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又名吉氏木蓝,为豆科木蓝属落叶灌木[ 1 , 2 ]。花木蓝高30~100 cm;羽状复叶对生;茎圆柱形;长5~12 cm总状花序;花冠淡红色,稀白色;荚果棕褐色,圆柱形。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浙江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3 ]。花木蓝是集园林观赏、生态绿化、药用、饲料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夏季紫花鲜艳,花量大,有芳香,花期长达50~90天,可做花篱,也可用作公路、铁路等路旁绿化[ 4 ];花木蓝适应性强,耐贫瘠,耐干旱,抗病性较强,也较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护坡和治沙等生态功能;其根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等功效[ 5 ]。

目前对花木蓝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方面[ 6 - 8 ],发现其根中含有大量的3-硝基丙酮、3-硝基丙酸乙酯和corollin等,该类化合物在人或动物的胃中极易水解生成3-硝基丙酸,从而导致人和动物中毒;王冰,徐兴家[ 9 ]等通过对根尖制片中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确定花木蓝染色体为2n=16,为药材鉴定、良种培育和本属的系统分类等提供细胞学基础。迄今为止,花木蓝引种、栽培、园林观赏应用研究尚属空白,而花木蓝培育方面的研究也仅仅只限在种子[ 10 , 11 ]和播种育苗方面[ 12 ],嫩枝扦插也未见到报道。本试验对东北地区野生花木蓝开展了嫩枝扦插育苗研究,旨在填补东北地区花木蓝嫩枝扦插繁育的空白。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合试验苗圃的全光照扦插池开展。苗圃距离吉林市3 km,地理位置43°42′N,126°42′E,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海拔190 m,土壤为河流冲击土壤,土层厚度为25~30 cm。该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可达4 ℃,≥10 ℃年活动积温为2 800 ℃,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期在5月中旬,无霜期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96.1 mm,年日照时数2 447.1 h。

全光照扦插池为方形,面积约30 m2,扦插池设有自动计时喷雾器,可设定喷雾的时间间隔和水雾的大小。

扦插前3 h,先用30%高锰酸钾溶液对扦插池进行喷洒消毒,3 h后清水清洗即可扦插。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2. 1. 1 插穗采集及处理

试验材料为花木蓝枝条,7 月初采自吉林市黄榆乡的野生林分内。插条母树要求无病虫害且生长健壮,取条部位为树冠中上部,枝条为当年生、规格为0.2~0.3 cm的半木质化枝条。

穗條处理在室内进行,穗条长7~10 cm,带有1~2个腋芽,上部保留1对叶片。穗条上端平剪,下端剪斜,剪口平滑。将插穗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后,按一定数量捆成捆放入水中备用。

2. 1. 2 生根促进物质和消毒剂

为了提高花木蓝嫩枝扦插的生根率,3种生根促进物质:双吉尔-GGR生根粉、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备用。

2. 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设计试验。确定生根促进物质(A)、浓度(B)和浸泡时间(C)为正交试验的3个因素,每因素3个水平。共计9次处理,每处理30个插穗,重复3次,详见表1。

2. 3 扦 插

扦插宜在阴天开展。扦插时先用木棍在床面上扎一个洞,再将处理后的插穗插入插孔,插穗地上部只留2 cm。扦插时要做到随插随压实基部并扶正,每扦插一段时间(根据扦插当天的气温确定扦插时间的长短)喷水1次;扦插完成后,再喷1次透水。

2. 4 扦插后管理

2. 4. 1 水分管理

扦插后的水分管理对扦插成活率影响很大,应根据日光强度、湿度和风力大小等,设定不同扦插时期的喷雾频率。

扦插初期(7月),气温不是很高时,苗木还没生根,需水量少,所以喷雾频率较小,而且可间歇喷雾。到8月末,部分插穗开始生根,且气温较高,可只在中午喷雾降温,但扦插介质需定期浇水。

2. 4. 2 药肥管理

为减少高温高湿滋生的菌类对插穗的影响,扦插后期可使用一些药剂进行处理。常用的药剂为多菌灵,使用浓度为25%的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施间隔为5天。

扦插后每隔15天喷施少量复合肥1次,8月末喷施钾肥1次,以增强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2. 5 观测内容与数据处理

扦插当年10月中旬,调查腐烂株、生根株和成活株。每个处理组合选10~30株成活健壮植株,并挖掘出来,冲洗后观测主根长和侧根数(根长超过2 cm的根的数量)。

数据整理采用Excel 2017,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采用SPSS17.0[ 15 ]。

根系指数 =(平均根长 +3 ×平均根数)/4

根系效果指数 =(根系指数 ×生根率)/100

3 移植或留池试验

根据常规扦插要求,在秋季将扦插成活的幼苗从扦插池中挖出,对相关数据调查完后再将幼苗移植。本试验在此环节设计了两种试验,即当年移植试验和留扦插池翌年移栽试验。

3. 1 當年移植

将扦插生根的苗木移栽在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的土地中。移栽地的土壤消毒宜选用硫酸亚铁颗粒,施用量为10 ~12 g/m2,同时施入有机肥,并做成规格为宽1~1.5 m的苗床[ 10 ]。

9月末,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植,移植株行距为20 cm×30 cm,移植深度为10 cm左右,覆土踩实并扶正。移栽结束后,对苗床浇透水1次。

3. 2 翌年移栽

翌年移栽即扦插苗扦插当年不移栽,而让其在扦插池中继续生长。翌年初春苗木解除休眠前,再移栽到苗床中。移植地的选择、整地及做床同3.1。

4 结果与分析

4. 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扦插幼苗于9月末从扦插池挖出,注意起苗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坏扦插苗的地上部分和根系,测量扦插苗的侧根数、主根长数据,数据整理后,计算根系效果指数、均值和极差结果(表2)。

由表 2可知,3个因素对扦插生根的主次顺序为:生根促进物质(A)>浓度(B)>处理时间(C)。筛选出的最佳组合为 A2B2C3,即用100 mg/L NAA溶液处理30 min后进行扦插,其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96%、9根和 16.04 cm,根系效果指数达10.33。

最差组合为 A3B1C3,即用浓度为200 mg/L的 IBA溶液浸泡60 min后进行扦插,其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80%、3根和 12.3 cm,根系效果指数为4.26。

4. 2 观测数据的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对侧根数、 主根长和生根率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3)表明,花木蓝插穗经过不同处理后,侧根数、根长和生根率3个指标F值分别为13.508、8.754和97.423,Sig均为0.000,3个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

方差分析后侧根数、根长和生根率3个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差异极显著可进行多重比较(表4)。根据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结合3个性状表现综合考虑,处理5、6、4综合表现优异,其中处理5表现最佳,其次是6和4,可用于花木蓝的实际生产中。

4. 3 移植或留池试验结果分析

当年移植试验和翌年移栽试验共移栽幼苗200株,移栽成活率调查在第二年7月初进行,当年移植成活率为62.3%,翌年移植成活率为90.5%。从移栽成活率数据看出,翌年移栽效果明显优于当年移栽,分析其原因为当年移栽时幼苗正处于生长状态,移栽过程中水分损耗严重,造成幼苗死亡。而翌年移栽,首先幼苗相比当年移栽苗生长时间长,幼苗比较壮实;其次翌年移栽时苗木处于休眠期,水分损耗少。因此建议花木蓝扦插育苗时,翌年移栽有更高的移栽成活率。

5 结 论

5. 1 花木蓝嫩枝扦插的试验结果表明,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度指标方差分析后,在0.05水平上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结合3个指标的综合表现,确定处理5表现最佳,即最佳组合为A2B2C3,即用100 mg/L NAA溶液处理30 min。

5. 2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合花木蓝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为 A2B2C3,即用NAA溶液浓度为100 mg/L浸泡30 min,扦插后生根率、生根数和主根长可达96%、9根和 16.04 cm,根系效果指数达10.33。此组合可大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5. 3 最差组合为 A3B1C3,即用IBA溶液浓度为200 mg/L浸泡60 min,扦插后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为80%、3根和 12.3 cm,根系效果指数为4.26。因此,建议在花木蓝扦插繁育的生产实际中,谨慎使用生根促进物质IBA溶液处理插条。

5. 4 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当年移栽,翌年移栽具有更高的移栽成活率(90.5%)。分析原因为翌年移栽时,幼苗生长时间长,苗木更壮实;翌年移栽在4月进行,此时苗木处于休眠状态,生理失水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47卷,  第 1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2] 方云亿,  郑朝宗﹒  国产木兰属的系统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89,  27(3):  164.

[3] Deshpane-PK, Untawale-AG, Development of seed and fruit in Indigofeta enneaphylla L.[J]. Botanical Gazette, 1971, 132: 96 - 102.

[4] 陈汉斌等﹒ 山东植物志(上卷)[M]﹒  青岛:  青岛出版社,1992.

[5] 苏艳芳,  邱利芝,  吕敏,  等﹒  花木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8,  39(11):  1 626 - 16 28.

[6] 苏艳芳,  张新鑫,  杨静,  等﹒  花木蓝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2004,  35(6):  608 - 611.

[7] 宋东波﹒  花木蓝叶和茎化学成分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

[8] 苏艳芳,  杨媛,  范伟,  等﹒  花木蓝茎和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6,  12(37):  1 775 - 1 777.

[9] 王冰,  徐兴家﹒  花木蓝的细胞學研究[J].  中草药,  1994,  1(17):  1 - 4.

[10] 赵堂军,  刘庆超,  王奎玲,  等﹒  花木蓝种子硬实及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  2013,  32(12):  24 - 26.

[11] 王文恩,  李颖,  苏农,  等﹒  盐胁迫对多花木兰种子萌发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2):  11 - 314.

[12] 杨国日,  李士,  张欣喜﹒  花木蓝播种分株育苗技术[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  32(1):  23 - 24.

[13] 曹金伟,  王有菊,  胡啸妍,  等﹒  正交试验优化长白忍冬嫩枝扦插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  2019,  44(242):  12 - 14.

[14] 杨众家﹒  正交试验法优化无患子扦插繁殖条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35):  2016 - 2018.

[15] 王有菊,  初艳,  王继志,  等﹒  红松结实性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技术[J].  林业科技,  2014,  39(1):  4 - 5.

第1作者简介:  王有菊(1980-),  女,  高级工程师,  研究生,  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  刘玉波(1971-),  男,  正高级工程师,  本科,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19 - 07 - 20

(责任编辑:   张亚楠)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Propagation Conditions of Indigofera kirilowii Based on Orthogonal Test in Northeast China

WANG Youju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 Jilin City,  Jilin Jilin 118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on more optimal breeding technology for the cutting propagation of  Indigofera kirilowii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have been carried out. Factors of the orthogonal test were hormone,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 Indications of test were the rooting ratio, number and length of root, and calculated root index and root effectiveness index.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Sig was 0.000, and the difference has been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 The number 5 was the best treatment through multiple comparisons results and indicators. The best combination was A2B2C3, the cuttings have been dipped  30 minutes with 100 mg/L NAA. Under the best conditions, the rooting ratio was 96%,  the number of roots was 9, the length of roots was 16.04 cm, and the rooting effectiveness index was 10.33.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was 90.5% in next year. The seedling have been becomed  and transplantion in next year was good fou seedling.

Key words Indigofera kirilowii;  Cutting propagation;  Root effectiveness index;   Analysis of variance

猜你喜欢

方差分析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中的应用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双因素无重复方差分析中的应用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应用
Excel在动物科学试验中的应用
Excel在《生物统计学》双因素有重复方差分析中的应用与探讨
高校二手书市场细分研究
应用统计学课堂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
金华市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