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霍艳丽

高考·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将进酒琵琶行琵琶

霍艳丽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是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摆在教学的首位。基于此目标的指引下,就需要教师能在课堂有限的空间里,课时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创造最大限度自主空间和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创新的学习情境,带领我们的学生真正借助教材、做出教材让语文学习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形象化。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死板、生硬。为此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的主客体颠倒。我们所倡导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认知。情境教学正是坚持了以“人本”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与语文学习情境生活化、生动化和角色化,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高效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这正是摆正了情感教育的首要地位,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挖掘课本中深层的情感,和学生交流、分享,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语文素养。

一、追根溯源——教学情境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最后回归于生活。所以说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调语文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多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开拓视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的语文。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将教学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能大大地提高我们学语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最终促成语文成绩的提高。

语文教学情境生活化,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从如下的三个方面来准备的:

1. 课前准备生活化

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是住校生,每周才回去一次,所以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是不现实的,那么我只能从施教者的角度来作要求。课前准备主要是教学的設计,是对我们将要上的课程提前作出规划。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同时教师和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先对问题进行预设。例如:《师说》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求学之道”里的课文。

兴趣导入

首先在ppt上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大教育家孔子的图片和在汶川大地震时范跑跑的图片,让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展开讨论。(学生从三四岁开始就和老师在一起学习,所以从他们自身来谈认识,对他们而言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2.课中感受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里,我们必须要把学生摆在首要的位置,把教学情境的生活化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如《少年说——我妈妈是外卖配送员》为例,让学生说说他们对劳动的认识,他们的答案就是很表面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但是对劳动没有达成深刻的认知。为此我在设置的时候先利用多媒体的便利,让学生先看视频《我妈妈是外卖配送员》,以此为契机,为生活和教学搭建一个过度的平台。然后在设置一个外卖员因中途有事送外卖迟到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体味风吹雨淋的前行者的艰辛。由于工作忙,为了节省时间等原因,很多人都选择订外卖,所以让学生来扮演角色,他们是非常有感触的。最后再拿出笔纸,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表达我想说的话,做到尊重职业,托起幸福的奋斗者。这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扮演,谈感受这一环节,由于受到生活经验的启发,学生想说的话是很多的。这样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衔接在一起,能很好的唤起学生的共鸣。

3.课后拓展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展示成果,交流体会。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后,为什么不在课后进行简单的创作呢?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

学生习作: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当我看见小草努力的破土而出

我知道

那就是生命的力量

我不知道生命是什么

当我看见蚂蚁们团结互助

我知道

那就是生命的精神

二、角色扮演——教学场景历史化

《将进酒》《琵琶行》任务群教学设计

学习情境与任务

请以《将进酒》《琵琶行》两首诗歌创编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故事。创作创编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将进酒》,诗歌寓言故事性不强,个人情绪隐藏在字里行间。请你记忆诗歌语言的赏析,自觉完成诗歌的淑女探究。从而提升。诗歌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学习内容与目标

1.体验诗歌情境,感悟诗人语言及其表达的情感。

2.借助任务情境,鉴赏诗歌语言的风格。

3.借助情境活动表现自我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体现创新思维。

学习活动概述。

本任务群围绕着,“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设计了“一面之缘”,“一句暖心”,“一封回信”,三个环节。分别完成诗歌语言的梳理、探究与鉴赏三个层次。探索诗歌阅读教学新路径,着眼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学习资源

《将进酒》《琵琶行》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示意图。

学习情境简述:

1.一面之缘,带入情境。把整个班级分成3组,李白组、白居易组、琵琶女组,设计李白和白居易偶遇琵琶女,二人对琵琶女都比较爱慕,李白、白居易分别向琵琶女有感情的朗诵《将进酒》和《琵琶行》以诗传情,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把李白那种豪放的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体现了白居易内敛的性格,学生配合动作,忍俊不禁!

2.一句暖心,展示情境。两位诗人各按照《将进酒》和《琵琶行》中的语言风格,对琵琶女说一句暖心的话,表白琵琶女,学生在创作、表达、表演中释放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一封回信,创新学习情境。琵琶女收到两位诗人的表白,谁能打动自己的芳心呢,用回信的方式促进学思考,考察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组织语言能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虚实结合——学习情境信息化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的延伸,合理应用能使我们传授知识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真实有效自主学习研究的环境更加形象和有效。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极大的丰富甚至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利用手机相机拍摄的AR功能,很快能实现平面到立体、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学习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目前已经有专业技术人才在编辑增强现实的电子书,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学生能在虚拟出的环境指导下接触并操作虚拟的真实物体,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如:中国古代有很多盛酒、盛水的容器,盘、匜、盉、盂、鉴、缶、瓿、盆、斗、壶以及罍,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记、难背,如果将这些容器做成图片,带上AR眼镜一个立体的虚拟的容器就呈现在面前,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了解历史文化,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又如:在讲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带领学生先“到此一游”,对比作者当时处境,了解创作背景,对学生理解文章有极大好处。

四、结束语

事实上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能增强学习效果,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但情境的创设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既要来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既要照顾学生的个人修养又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既要把学生从“死学”中脱离出来又要从教学的本质出发,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服务!

猜你喜欢

将进酒琵琶行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吕楠作品
朋友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琵琶”和“枇杷”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