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民间文学传承、保护与发展

2019-09-10陈炜铃

锦绣·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发展

摘 要:本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云安高村山歌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高村山歌的现状、特点、传承困境及其保护价值,从而提出高村山歌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村山歌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开发与利用

一、高村山歌的历史

高村山歌源于高村,盛于高村,流传于外,发扬于外。高村旧称歌村(1915年改高村)。该处原在深山密林之中,有甚信息动态需传递交流,必须引吭长啸,节奏柔和悦耳者即以为歌。并遂成风气,无论在家里、在田野、在山岗,在工作,总之兴起即唱,唱山歌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娱乐生活,练就了当时高村人民纯朴的生活。《东安县志》载:“东安往结万山中,因侏离故习,男女歌唱之遗响也”(清·道光四年版《东安县志》点注本第307页),“田夫、樵叟优游于岩烟水月中,谱为诗歌”(清·道光四年版《东安县志》点注本第53页),人聚即“群歌相和”(康熙版《东安县志》)。故泛指该处一带为歌村。传说明代时期,广西刘三姐前身刘三妹是歌村人,是高村山歌的代表人物,时称歌仙,12岁后逃难广西,被称为刘三姐,《东安县志·山川志》载:“铜鼓山……相对巅有刘三妹岩。岩内……相传歌仙刘三妹遗址”。据说,刘三妹勤劳聪明,长相出众,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尔闻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由于她的性格好强,山歌中对当地的土地劣绅表示了不满,受到了劣绅们的陷害与压迫,在高村下迳“刘三岩”岩洞中住了一段时间,后因逃难无奈下逃离歌村。传闻她沿着南乡江边逃到封开,继而转到广西,此后不得而知。

二、高村山歌的现状

高村山歌历史久远,传承下来的山歌抄本有记述明代抗倭名将陈璘活动的《支马粮十哨》;写于宣统二年反映劳动人民漂洋过海苦难生活的《过番付家歌信》;记述民国4年(乙卯年)洪水灾害的《西水歌》;记述民国14年云浮县长兼统领率军队到六都、高村一带剿匪淸乡放火烧村令村民无家可归惨状的《淸鄉歌》等。

解放初,土改队黄益纶主编出版了《云浮民间歌谣》;50年代初,云安人罗金生,伍凤英(嫁罗定)代表云浮地区出席全国劳模大会,伍凤英二人激动不已,即席用高村山歌对唱,表达对毛主席、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时任全国文联主席、文化部长的郭沫若带头鼓掌并即席和诗;随后,当时的云浮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到高村镇等地收集整理了几百首山歌,油印出版了5万多字的山歌集;60年代,云浮曾举行过山歌大赛,挖掘出丰富的民间山歌素材,并收集整理出版了《云浮山歌》;“文革”时期,高村山歌遭严重摧残,云安县境内仅有高村、白石、镇安等地有歌师10余人;1984年,整理编辑《云浮民歌选》,收集高村山歌162首,约7万字;世纪交替前后,云安县组织了两次高村山歌大赛;进入21世纪,云安文联、文广新局等单位收集高村山歌几百首,近10万字。

三、高村山歌的特点

歌村山歌多以歌唱大自然、劳动情景、民俗等,也有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爱情,诉说不幸的,后发展到专门请唱的有如红白大事等专题内容的,如进宅歌、祝寿歌等。其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咏物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和历史传说歌等。高村山歌群众基础深厚,生活来源广泛,语言粗犷通俗、平白如话、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句式精炼、结构独特、易颂易传。

四、高村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高村山歌的传承现状

高村山歌源远流长,有600年以上历史,明代进入鼎盛时期,孕育出山歌代表人物刘三妹。到清末渐渐由兴盛转入衰落,故前清以往的高村山歌传承人已无从考究,若从清末民初作第一代算起,按地域,高村山歌传承人可梳理出高村、白石、镇安三个传承谱系。

近年,在云安区活跃的高村山歌传承人中,黄泽平、曾桂梅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黄泽平,云安高村人,1939年出生,是云浮地区著名民间文艺山歌爱好者,人称“山歌王”。他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出口成章。在作曲和演唱山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创作了很多以生活、政事等方面题材的歌曲,极具教育意义,深受群众喜爱。2011年6月,黄泽平,获得云浮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村山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曾桂梅,云安高村人,1938年出生,2016年去世,是黄泽平妻子,也是当地著名的山歌手,热爱山歌的她经常和丈夫一起专研山歌。

黄泽平夫妇从事高村山歌演唱活动40多年,在邻近地区有较大影响,经常受邀到云安各地和郁南等地演唱,包括民间欢乐节、结婚、祝寿、新楼落成、新伢满月等活动。

此外,黄泽平夫妇还经常参加县级以上民间文化活动、歌唱比赛等,获得多项奖。1996年,黄泽平获得云安县山歌赛一等奖,云浮设市庆典演唱奖;2003年1月,黄泽平夫妇获得云安县杜鹃山第一届全球通民间山歌赛一等奖;2007年,高村山歌代表人物黄泽平、曾桂梅代表云安参加广东省首届曲艺大赛;2008年农历十二月初七,黄泽平获得民间文艺山歌赛一等奖;2009年正月十三,黄泽平、曾桂梅获得云浮市首届南江流域山歌大赛金奖;2011年8月,曾桂梅获得云浮市第四届南江流域山歌邀请赛银奖;2012年6月,黄泽平夫妇参加云浮市2012年文化遗产暨民间才艺展演活动;2013年1月,黄泽平获得云浮市第五届南江流域山歌大赛传统演唱优秀奖。

(二)高村山歌的传承困境

高村山歌是当地人民生活生产中长期积累的历史产物和文化结晶,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是一份值得珍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与西方文化及当代科技文化的撞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活动已日渐淡化,古老的高村山歌也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日趋式微。

目前,当地虽然仍有专门以唱山歌为生的专业歌手,但随着观念的转变,年轻一代对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山歌已不感兴趣,更不愿师从上一辈。年轻人不愿学唱山歌,年老的也懒得教授。现在,高村山歌濒危,高村山歌手几乎断层,“80后”已无人接班。黄泽平曾带领了10多名小学生学习山歌,参加演出,但是由于年轻一代对高村山歌的兴趣不大,他们对山歌的爱好难媲流行歌曲,只是流于形式,并不热衷,而且高村山歌协会多为中老年人,加上经费得不到保障,难以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活动,现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高村山歌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严重的制约。

五、高村山歌的保护与利用

(一)高村山歌的保护对策

2009年4月,高村山歌被列入云浮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保护计划,让高村山歌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重现光彩。

我认为,高村山歌的保护对策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1.努力为其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为活跃高村山歌,培养更多传承人,使高村山歌的发展和传承得到发扬,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上级单位申报其为省级非遗项目,地方重视并加大经费投入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2.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从根本上切实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近年,我市遵循国家、省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方案。并通过媒体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方针有了更深领会,以确保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3.抓好高村山歌普查工作,落实资料收集、积累、编辑资料匯编。

4.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人心。

5.积极举办山歌大赛,促进区域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健康持续开展。为更好地保护和弘扬高村山歌这门民间艺术,云安县自1996年成立以来,2001-2003年均举办过山歌大赛;2007年派队参加省曲艺大赛;2008年举办过高村山歌擂台赛,并以高村山歌参加市举办的民间艺术展演;2009年至2013年,云浮市举办了五届“南江流域”山歌大赛;现在还正着手对高村山歌的收集整理结集工作。这些活动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来自各个地方的山歌爱好者积极参与,展示才能,这样的区域交流活动,无疑对于推动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极其有益的。

(二)高村山歌的开发利用

高村山歌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凸显了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是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对于保护、开发和利用,则是推动这个区域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1.利用高村山歌素材,创作顺应时代的歌曲。现在的流传歌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曲式结构简练,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因此山歌的创作应迎合时代需求,创作多样,在保留原腔优美的基础上,创作出高村山歌合唱曲等艺术歌曲。让听众都能了解,熟悉高村山歌,传播高村山歌文化。

2.打造以刘三姐与高村山歌为主题的旅游文化。

通过宣传单张、网站、微信等,加大宣传高村山歌文化,以刘三姐传说为基础,打造以高村山歌为品牌的旅游景点。建立一个以山歌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推广刘三姐留下的传说、故事、事迹以及展览传承下来的山歌作品,发展旅游相关产业,以旅游导游会唱高村山歌为职业要求。并创编演一些高村山歌剧、小品、话剧代表作,作为保留节目。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人们接触山歌文化,让人们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和喜欢山歌文化,使山歌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叶广学.人文高村.云浮:《云安文史》(总第11辑),2019.1,160-165

[2]余小华、肖风华.云安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11,655-660

作者简介:

陈炜铃(1989年12月8日),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专业,现任云安区文化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发展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宁夏民俗艺术资源中生态式儿童审美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