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9-09-10阙兴兰
阙兴兰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表达;学生情感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语文教师必须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其文学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总是直接向学生讲述一些理论知识,而并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感悟。与此同时,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试卷中的问题时,也是直接以答案为标准进行讲述。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其阅读理解能力也总是局限在某一阶段中而并未获得提高。所以,学生与阅读的距离逐渐变得越来越远。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行研究。
一、调动学生内心情感
当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常常会被其中的人物或者是故事情节所感动而产生情绪的起伏。与此同时,当我们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时,也会被其中的语言和内容所吸引。情感,是我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架良好的沟通桥梁,也是人与人的心灵之间的连接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自身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只有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事情充满期待和热情,才会想要去深入地了解和感知阅读文本。与此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大青树的小学》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来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图片,并且给学生讲解不同的民族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这些多姿多彩的图片时,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然后,学生可以让学生阅读第一句思考自己上学时的场景和感受,让学生体会自身的情感变化。通过这些有趣的导入和课堂提问,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很快地调动出来,也让整个课堂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二、尊重学生个性表达
当我们在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时,必然会引起情节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感悟。即使是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也会因其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性格和人生体验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倾听学生的不同理解和感悟并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去年的树》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内容,从中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童话”作为导入,来带领学生走入童话的世界。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朗读整篇文章内容,并且思考“这篇文章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学生要把整篇文章的内容用简短的话来描述出来,并且记录在纸上。在学生思考完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讲述了小鸟一直在找树朋友的故事”。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讲述了小鸟和树的深厚的友谊”。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讲述了小鸟为了承诺而不断追寻树的故事”。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并且进行一定的引导。
三、鼓励学生进行评论
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们本身对于阅读具有一定的兴趣,其常常会挑选教材中比较有趣的文章进行阅读。然而,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在上课时就总是会产生做小动作或者说话等不专心听讲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在上课中让学生思考并且回答某些问题,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些新鲜感。另外,学生针对整篇阅读进行评论的过程中,也是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海滨小镇》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习作者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海滨下城的美丽和整洁。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来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另外,教师要让学生针对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达进行鉴赏并且说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学生对于文章的评论,他们能够深入地了解文章写作的方式和阅读的方法。
综上所述,每一篇阅读文章,都是其作者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文章也有着不同的魅力。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对于阅读的渴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带领学生阅读多样的文学作品,体会文学的奥秘,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讀。
参考文献:
[1]胡成军.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81-181.
[2]蔡云霞.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C]//2012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