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2019-09-10毕扎提·哈斯木
毕扎提·哈斯木
摘 要:《论语》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古人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結晶,其道德观念、教育观念、政治观念等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他们正处于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的初步阶段,亟需感受并学习《论语》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因此,《论语》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本文将从《论语》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制定、学习方法的改良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三方面加以探讨,以挖掘《论语》的精髓为小学语文老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用探讨;《论语》
引言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四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可比肩现在耶稣的《圣经》。其中,《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记录了孔子对于教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哲学思想。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指导思想,以培养“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因材施教”为教育方法,并主张“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因此,厘清《论语》的教学智慧,不仅可以很好地继承传统文化,还可以把握住教育精髓,为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践行新课改提供借鉴。
一、《论语》的地位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哲学思想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涉猎,其弟子将他的言行通过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成《论语》一书[1]。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该书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教科书之一,其“以政为德”的政治主张、“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等十分前卫,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论语》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影响着好几代人对于文学的创作。研读《论语》可以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学生们一窥其貌,并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先人的优秀思想。
二、《论语》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中国文化受到全球文化的冲击。守住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界的一道使命。而小学语文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论语》,可以为学生打开传统文化的历史大门,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将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二)有利于提升文学素养
《论语》是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被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它独特的文学价值吸引着无数文学爱好者,被文学创作者所学习、吸收与借鉴。学生在对《论语》的学习中,可以点燃对传统文化的爱火。老师针对《论语》展开的深入回溯与挖掘,可以让学生体会仁、义、礼、智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有利于塑造高尚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人格的初步阶段,可塑性很强。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引入《论语》,可以让学生习得书中的可贵品质。《论语》是一部培养君子的教科书,文中的德育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其中,“见贤思齐”、“厚德载物”、“诚信孝悌”等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可以帮助小学生们塑造坚韧的风骨、扩张广博的胸怀,树立坚贞的道德操守。
三、《论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制定
国家课程改革的每一次更新和调整,都需要回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新课改汲取了孔子在《论语》中的教学智慧,更新了更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2]。
细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与弟子的谈话内容十分多样,既贴近生活如:耕作、服侍父母、饮食起居、交友等,又包括政治如:战争、祭祀、参政等。如孔子在《学而》一篇中提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又如孔子在《子罕》一文中说“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由此可见,孔子的发表的观点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
新课改吸收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此外,越来越多儒家文化的代表文章被编入到小学语文的校本课程,包括《论语》在内,并成为重要的辅助教材。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论语》中包含了不少孔子的教学智慧,它所涉及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观点十分丰富。有关于学习态度的,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这些观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谦虚的学习品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多学、多思、多总结的学习方法。此外,孔子提出的“学以致用”的观点也是十分经典的,他鼓励学生经常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学生们提升小学语文的学习效果大有帮助。
(三)改良老师的教学方法
孔子的教学生涯中,一直秉持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的弟子众多,因弟子们的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在学习同样的知识时,孔子会根据弟子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比如,同样是问“仁”,孔子针对不同的弟子给予不同的回答。当颜回问的时候,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因为颜回资质高,他给的回答直达问题核心,颜回立马得到要领。而子贡问的时候,孔子却答:“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子贡家境富有,做事好高骛远,孔子便教诲他先从自己做起,才能真正达到“仁”。
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指导。在面对全班同学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志趣、性格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案,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论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42.
[2]佚名.小学语文教学中《论语》的应用价值[J].新校园(阅读),2018(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