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0沈姑铁
沈姑铁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或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也就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在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为学生的学习降低难度,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学习,从而学生会将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逐步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本文从生活化教学入手,主要谈论了几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推出,不少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尝到了“甜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确实得以提高,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却没有满足教师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教师在教学时习惯性的应用一种教学方法,且不论该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有没有关系都要强加关系,导致学生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没有新鲜感,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能再有所提升。笔者结合自身对于生活化教学的理解,经过不断的应用和实践,探究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减少学生面对数学的紧张感
由于小学数学中涉及的计算问题较多,且单纯的计算训练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比较有压力,在数学课堂上也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为缓解或减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紧张感,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的讲授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小学生的经验大多来自生活,教师可关注学生的生活,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在“观察物体(三)”一课中,由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就对于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大小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当中,可以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自主的学习。使学生发现新知识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或是在生活中遇到过相关问题,就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将难懂的问题转变为生活化问题
教学中有些问题比较枯燥难懂,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对于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概念更不能理解。教师可以将此类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式,使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也就是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再进行问题中的数学思想进行渗透,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产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并观察一些扇形统计图,进而能够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一次班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活动,通过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合理进行分工,进而对班级学生所喜欢的运动展开调查,并且把调查结果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就扇形统计图中的内容说一说班级学生对于各种运动的喜欢比例。通过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并且以具体的实践活动加以展现,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把学习内容联系实际的本领。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知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不少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相关联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以及科学家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时所付出的努力与心血。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感知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作风。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能够判断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展开一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首先,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俩名学生,让他们进行猜拳。而其他学生则需要猜一猜这俩名学生谁会赢,接着再让这俩名学生多次的进行猜拳活动,同样让学生进行猜测。根据学生对于猜拳活动的输赢的猜测,进而感受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本领和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实现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之,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桥梁,使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意识到数学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浦甲军,李国旺.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93.
[2]范洁洋.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