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读”

2019-09-10陈永全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59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笔者读书

陈永全

“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探讨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并贯穿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活动,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然而阅读,则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有效的阅读手段,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呢?下面,笔者就这一个问题谈谈对阅读教学中的“读”的一些理解。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要让学生觉得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读书态度要从“要我读书”到“我要读书”转变。那如何去诱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具有的:好奇心、好胜心、表演欲、求知欲等心理,引导他们敢于动口,善于动脑,勇于表达,勤于动手。比如说,在教学中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手、口、脑都得到训练。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都是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进行教学的话,许多课文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不想学习。如果这时候,我们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的特点,找到相关的学生愿意讲的有兴趣的话题进行导入的话,那么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

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文的时候,笔者并没有直接进行讲课,而是引导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以前参观过的风景名胜的所见所闻,再引导学生说说我们家乡封开的素有“小桂林”之称的:龙山风景区、斑石景区、千层峰景区。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那个同学去游览过封开的小桂林?”“谁来说说封开的小桂林的美”“封开的小桂林与广西的桂林山水有哪些不同?相比之下谁更美些?”……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和表演欲被诱发起来了,都想说说自己的见闻,交流自己的感悟。课文教学结束后,笔者还会让学生仿照《桂林山水》的写作方法来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封开小桂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动了口又动了手,这样既可以提高了《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的效果,又可以激发了学生对拥有本土优美风景文化的家乡的自豪感。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形象的教学,教学的形式手段还可以更多样化些。如,引导学生入文入境,从中阅读、从中理解、从中感悟有所收获。在教学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阅读教学中,笔者就让学生自编自演——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读中演,在演中进行理解、感悟,在演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让阅读的效果达到最好。

二、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手与脑相结合

对学生经常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方式训练,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所带来的阅读教学效果是相当不错的。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朗读还是满足不了阅读理解的需要,还要学会“勤于思考”“善于质疑”“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最初,笔者常常先是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交流、去讨论,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当学生熟悉了这一个环节后,就让学生自己学会质疑,然后小組之间讨论交流后动手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在让学生进行质疑这一环节时,就有学生问“盲兄妹俩的家那台钢琴如此的破旧,怎样会弹出这么动听的乐曲呢?”同学们也表示怀疑。笔者没有作答,反而设问:“对呀,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经过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这样写,更能反映出盲兄妹俩对音乐的痴迷与体现出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和琴技高超。

三、把“读”延伸到课堂外,以读促写

叶老曾经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又必要的。就连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名言。语文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能脱离生活,而丰富的课外阅读却可以为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生活素材。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如果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这样的时间对于阅读训练是不够的,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习了阅读的方法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把阅读带到课堂之外去。如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写读后感等活动,让学生把阅读溶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笔者并没有急着讲课,而是先举行一次《我为妈妈洗脚丫》的主题班会。笔者先是让学生观看央视公益广告“我为妈妈洗脚丫”进行感悟;再让学生回家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洗脚;最后让学生在班会上把自己在为父母洗脚的时候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说一说、写一写。果不其然,在班会中,大部分学生都含着泪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的作文中的字里行间无一不呈现出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爱。学生的家长也反馈: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这时候,对于课文《慈母情深》的内容教师不用多讲,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把“读”延伸到课堂外,既可以巩固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教学的质量不就提高了吗?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还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最终让学生懂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从而提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笔者读书
老师,别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桂林山歌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性能相差达32%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溯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