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幼儿运动智能评价的实践研究

2019-09-10庄秋萍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的评价途径多样,教师应有目的地根据运动内容、运动现场灵活选择评价方式,基于真实情景,引入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多元评价,了解幼儿运动智能发展的现状,发现每个幼儿的运动潜能和发展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有效运动,帮助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幼儿运动智能评价;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6-0035-04

【作者简介】庄秋萍(1982-),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市同安区朝阳幼儿园副园长,一级教师。

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对幼儿运动智能的评价是最为关键的指标。而运动智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幼儿的运动潜能和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

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及的身体运动智能,主要是指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1]。一直以来,幼儿运动智能的评价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幼儿没有主动参与运动评估。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幼儿一起跑、单脚跳、双脚跳或保持平衡,以“考试成绩”来判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这种做法几乎没有幼儿的主动参与或选择,而且也未考虑到幼儿身体运动的表现力及对动作积极的创新。(2)普通幼师体育素养不高,评价方式单一。普通幼儿园没有体育专业的教师,幼师的体育学科素养不高,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的了解不够,对时间和运动量的把握不足。评价时,大部分教师仅凭对幼儿的表情、出汗情况、运动情绪等的观察来评价幼儿运动智能。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幼儿的能力,也是评价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运动智能的方式之一,但这种评价方式单一,不够精确,难免失准。(3)评价的目的模糊。教师也努力为幼儿运动智能做了评价,但评价后往往只是将结果告知家长,或者装入档案,束之高阁。评价的目的比较模糊。真正行之有效的评价,是要发现每个幼儿的体能潜能和发展特点,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文将着眼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本篇所有器械和游戏设置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通过实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运动智能评价体系,帮助幼师特别是非体育专业的幼师,合理安排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变单一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方式的身体运动智能评价

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教师对幼儿进行的观察评价,主要从体育的学科特点入手,主要是针对运动目标、动作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取样评价。如有对幼儿运动中动作姿势的观察评价,有对幼儿操作运动器械能力的观察评价,有针对幼儿身体素质的检测评价等。

教师选择客观有效、切实可行的指标制成量表,运用准确、简便易行的测量手段,采取科学的测试方法对幼儿的运动智能进行测量。通过测定可以获得和掌握准确可靠的、能够反映出幼儿运动智能的原始数据,使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和数据化。我们根据加德纳教授的理论和自己的教育经验加以调整,通过实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运动智能评价量表。这些评价表是根据实际需要创制出来,充满了教师的理性和智慧。看似简单的表格,内藏难度系数,评价的目的是观察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表现。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理有据地对每个幼儿进行分析,总结幼儿运動成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游戏。

(一)巧用生理测定量表

这是判断运动量最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它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出汗、呼吸等生理指标。该量表真实反映幼儿参与体格锻炼情况,但是,该测试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和仪器,局限性较强。近年来,部分经济宽裕的幼儿园,采用运动手环来监测幼儿运动变化,效果非常好,却因为成本比较高,推广范围还不够广,但相信这在未来将是一个评价新趋势。 具体情况见表1。

从该量表得到的真实反映幼儿情况的数据分析幼儿是否疲劳,是否可以再坚持挑战一下,是否应该休息或终止运动等。用评价的信息来指导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的安排。

(二)动作姿势的观察记录

运动智能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幼儿通过肢体表现的一种智能,通常情况下需要教师借助观察记录来完成。动作姿势标准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的质量,教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基本动作要点对幼儿的动作进行观察评价。采用运动智能观察记录量表,可清楚看到幼儿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特征,也可获得全体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的总体发展水平,并对运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信息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但是,该评价方法观察记录工作量大,适合小组进行。

以对幼儿跳绳动作姿势的评价为例。教师利用《幼儿跳绳动作姿势检核表》,评价幼儿跳绳中的动作姿势。如果是全班绝大部分的幼儿都不能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教师可开展集体的活动,解决群体幼儿的共性问题;如果只是少部分的幼儿没有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就开展小组活动;如果是个别幼儿不能掌握,就采用个别化的活动。评价幼儿的动作姿势,可以在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时进行,主要了解幼儿原有经验,有哪些不规范的动作姿势,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幼儿的动作姿势进行纠正。具体情况见表2(见下页)。

(三)运动目标达成的观察评价

教师针对运动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观察评价。如大班幼儿平衡的重点目标是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教师组织玩梅花桩、踩高跷、过竹梯、跳格子、蒙眼走路等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平衡能力。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与平衡区中的运动,怎样战胜困难,是否能坚持到底等。再如民间游戏“抬花轿”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合作运动的能力,教师就重点观察幼儿运动中是否能和同伴动作协调默契,是否能与同伴友好协商等。具体情况见表3(见下页)。

(四)运动器械使用情况的观察评价

以教师对幼儿操作器械的观察评价为例,教师观察幼儿对器械的操作能力,使用器械的动作姿势和操作器械的运动智慧。在“过竹梯”游戏中,教师通过了解全班幼儿参与活动的次数,就能评价幼儿参与“过竹梯”的兴趣;通过观察幼儿“过竹梯”的情绪状况,就能评价该游戏的趣味性;通过观察幼儿的动作姿势,就能评价幼儿的运动发展水平;通过观察幼儿使用辅助物的情况,就能评价幼儿的运动能力;通过观察幼儿的运动后表现,就能评价运动强度等。这样的评价将成为教师设置运动游戏内容、选择课程实施渠道的依据。幼儿的运动智能评价结果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加以分析、比较和评价之后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五)个别化观察评价

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有的在身体控制方面特别协调,有的在运动动作方面比较差,有的在表现力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对个别幼儿的观察评价,教师要了解个别幼儿的运动兴趣、运动能力、运动中遵守规则的情况、运动中的合作意识等。教师观察的对象因每个幼儿发展需求而定,如青青小朋友在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频繁更换运动项目,教师连续观察数日,统计几天来青青参与了哪些运动项目,哪些项目玩的次数多,哪些项目玩的次数少或不参与,哪些运动项目玩的時间久,哪些运动项目玩的时间短等。然后,再分析青青喜欢参与某些运动项目的原因:是游戏性强吸引他,还是有喜欢的同伴一起玩;是运动具有探索性,能让他发现多种身体活动方式,使他获得探索发现的满足感与成功感,还是运动内容处于他运动的最近发展区,能挑战他的运动能力等。教师从青青喜欢的运动项目中找原因,分析青青的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在后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青青开展运动。个别化的评价,能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幼儿运动的动态,针对运动现场灵活采取措施,支持幼儿有效运动。

二、变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的身体运动智能评价

(一)同伴互评式的学习评价

同伴是幼儿相互学习的共同体,同伴间评价能让幼儿了解同伴行为,学习理性地看待同伴行为,建立客观评价的意识。幼儿同伴间的评价内容丰富,如评价同伴是否遵守规则,评价同伴的运动表现,评价同伴创新探索能力等。教师创造轻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如幼儿在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自主选择材料,有的运用轮胎、竹梯、积木等材料创设运动场景,自发开展运动。运动后,教师组织全体幼儿玩同伴创设的运动场景,玩过后一起评价同伴创设的场景是否适宜,是否有挑战性,一起探索多种玩法和运动线路,交流各自的身体运动方式。幼儿通过说说、玩玩与大家分享运动中有趣的事、开心的事,谈论运动中谁能遵守规则,谁能团结协商一起运动,谁能动脑筋想办法等。评价活动中,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同伴的运动过程、运动中的身体活动方式的看法,分享自己的喜悦与困惑。有来自同伴的肯定,幼儿产生满满的成就感。这样的评价基于幼儿真实的运动感受,更具有实效性。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是一个丰富的资源,既能增加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学习机会,又可发挥同伴之间的互评作用。

(二)家长参与式的学习评价

幼儿园和家庭必须密切合作。教师选取具体的运动项目,发动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家长明确的评价指标,有目的地指导家长开展评价。家长可以运用绘画、照片、动作描述等方法记录幼儿运动智能特点。例如“拍球”活动中,幼儿慢慢地学习、进步,几个学习拍球的阶段,家长都参与了评价。有的家长给幼儿拍了照片,有的家长用文字进行记录,有的家长用图示方式描述幼儿拍球的技能,有的家长还附上幼儿学拍球的精彩视频,多手段地展现幼儿学习的动作发展进程。家长参与式的学习评价不仅体现家庭资源的整合互动,而且扩大评价主体的参与性,减轻教师评价工作的压力,并形成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评价资料[2]。

(三)幼儿自评式的学习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不仅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促进幼儿客观地认识自我,促使幼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让幼儿开展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幼儿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运动中的创造性、运动中的挑战性等。幼儿对自己的运动看得见,很容易判断自己的行为。但幼儿自我感觉“酸了”“累了”“还想再玩” “不想玩”等,存在局限性,并不准确。教师在使用时,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补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参照标准,帮助幼儿自我评价。参照一般有距离、时间、次数、重量等。也可以让幼儿谈谈运动中的情绪状态、成功感以及遵守规则等方面。如在立定跳远运动区“小青蛙跳荷叶”中,教师在地上画了一些荷叶表示距离,幼儿通过跳荷叶,估计自己能跳多远。如搬运材料游戏,起初,幼儿一次运一箱,过一段后能运两箱,通过数量增多评价自己运动能力的进步。幼儿可以在完成一个运动项目后,给自己戴一个手环,表示已完成该项运动指标;大班幼儿可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表示自己完成该评价指标的情况。这种自评式的评价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运动成果,从成果中感受自己的进步,激发运动的成功感与满足感[3]。

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让评价活动成为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与幼儿体育游戏融为一体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有效评价,发现每个幼儿的体能潜能和发展特点,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99.

[2] 江旭琳.多元智能化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评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162.

[3] 赵宇.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指导[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4.

通讯作者:庄秋萍,752346364@qq.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