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分析

2019-09-10黄訚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农村

黄訚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一级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垃圾治理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如何从根本上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至关重要。本文以H县为调研对象,从农村生活垃圾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3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6-058-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6.021

Analysis on Rural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H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HUANG 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e infrastructure at the urban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especially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areas,the liv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 have gradually improved,but waste management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e rural domestic waste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ow to deal with the rural domestic waste fundamentally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reating a new patter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this paper,H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urrent situation,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domestic waste were researched.

Key words Rural area;Domestic waste;Treatment countermeasures

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早在2005年就已经提出,历年来党的工作报告提到的都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但是在第十九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报告中加入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模式已初步形成,分为4级初级模式,由县、乡、村、户共同完成,即农户分类、村庄收集、乡镇转运、县级处理。这一处理模式由政府出资运营,已经对全国范围内90%的村庄进行了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乡镇村落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由各乡镇将垃圾收集转运到县城的运输成本太高,同时,县级垃圾处理设备和工艺有限,大都是采取填埋方式直接处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垃圾,而是简单地将垃圾集中;二是乡镇的环保设施配套不健全,地区之间差异大。普遍使用的是垃圾桶和大型垃圾箱,垃圾车数量有限,不能及时将村庄垃圾收集转运,垃圾露天堆放现象普遍。垃圾经风吹日晒后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垃圾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等成分混合后产生的渗出液进入土壤中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1 H县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H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截至2018年,全县下辖12个镇、4个乡、1个风景区,版图面积1 701 km2,2017年户籍人口99.37万人。全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从北向南倾斜,呈3级阶梯状分布。全县地貌主要由平原和湖泊组成,其中北部大别山余脉地势,中部分布垄岗平原及丘陵,中南部主要是湖泊,南部是沿江及滨湖冲击平原。全年气候温暖,年降水量1 270 mm,年均气温16.8℃。H县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河流共34条,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长江水道59.2 km,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kw。H县境内磷矿探明储量1 300万t;铁矿储量5 800万t,品位45%左右;重晶石储量约50万t;硅石储量约1 000万t;钾长石储量约5 000万t;石膏储量约2.6亿t;滑石粉储量2 000万t;瓷土、石灰石、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

目前 H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垃圾也越来越多。过去农村生活垃圾主要以有机垃圾为主,如蔬菜瓜果等,容易被降解,其他如废砖瓦等建筑垃圾、农药瓶、废旧电池等总量不是很大,没有对农村生活环境和土壤、水资源造成太大危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难降解甚至不可被降解的成分显著增加,在部分偏远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甚至已经包围农村、农田、公路。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很容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更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而传统的垃圾治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1.1 土壤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不经处理随意丢弃堆放,不仅会侵占农田面积,垃圾自身发酵产生的液体还会渗入土壤内部,影响土壤酸碱度,破坏土壤结构,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产生毁灭性伤害,进而影响土壤肥沃度和农作物产量。

1.2 水资源污染

H县由于环保资金的制约,乡镇村落并没有建立区域性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农村生活垃圾在等待乡镇一级垃圾转运车运输之前,大都是以露天堆放的形式散落在村落的各个临时垃圾点。垃圾中的有机物在露天堆放过程中,会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被分解,产生的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还会被雨水冲刷渗入土壤,进入河流,污染水资源。虽然现在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了自来水的全覆盖,但还是有少量村民延续着用井水、河水洗衣做饭的习惯,受污染的水源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空气污染

农村随意丢弃和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在露天环境中很容易受到温湿度和光照影响,腐败变质,降解风化过程中还会持续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传播。同时,还有不少村民采取传统的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但这种做法只是让垃圾实现了空间上的转移,垃圾产生的危害并没有减轻或消失。

绝大多数村庄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随意堆放在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造成污染。虽然在新的环境治理趋势下,形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农村也基本实现了垃圾桶全覆盖,但是大型垃圾箱的数量还比较有限,而且距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域较远,村民日常投放垃圾不方便,生活垃圾经常得不到及时清运。

2 H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笔者走访了H县部分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是停留在过去原始的状态,只有少数村庄采用了相对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总体来看,H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可以概括为2种类型。

第1类是相对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即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在貫彻环保理念和各级环保部门的号召下,有少数村庄率先实行了先进的垃圾治理模式。同时,乡镇一级政府按照村庄大小和人口比例为村庄配备了不同数量的垃圾桶和大型不锈钢垃圾箱,村一级又因地制宜地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卫工人,负责清扫和处理垃圾。定时将村庄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桶或者大型垃圾箱里,等待乡镇垃圾车集中转运到县城,县里使用填满场填埋垃圾。

第2类是相对原始的垃圾处理方式,即就地循环。目前,还有部分村庄的环卫设施配套不全,公共垃圾桶配备数量有限,专职环卫工人不具备相应的环保知识,乡镇一级垃圾车不能及时收集垃圾,导致垃圾长时间积压在村庄内部,最后只有3个去向: 一是随意堆放在空地、荒地、洼地上;二是随意丢弃在水沟、池塘、河流和湖泊;三是露天焚烧。

3 H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环保宣传不到位

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村民对于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对村容村貌和环境影响和危害还是有着一些认知,但是对采取不恰当的垃圾处理方式会对土壤、水资源产生何种隐患存在明显认知不足,同时也不太清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和具体操作方法。

3.2 环保资金投入有限

我国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形成的格局是差序格局,也就是说国家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以城市为中心,向外不断扩散,离城市越远的农村,享受的公共产品越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

虽然近些年我国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格局,国家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的财政经费与城镇相比,相当有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另外在H县,不同村庄经济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村庄年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村级环卫工人都是对贫困户设立的公益性岗位,年收入大概在2 000元左右,远低于城镇或城市保洁员的薪资水平,很难维持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3.3 环保监管缺失

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监督缺失的原因一部分是环保资金投入过少。作为乡镇一级,对村级垃圾治理负有监督责任,但是由于基层乡镇政府资金有限,解决村级环保设施和人员的能力有限,一昧要求村级监督垃圾治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势必造成乡、村两级的矛盾。但是监督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农民和非利益相关者的第三方各自缺位,缺乏明确的监督主体和规范的监督体系。第一,政府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既是监督主体又是带动主体,难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监督;第二,在监督过程中,农民群体缺乏话语权,达不到监督的效果;第三,没有建立非利益相关者的第三方监督,即能够从公正无私的目的出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进行监督。

3.4 基础设施、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居住环境和设备相对集中,但是到乡镇一级,农村居民居住密度明显小于城市居民,但农村生活垃圾种类不比城市少,而且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随意性,治理难度很大。现阶段农村基础环保设施不健全,垃圾处理方法落后,村民在采取传统的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方式过程中,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由于公共产品在城乡供给上的差距格局,国家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导致大多数村民极少甚至无法得到关于垃圾实现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支持。

4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对策

结合H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些成功案例和经验方法,笔者认为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人作为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产生垃圾的根源,如何有效进行垃圾处理关键还在于人,环保部门应当牵头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组织教育机构和大篷车进村入户进行宣传,以通俗的白话、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环保知识。乡镇一级政府可以号召村级举办村组干部会和宣传活动,强调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与村民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要潜移默化地在思想上提高村民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性,还可以印制垃圾治理等环保知识宣传手册、广告单、横幅等,以逐步提高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4.2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一方面把资金用在源头污染防控上。根据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奖惩相辅。制定一些量化指标,年底对各村当年的垃圾治理工作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拨付村级垃圾治理工作专项资金的依据。另一方面,把资金用在末端的污染治理上。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的覆盖力度,安排好专项资金,保障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产生的设施设备费用和处理垃圾产生的费用,同时对困难乡镇、困难村进行减免补贴。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在农村引进市场机制,由政府搭建平台,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承包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治理资金。

4.3 完善制度促进监督

当前我国有一部分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但是在技术指标上还有所欠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联合组建一批环保专业人才队伍,进村入户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当地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可行性高、符合地方特點的治理标准,并将治理成效划分等级,列入政府年终绩效考评体制。此外,还应合理区分上级政府与乡镇一级政府的权力和责任,让村一级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机制,成立工作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切实担负起垃圾治理工作责任。鼓励广大村民自觉参与垃圾治理工作,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并对垃圾治理工作小组和其他村民进行日常监督,构建村一级内部监督框架。

4.4 加强技术支撑

我国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型为平稳增长,将环保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应当更多地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发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同时鼓励高校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其开放就业市场;鼓励个人和团队的科技研发,奖励有重大科研成果的组织和个人,对有代表性的试点项目应当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村庄中推广简单、实用、高效的垃圾处理技术,对垃圾进行回收及二次处理,从而减少末端治理工作量。

参考文献

[1]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姚伟,曲晓光,李洪兴,等.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10-12.

[3] 岳立涛.近十年国内农村垃圾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环境管理,2010 (4):27-31.

[4] 马茜,殷培红,耿润哲.关于农村垃圾治理中政府、村民、市场的多元共治探索——以桐庐县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28-30.

[5] 王淑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分析——基于山东省L县的调研[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6):70-73.

[6] 赵细康,曾云敏,吴大磊.多层次治理中的向下分权与向外分权:基于农村垃圾治理的观察[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18 (5):83-93.

[7] 杨博,麻继臻,郑丰.农村垃圾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4):154.

[8] 张牧辛,刘畅,王珂,等.浅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J].农家参谋,2019(7):29.

责任编辑:李杨

猜你喜欢

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工艺研究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