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江县天牛主要分布种类、危害及防治综述

2019-09-10范海元吴艳吴文香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牛综述防治

范海元 吴艳 吴文香

摘要 天牛属一类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严重危害林木、果树,特别是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引起马尾松等大量枯死。该文对峡江县境内天牛主要分布种类、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为防治天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牛;主要种类;危害情况;防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6-00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6.004

A Summary on Distribution,Damage and Control of Longicorn in Xiajiang County

FAN Hai-yuanet al(Forestry Bureau of Xiajiang County, Xiajiang, Jiangxi331409)

Abstract Longicorn is a kind of borer,which mainly damages the larva,trunk,branches and roots,and seriously damages trees and fruit trees,especially the pine wood nematode transmitted by longicorn,causing a large number of dead Pinus massoniana and so on. In this paper,the main species,harm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of longicorn in Xiajiang County were briefly review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longicorn control.

Key words Longicorn;Distribution;Damage;Control;Summary

天牛屬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往往造成树木衰弱或枯死,是林木、果树的重要害虫[1]。特别是松墨天牛,是我国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2]。当前,天牛已成为我国林业大敌,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可谓“无烟的火灾”。

根据峡江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历年监测防治及相关资料,该县主要分布天牛种类有松墨天牛(Monoehanusa ternatus Hope)、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ster)、光肩星天牛(Anoplo?鄄phora glabripennis Hotsch)、桑天牛 (Apriona germari Hope)、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Hope)、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 桔根接眼天牛(Priotyrannus closter?鄄oides Thomson)等,既危害用材林,亦危害经济林和果树,被害树种主要有松树、杉树、油茶、油桐、柳树、杨树、泡桐、板栗、苦楝、枫杨、柑橘、梨树、桃树、杨梅等。

1 峡江县天牛主要种类及危害

1.1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普遍分布于峡江县松林中,主要危害马尾松,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松墨天牛成虫期在不同地方时间不完全一致,在峡江县凤凰山林场马尾松林进行的诱捕试验表明[3],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有成虫羽化,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期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初期为5月上旬,盛期为6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峡江县境内马尾松枯死松木剧增,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也明显增加。在随后几年的松材线虫病春秋两季普查中发现,峡江县凤凰山林场桥孔仔工地位于赣江边(峡江水利枢纽大坝下游2 km左右)的马尾松林出现大量枯死木,技术人员通过对马尾松枯死木取样镜检多次发现疑似松材线虫后,及时将样品送省市相关部门复检。经省森防检疫部门鉴定确认后,该县组织人员进行了几年的清理除治,但效果不明显,全县多个乡镇暴发松材线虫病。峡江县于2018年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材线虫病已对峡江县松林乃至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

1.2 星天牛

星天牛1年发生1代,11月左右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或主根木质部蛀道内越冬,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柑橘、苦楝、枇杷、杨梅等。其幼虫危害地径3 cm以上杨树主干,初孵幼虫于翌年6月上旬开始在树干皮层内盘旋蛀食,危害部位有酱油状液体渗出,1个月左右蛀入木质部,蛀至木质部2~3 cm深度后,向树体外排泄木屑状粪便。9月下旬后,大部分幼虫转头向下,并逐渐向根部蛀食。整个幼虫期长达10个月(7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蛀道长达50~60 cm,有的虫体在树体表层盘旋蛀食,造成韧皮部坏死,可使树木枯萎死亡。

自1998年以来,峡江县杨梅种植面积达1 000 hm2,星天牛极少危害峡江县本地野生杨梅,主要危害从浙江引种栽培的东魁和荸荠2个杨梅品种,据黄文才等[4]报道,星天牛幼虫主要危害杨梅树干基部或主根,幼虫孵化后在树干距地面3~5 cm处,皮层蛀食危害,严重时在树皮下蛀食环绕成圈,导致整株枯死,有的在皮层沿根向下危害可达16~30 cm,转而爬至距地面较近处再蛀入木质部,蛀入孔有的在地面以下,有的距地5~7 cm。

1.3 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1年发生1代,以1~3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主要危害杨树、柳树、苦楝、桑等植物。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有排泄物排出。据李国宏等人报道[5],该虫危害直径3 cm以上的枝干,3~6 cm枝干受害普遍。6—7月1龄幼虫取食腐烂的韧皮部,并将褐色粪便及蛀屑从产卵孔中排出;2龄幼虫从侧旁取食健康树皮木质部,排出粪便和黄白色木丝;3龄末或4龄幼虫蛀入木质部,从产卵孔中排出白色的木丝状粪屑。光肩星天牛在蛀入木质部后往往仍回到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使树皮陷落,树体生长畸形。一般衰弱株被害重,健康株被害轻;林缘被害重,林内被害轻。

1.4 桑天牛

桑天牛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幼虫期长达2年,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枫杨、油桐、柑橘、枇杷、梨、枣等。桑天牛危害杨树大树枝条和幼树枝干时,有比较醒目的“U”形或馒头形产卵刻槽[6]。在峡江县成虫期为6月初至8月下旬,初孵幼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先向上蛀食约10 cm,随即调头沿枝干木质部的一边向下蛀食,逐渐深入心材,如植株较矮小,可蛀达根部,将主根蛀空。

桑天牛在危害老杨树时,主要蛀食4 cm以下枝条,因此危害部位较高。在新造杨树幼林,有虫株率高达10%,单株上多达4条幼虫;成年行道树有虫株率超过50%,枝干上虫粪累累[7]。

1.5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和蛹室内越冬,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悬铃木、泡桐、女贞、枫杨、桉树、枇杷、板栗等植物。成虫啃食新枝嫩皮,幼虫蛀食韧皮部和木质部,轻则影响林木生长,降低结实量,重则使林木枯萎死亡。

云斑天牛一般危害地径5 cm以上杨树主干。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蛀成“△”状食痕,并排出木丝状粪屑,被害部位树皮突张、纵裂,以后逐渐蛀入木质部,深达髓部,再转向上蛀,虫道略弯曲,有时呈“S”形[8],蛀道内也残留许多粪渣和木屑。

1.6 粗鞘双條杉天牛

粗鞘双条杉天牛1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成虫在树皮裂缝内产卵,幼龄幼虫危害木质部和形成层交接处,产生扁平不规则的虫道。老熟幼虫蛀食常达木质部,使树干内形成空洞,常导致杉木生长量减低,材质变坏乃至整株枯死。

1.7 桃红颈天牛

桃红颈天牛2年发生1代,以不同虫龄的幼虫在枝杆蛀道内越冬,一般低龄幼虫在韧皮部下越冬,高龄幼虫在木质部内越冬。翌年春幼虫开始活动、蛀食,危害严重时,红褐色粪屑可堆满树干基部,主要危害桃、梨、李、杏、樱花等植物。徐荫昌等人[9]于1979—1981年对吉安地区森林病虫进行普查时,在峡江县江背公社(现桐林乡)发现该虫,寄主为苦楝、枫树,危害程度较轻。

1.8桔根接眼天牛

桔根接眼天牛生活史不详,有待调查,亦为徐荫昌等人于1979—1981年对吉安地区森林病虫进行普查时在峡江县新陂林场柑橘树上发现。

2 峡江县天牛综合防治措施

2.1 检疫措施

虽然很多天牛未列为检疫对象,但天牛主动传播距离有限,主要是人为传播,对可能携带危险天牛的调运苗木、种条、幼树、原木、木材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很有必要。检验是否有天牛的产卵痕、侵入孔、羽化孔、虫瘿、虫道和粪屑等,并按检疫操作规程进行处理,特别是松木及其制品要严格检疫,禁止调运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木及其制品。

2.2 营林措施

种植杨树要选择抗病虫南方型系列品种,新造杨树林远离桑树、构树和柳树等虫源地,可防止桑天牛、星天牛和云斑天牛等入侵和危害。用抗性树种或品系,如杨树、苦楝、香椿、泡桐等进行一定距离的隔离,可阻止光肩星天牛的扩散和危害。栽植一定数量的天牛嗜食树种作为诱虫饵木以减轻对主栽树种的危害,并及时清除饵木上的天牛,如栽植桑树引诱桑天牛,栽植蔷薇科树种引诱云斑天牛,并及时清除虫害木、衰弱木、风倒木等。对杨梅树干根颈部定期培上厚土以提高星天牛的产卵部位,便于清除卵粒。

2.3 生物防治措施

保护和招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如啄木鸟、喜鹊、肿腿蜂、壁虎等。引进花绒寄甲生物,使其寄生率达80%以上,是控制松墨天牛的有效天敌。利用白僵菌防治天牛幼虫,在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和桑天牛幼虫生长期,气温在20℃以上时,可使用麦秆蘸取少许菌粉插入虫孔进行防治。

2.4 物理防治措施

对具有假死性的天牛可振落捕杀,也可组织人工捕杀,锤击产卵刻槽或刮除虫疤杀死虫卵和小幼虫。对杨梅树在冬季用生石灰5 kg、硫磺0.5 kg、食盐25 g、水10 kg、敌百虫0.1 kg,调成涂白剂,在树干100 cm范围进行涂白防止星天牛产卵,注意不能漏涂。使用诱捕器诱杀松墨天牛成虫,或用松树作饵树,注入乙烯利刺激松脂分泌,引诱松墨天牛成虫在饵树上产卵,然后剥皮集中烧毁处理。

2.5 化学防治措施

①找到新鲜排粪孔,先挖去粪屑,再将药剂如敌敌畏原药注入蛀道内,随即用湿黏土或湿黄泥将孔口封严;②挖开蛀道口,直接用毒签插入虫孔,再用黄泥封死洞口;③在产卵和幼虫孵化盛期,于产卵刻槽和幼虫危害处涂上菊酯类农药+柴油或煤油10倍液,或有机磷类如氧化乐果农药+柴油或煤油3~5倍液;④天牛成虫孵化始盛期,在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⑤喷液杀除成虫,常见有菊脂类农药1 000~4 000倍液、有机磷农药800~1 000倍液、10%吡虫啉5 000倍液,喷透树干,使药液沿树干流至根部[10]。

3 结语

天牛类害虫生活方式隐蔽,天敌种类较少,对其种群的控制能力差,受自然因素的干扰小,大部分种类主动传播距离有限,因此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所以天牛类害虫的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控制为根本,林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发挥树种的抗性作用,进行区域宏观控制,辅以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局部、微观治理。并且各相关行业、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将天牛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李德成.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 范海元,吴文香,宋美兰,等.松墨天牛在赣中地区(峡江县)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广西植保,2016,29(3):14-15.

[4] 黄文才.邓海斌,陈刚.等.峡江县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综述[J].江西植保,2009,32(3):128-130.

[5] 李国宏,高瑞桐,孔令才,等.光肩星天牛种群扩散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 (5):678-684.

[6] 邵柏君.杨树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J].华东昆虫学报,2007,16(4):271-275.

[7] 宋希娜,郭琴娟,罗洪.峡江县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5,5(12):66-68.

[8] 钱范俊,袁俊杰,杜夕生.云斑天牛产卵刻槽在杨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7(3):82-85.

[9] 徐荫昌,李炳良,钟兴役.吉安地区天牛种类分布危害及其防治调查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2(2):21-28.

[10] 吴国新,刘玉卿.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J].河南林业,1999(4):15.

责任编辑:李杨

猜你喜欢

天牛综述防治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