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素养教育
2019-09-10汪立荣
汪立荣
地理课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门科学,因此,利用地理课堂教学渗透人地关系教育是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髙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仅从以下几点简单说明。
一、环境保护教育是地理课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何来处理解决这对矛盾?处理的好,会向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处理不好就是阻碍社会发展。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教育培养,是塑造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懂得环境方面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养成文明的环保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不能忽视地理课上的环境素养教育。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给人类提供衣、食、住、行,为工、农、交通、文化等各项事业提供土地、阳光、空气、水、森林、矿产等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又将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中,污染自然环境就是毁坏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就需要人类很好的保护环境,爱惜环境,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永续利用。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际中,由于只从局部从眼前利益出发,没有考虑到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而损坏了环境,使我们的生活质量降低。
当今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恶劣性影响,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都会波及到。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是实现21世纪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不可少的一课。
二、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优势,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在地理课上单纯的讲授,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但是现代教学媒体用于课堂,声、情、画、音并茂,最易感染学生,激活学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在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四大区域地理的自然特征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如果凭自己的想象向学生讲解很难以感染学生,甚至劳而无功事倍功半,但是,利用了网络媒体播放区域风光片,就使问题简单化了。北方与南方地区做对比,南北方的自然特征、自然景观、南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尽在眼下,看完区域景观片后,有的学生发表了感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利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既感知了情境又理解了知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起到了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能使单调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人口——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关系
地理课与现实的联系特别密切,课堂上许多问题的学习必须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有用的,生活中的地理”,才更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如在学习中国的资源时,学生都知道,中国人以往都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自傲,但今天的中国,再说这话早已底气不足。以土地资源为例让学生计算一下,中国的人口近14亿,国土960万平方千米,土地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通过计算,我国的人均资源各项数据都远低于世界平均值。确实,中国的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满足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而滥伐森林、滥垦荒地,致使我国成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拿大兴安岭地区来说,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原始天然林区,森林茂密、林涛阵阵的大兴安岭,似乎与泥石流不沾边,然而令人震惊,令人难以相信的是,1998年东北的嫩江抗洪,大兴安岭就真的发生了泥石流,真是令人难以相信,为什么不该发生的发生了?结合实际,从人类自身上寻找原因,就是为了眼前利益盲目采伐林木,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环境的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无情的洪水敲响了警示的钟声,人口——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
学习乡土地理时,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讨论为什么盘锦出产的大米被誉为绿色食品?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盘锦的土壤肥沃,水源干净,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上协调处理的比较好。除大米闻名外,盘锦闻名的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斑海豹、黑嘴鸥等,还有被誉为“红地毯”的“红海滩”闻名世界,成为了盘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近年来由于盘锦人民特别重视环境的保护,才使得丹顶鹤、斑海豹、黑嘴鸥等珍稀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事实说明了人类与资源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四、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做环境的保护者
地理课上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利于形成正直、豁然、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和勇于为集体为他人而献身的精神。
鄉土地理课上,通过让学生,即席演讲两分钟,赞美“家乡--盘锦”,学生争相演讲。有的学生是这样赞美的:“盘锦地处辽河入海口,渤海之滨,在河与海的交汇处,天水相连,海天一色,这里有着亚洲最大的芦苇荡,有着亚洲闻名的“红地毯——红海滩”,“芦苇荡、红海滩”就是盘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因为盘锦地肥水美,而使得丹顶鹤、黑嘴鸥争相栖息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生殖繁衍,而且丹顶鹤一年比一年来得早、来得多,盘锦已是名声在外、我爱我的家乡——盘锦……”。课堂上群情激越,全体学生表示要利用星期日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尽情饱览家乡的自然风光,饱览祖国的美好景色。
课堂上适时的渗透环境素养教育,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识别美的能力。由家乡盘锦的美,想到辽宁的美,想到祖国的美,进而使学生想到保护好自然就是保护好美景,我们有责任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耕地、保护大气、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赖依生存的空间环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思想当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当中,让保护环境,形成一种呼声,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形成一种社会行为,人人行动起来,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
天蓝蓝、海蓝蓝、水清清的盘锦市定会以清新亮丽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的祖国定会清山绿水,清新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