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2019-09-10沈正赋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内容摘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主要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遵循和行动纲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已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这些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及论述之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主要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遵循和行动纲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已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思想的基本內涵和内容框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围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并且呈现出数量上急剧上升的态势和相对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发展趋势。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博大精深,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新闻观,它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党性原则、舆论引导、职责使命、媒体融合、对外传播等领域的专题研究。

一、党性原则论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条主线。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党性原则”这一概念,但他们明确地要求党的机关报必须捍卫科学理论、维护党的形象、宣传党的纲领和策略。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者,列宁首次使用了“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纲领性思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近100年时间里,党性原则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

习近平的党性原则理论主要反映在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党媒姓党、政治家办媒体等三个方面,这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根本原则。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①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新提及党性、人民性,并对各自的内涵作了定义,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次详尽地论述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论述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时,习近平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这就是习近平著名的“党媒姓党”理论。“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这是习近平对毛泽东“政治家办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政治家办媒体”的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2017)认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主要是: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新闻规律观念和正确舆论观念。“党性原则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观念,是总体性、统领性的观念;“人民中心观念”是新闻价值目标观念,居于核心地位;“新闻规律观念”是根基性的观念,是新闻宣传、新闻舆论坚守历史唯物主义或实事求是根本原理的必然要求;“正确舆论观念”是实现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的方法论观念,“正确舆论”就是符合党性原则、符合新闻规律、符合人民利益的舆论。②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2018)认为,习近平的“党性、人民性统一论”,阐明人民性是党性的内涵和基础,强调坚持党管媒体和实行政治家办媒体,提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阐述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和统一的,传承党的新闻工作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③中国人民大学邓绍根(2016)认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因党而生,为党而立,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是“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这一领域的研究阐释了习近平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澄清了历史上纠缠不清、左右摇摆的思想混乱问题。④安徽师范大学沈正赋(2017)认为,习近平在讲话中不仅直接引用了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表述,而且他强调的是“政治家办报意识”,即“政治家办媒体”,其外延和内涵无疑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⑤

二、舆论引导论

从“舆论”到“舆论监督”“舆论导向”再到“舆论引导”,这是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逐步发展的几个标志性阶段及其成果。如果说“舆论导向”强调的是舆论的客观属性,那么“舆论引导”则强调的是舆论的作用和功能属性。“舆论引导”是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之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飞跃。

在论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时,习近平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不仅是党媒,也不仅是新闻报道,各类媒体、各种媒体作品都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和要求。在论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时,习近平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也就是说,“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而是高度统一和协调一致的,在强调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目的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2017)认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党新闻宣传中的重要方针。但媒体在贯彻这一方针的实践中有一些出入。习近平在2016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澄清了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误读,他要求媒体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直面问题和丑恶现象。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关键在于要做到“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以获得正面宣传效果。⑥沈正赋(2018)认为,在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史上,“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在舆论发展进程中处于核心和主导的地位,是贯穿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两大核心理念。新时代,“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既是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继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傲立于世界先进思想之列的两面旗帜。⑦陕西师范大学朱清河等(2019)认为,“正面宣传为主”是中国新闻事业遵循的主要核心理念和基本方针之一,其涵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悠长滋养,缘起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时代助推,是中国几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从事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之际所总结、提炼与升华而成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聞观之一。⑧

三、职责使命论

职责是每个行业都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和遵守的规范,而上升到使命的高度却不是每个行业都能够享有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关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行业,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无疑体现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寄予的厚望和期待。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用48个字明确指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同时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是对“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的进一步阐发,着重增加了“党和人民放心”这一句很有分量的话,强调了媒体的党性与人民性。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即“四向四做”,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其中“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都是第一次提出的概念,不仅提法新,而且内涵丰富,值得关注和研究。

郑州大学董广安等(2017)认为,习近平在“2·19”讲话中明确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政治生态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联系密切。政治生态视阈下解读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内涵,有利于准确把握与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实现党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⑨郑保卫(2016)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48字”新闻舆论工作者职责和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认识,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新发展,诠释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学习践行好这“48字”要求,对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好当前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⑩沈正赋(2017)认为,新闻志向是指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工作当作事业和志向,并为之努力的一种新闻职业精神。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政治家办媒体的意识和品质;充分发挥媒体应有的社会功能,勇于开展舆论监督;激发担当精神,敢于肩负社会责任;善于设置议程,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树立职业自信,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四、媒体融合论

“媒体融合”是媒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的产物。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单一性媒体,只是以文字或声音或图像等单一性的媒介形式进行新闻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科技革命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传统媒体的弊端日趋明显,制约并威胁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只有走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和华丽转型,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选择。媒体融合要求整合多种媒介、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传播,满足受众或用户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升级。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从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流程再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以及“四全媒体”建设,习近平的重要论述已经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就媒体融合发表重要论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这是习近平首次公开谈及关于媒体融合的想法与概念。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一次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元年”。2015 年12 月 25 日,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县级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四全媒体”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和学界与业界的研究视野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唐绪军、黄楚新等(2018)认为,2017年,在国家新战略的引导下,我国新媒体发展面临新要求和新任务。当前,国家通过多重举措严管严控与平台自主整改进行互联网治理,网络发展进一步规范化。中国加速迈入智能互联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开启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新阶段,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新业态频出,媒体融合进入系统性创新时期,内容付费和知识服务掀起新内容变革。以智能互联为标志,中国新媒体发展步入新时代。复旦大学朱春阳(2018)认为,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提出为标志,我国以行政力量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媒介融合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以大传媒集团“中央厨房”模式为主要特征相比,长期处于行业边缘地带的县级媒体,终于有机会进入政策关注的焦点区域,获得政策扶持的发展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要解决“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两个层面的任务,其操作经验主要来自于之前的县、区媒体与社区报实践、第一阶段大媒体的媒介融合探索实践,以及BAT等商业平台的融合发展探索。沈正赋(2019)认为,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和全效媒体的概念,对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来说,这是一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和影响。“四全媒体”的框架下,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机制亟待创新与建构:全方位、全流程关注与报道社会重大事件,实施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再造与优化,构建“全程媒体”;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个性化信息或新闻消费需求,打造“全息媒体”;形塑传受一体化、混合型角色,强化大众参与感、体验感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全员媒体”;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发挥媒体融合的作用和效能,建构“全效媒体”。

五、对外传播论

“对外传播”又称“国际传播”,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域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新闻舆论传播,是国与国之间的舆论传播或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信息“地球村”的出现,国际间新闻或信息的分享、舆论的竞争和话语权的争夺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二是优化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雷跃捷等(2018)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多次发表理论阐释,为具体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了理论建构和方向指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必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将对外传播工作提升到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复旦大学孟建等(2017)认为,对外传播的关键是实现区隔化传播,也就是在“精准传播、分层传播”等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立体的传播战略体系。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可以首先从区隔出发,采用一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这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并不是从批判的视角来分析阶级的分层,而是将分层作为对外传播的前提。制定科学的传播方案是有效提升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对外传播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要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世情的传播战略。面对媒介化社会的真正来临,要在对外传播战略中运用好区隔化传播理念,以获得卓有成效的传播效果,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清华大学史安斌(2018)认为,“新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从“崇数字、讲规模、重覆盖”的“规模导向”转向“提质量、调结构、增深度”的“效果导向”,从而显著提高媒体国际传播的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三个基本思路:一是需要明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开创以“大外宣”为核心的国家战略传播新格局;二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无法脱离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生态,国际传播工作者也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中打通历史和理论逻辑;三是国际传播工作者需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立身根本。

六、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发表了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新闻舆论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相关研究成果逐步涌现,但还有待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研究进路上,主要应以思想的价值域为逻辑起点,认识和阐释其理论意义;以结构的系统性为建构框架,审视和观照其整体功能;以方法的精准性为衡量标准,考察和分析其实践品质;以检视的有效性为行动旨归,佐证和彰显其科学精神。对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已经成为摆在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和理论命题。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页。

②杨保军:《论“新闻观”》,《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

③郑保卫:《习近平“党性、人民性统一论”的理论内涵及价值》,《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④邓绍根:《“党媒姓党”的理论根基、历史渊源和现实逻辑》,《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8期。

⑤沈正赋:《“政治家办报”思想的理论渊源、嬗变历程与时代内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⑥陈力丹:《“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学习习近平同志“2·19”讲话》,《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期。

⑦沈正赋:《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核心理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1期。

⑧朱清河、赵彩雯:《“正面宣传为主”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价值意蕴》,《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年第4期。

⑨董广安、陈雨:《政治生态视阈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当代传播》2017年第5期。

⑩鄭保卫:《牢记职责和使命,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要求”》,《中国记者》2016年第3期。

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新闻志向的建构与坚守》,《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

唐绪军、黄楚新、王丹:《步入智能互联新时代:中国新媒体发展趋势》,《中国记者》2018年第8期。

朱春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坐标、发展机遇与路径创新》,《新闻界》2018年第9期。

沈正赋:《“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页。

雷跃捷、李汇群:《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对外传播》2018年第7期。

孟建、史春晖:《中国对外传播迷思与拐点——试论中国对外传播的区隔化传播》,《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7年第1期。

史安斌:《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新作为》,《国际传播》2018年第1期。

沈正赋:《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进路初探》,《当代传播》2018年第5期。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约编辑:纪海虹;责任编辑:李林】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