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功能探究
2019-09-10李科
李科
摘 要:語文作为初中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其一直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其所重视的只是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格教育,这也是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工作所发生的重大转变之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格教育。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进行探讨,首先分析其所具有教育功能,之后再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格教育;功能;方法
前言:相对于基础知识教育来说,人格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其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当一个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那么其在做任何事时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社会中更值得他人的尊重。为了使人们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深入的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其所具有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帮助学生适应当下时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而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则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先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当下初中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2)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展。我们的生活因为信息技术而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具有较大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很多不良思想观念涌入到国内,在面对此种情况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则能够规避负面思想观念,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有利于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3)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语文这一科目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所形成的人文学科,其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强的工具性,也是学生用以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所以语文教学工作不仅仅是教授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开展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实现语文人格教育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方法
(一)重点突出人文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制时对于文章的选择都是非常谨慎的,其中很多例子都是能够为学生起到示范或是警示的作用,用这些文章和例子开展人格教育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材中的内容加以有效利用,并做好引导工作,当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受到熏陶,并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思想理念[1]。例如,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很多仁人志士所尊崇的人格典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例子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能提高自身个人素质与道德修养,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重视情感的渗透
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思想性,要想在教学时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调动起来,并感染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更是让学生、教师以及文章三者之间在情感上实现统一,并产生共鸣[2]。对于教师在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上都有深刻理解的教师,其不论是在开展任何方面的教学工作时,都会充满了人文精神,在该课堂上教师也能够从内心通过自身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良好的培养学生自身人格的重要目的。例如,当对《生于忧患》进行讲解时,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带有情感朗读该文章,并让学生了解舜等人虽然自身贫贱,但是经过艰苦磨练终究创造了伟大事业,只有知道成才之前的艰辛,那么才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核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借助作文育情
在我国长达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以及高质量作品都有很多,但是能够流传至今的作品都是被人们所称赞且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所创作的高质量文章,由此能够看出来要想让学生拥有较高的写作水平,需要先做好人格培养工作[3]。因此,教师对作文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生能够明白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需要先有好的人格。例如文天祥,其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铭记,文章能够流传至今,成为很多仁人志士歌颂的典范,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天祥本身的爱国情怀,而且还将该情怀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留下千古名篇《过零丁洋》。作文用以表达我们自身思想感情的媒介,也是作者在领悟生活所得出的结果,所以在写作文时要勇于说真话,并将自身最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促使学生所有作文的写作都是真人、真事、真情,同时也是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对自身人格不断培养的过程。
总结:初中语文属于工具性学科,通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对这个世界有更加正确且积极的认识,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要重视人格教育工作,通过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而身为语文教师则要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自身对学生自身人格的教育,如此才能够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定方. 让人格教育灿然生辉——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人格培养的策略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6):3-3.
[2]袁春伟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健全人格教育[J]. 教育(周刊), 2018.
[3]郭明俊. 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6X):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