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扎特K309《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

2019-09-10李一鸣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6期
关键词:曲式分析莫扎特

【摘 要】莫扎特的奏鸣曲K309是莫扎特所作奏鸣曲中影响力很大的一首奏鸣曲,其乐思丰富,走句巧妙,主题音乐在整个奏鸣曲中体现出很强的清晰性和流动性。在这首奏鸣曲中,莫扎特在和声材料、和声进行、和声织体、调性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建设性的探索,体现了作曲家的创新意识和革新精神。在音乐风格方面,因为是在曼海姆所创,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曼海姆音乐元素,形成强烈的曼海姆音乐风格:渐强渐弱的大量运用,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和声交替频繁。本文从奏鸣曲K309的创作背景、和声材料、和声织体三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以此来加强对此作品的探讨。

【关键词】莫扎特;曲式分析;和弦材料;和声织体;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

奏鸣曲K309主题音乐的构架体现出了清晰性和流动性,它代表了莫扎特创作作品中早期音乐风格的特点,即优美,明朗,欢快和流畅。1762年莫扎特先后在曼海姆和慕尼黑進行教学和演出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奏鸣曲K309是莫扎特写于德国的曼海姆,是为曼海姆音乐家坎拉比希的女儿罗莎而写的,它跟其它的五首一起被称作是《巴黎奏鸣曲》,这首作品标志着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完全成熟,进而使莫扎特的音乐创作进入他的后期阶段。

调内和弦分为I、IV、V正三和弦和II、III、VI、VII副三和弦。正三和弦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相当于作品的骨架,所以在作曲中会大量引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具有不稳定性,为使作品发展下去,就需要在正三和弦中插入副三和弦,以使作品丰富多彩。

1.呈示部主部

主部(1-21小节)为三个乐句构成的收拢乐段。呈示部的主题是1-7小节,主题的和声材料主要为正三和弦的I级和弦和V级和弦,围绕I-V-I正格语汇进行。

第一乐句(1-7小节)在主调C大调上开始陈述,主题乐句的前两小节中出现了动机1——分解主和弦的音调(1-2小节),表现出了刚劲有力的音乐性格。旋律采用跳音的四分音符与连续的八分音符的律动来陈述,表达主题的活泼欢乐,第二乐句(8-14小节)为第一乐句的重复,音乐的和声材料与第一乐句相同,也是围绕主调的I级和弦和V级和弦编织。

第三乐句是以第一乐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最后三小节是对前三小节的变化重复,和声的材料与前两乐句不同,又正格进行变为了变格进行,也就是由I-V-I改变为I-IV-I。在整个呈示部结束时运用了IV-I的变格终止,收拢于主调的主和弦。

2.连接部

连接部(第21-32小节)音乐转换了新的情绪和感觉,采用副部材料陈述,调性转到C大调的属方向调G大调(副部调性),并在材料中预示副部主题因素,为副部主题作铺垫、暗示,并且连接部停留在副部调性的属和弦,形成开放终止,以使副部主题顺利进入。在连接部的前六小节(21-26小节)中,形成三次变化模进,分别在I和弦,V和弦,V7/V和弦上。

在之后的进行中,音乐织体变化重复运用了主部的形式,旋律连续十六分音符的下行。一直围绕V - V7/V - V - V7/V进行,使连接部与副本更加紧密结合。

3.副部主题

副部主题(33-53小节)的调性为主部主题调性的属调性G大调。由两小节的缓冲缓缓进入主题,与主部主题的进入形式形成鲜明对比。主题在I-V-I的基础和声材料上展开,旋律八分音符跳音灵动、机灵的出现,也与主部主题的庄严形成对比,两者既有对比又有内在联系。

副部主题的后半部分对和声材料进行丰富,不再单纯的运用正格语汇进行,而是使用了I6—IV—I46—V7—I6的复式正格模式,加强了副部主题的色彩进行。

4.结束部

结束部(54-58小节)在G大调的主和弦上进行,贯穿整个结束部。两个乐句在各自材料的多次的模进下,进一步加固副部主题的调性,最终完满终止在主和弦上。

5.展开部

展开部(59-93小节)调性由明亮的C大调转为忧郁的g小调,主题是在主部主题基础上进行移位模进。在前8小节中,和声进行主要为I和V和弦的交替进行。在第67小节,标志性的主题在g小调的V级和弦上再次做移位模进。

86-93小节为属准备,目的是为了使展开部向再现部过度时调性的衔接。在这几小节中呈现了呈示部主部主题的音乐织体,调性逐渐过渡到C大调,预示主部主题的再现。

6.再现部主部

再现部主部(94-115小节)完全再现了呈示部主部主题,调性回到了C大调,和声材料也是由I和V级和弦交替进行。第二乐句比呈示部主部的第二乐句多了两小节,和声完全终止在主调的T和弦。第三乐句b7完全再现呈示部主部的第三乐句,最后完满终止于C大调的T和弦上。

7.连接部

连接部(116-126小节)叠入开始,音乐结构与材料变化重复了 呈示部连接部的21-32小节,调性与G大调向主调过渡,最后停在了C大调的属和弦上,形成开放性结构,以引领副部主题材料的进入。

8.副部

再现部副部(127-148小节)主题和和声材料与呈示部副部材料完全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调性,呈示部副部的调性为主调的属调性G大调,而再现部副部的调性跟随了再现部主部的调性,依旧为C大调,这充分体现了此作品的奏鸣曲式的性质,这点又叫做“调性服从”。主题在I-V-I的基础和声材料上展开,整体旋律较呈示部向下移动了纯五度,后四小节又移到了高声部陈述,和声完满终止在C大调的T和弦上。

9.结束部与尾声

结束部(149-151小节)为呈示部结束部的完全再现,但由于调性服从,调性转为主调C大调,和声材料为I-IV-I反复的变格模式。

尾声(152-155小节)把原始的主题挪移过来加以变奏,并在其后按I-V-I正格进行加固主部主题的主导意义,最终完满的终止于主调的主和弦上,从而结束第一乐章的全曲。

结 语

莫扎特第七奏鸣曲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作品,音乐风格纯净雅致,表达了莫扎特当时丰富,戏剧性的个性化情感。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莫扎特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不向困难低头的坚韧品格,还有刚劲有力的音乐性格。莫扎特对于重复后的处理不是墨守陈规,而是精心揣摩并加入各种复杂多变的装饰音,节奏对位等,以此来显出音乐乐段之间的对比和整个音乐内容的分量感。莫扎特的气质在这首奏鸣曲中得到了升华,作品在节奏、速度和主题的处理上运用了一些新颖的手法,使技术性与音乐性真正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常吾尚:浅谈歌曲伴奏中重属副属和弦的运用[J].艺苑音乐版,1995(1)。

[2] 郑兴三:莫扎特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李一鸣(1996-),女,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猜你喜欢

曲式分析莫扎特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前奏曲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四月——松雪草》曲式分析
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曲式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
钢琴曲《六月——船歌》浅析
莫扎特修鞋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