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学习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型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0李明阳
◆摘 要:“牵手学习法”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延伸。本文结合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案例,从有效设问,自然过渡;左右互助,提高能力;巧用白板,深度融合等三个方面提出牵手学习法的应用策略,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牵手学习法”;英语;阅读课型
一、引言
“牵手学习法”以实现“和谐互助,牵手共赢”为目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为: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划分为“左手”“右手”的帮扶对子,互帮互助,共同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牵手学习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英语学科教学,更符合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为此,如何有效地将它应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型中,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二、有效设问,自然过渡
在英语阅读课型导入环节中,牵手学习必须围绕合理的设问,通过“左“右手””互助帮扶,自然进行过渡。以外研社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Module5 Unit2阅读课型第一课时为例,介绍本节课教学设计,尤其是牵手学习在其中的运用。本课话题为“卡通”,目标为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文本信息、获取并鉴别细节信息,重点为学会并能熟练运用修饰人物的形容词,环节设计围绕目标及重点进行。再导入环节,教师以提问形式进行Unit1的回顾:提问“左手”相对简单的问题:“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module?”“How many cartoons are there in the passage of Unit1?”“What are they?”“左手”回答之后,“右手”进行评价、补充或纠正;问题相对简单且有相应加分,学生注意力集中迅速、参与度高;之后提问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进行右右PK:“What is Superman like?”“Who is smarter, Tom or Jerry?”“What lessons do Tom and Daming learn?”,根据作答情况进行相应赋分。题目设置考察包括“be like”提问时,用修饰人物性格的形容词作答、选择疑问句等易错点,提升“右手”能力,且经由Unit1与Unit2共通话题,自然过渡到Unit2标题的介绍、朗读与翻译。
三、左右互助,提高能力
在进入文本阅读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环节,此处进行第二次牵手学习。教师给出四个选项,提问“右手”进行选项朗读、“左手”进行翻译;然后左“右手”合作,速读课文之后选择最佳选项的同时,由“左手”找出每个段落中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句,“右手”进行评价或补充。本环节培养学生对于文本信息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对于细节信息的提取能力。学生注意力集中、合作环节积极参与讨论,对于任务表现出了高度热情,经合作与补充之后,成功提炼出全部信息点,完成情况良好。通过此环节,全体同学对于文本有整体把握、对于部分细节信息有初步理解。
围绕形容词的教学重点,设置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笔记填空的任务,空格部分为形容词及涉及到名词单复数变化、动词单三变化等易错点等内容,可以进行如下操作:两名“右手”黑板上完成,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教师核对答案之后,“右手”批改“左手”的作答、为“左手”讲解,之后教师随机点名“左手”进行答案讲解。本环节左“右手”均能热情参与,“右手”热情相助、“左手”虚心学习。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就说明要“点名“左手”回答,“左手”答对左“右手”双倍加分”这样对于学生们来说很具有诱惑力的要求,学生们保持紧张与兴奋的状态,效率很高。使“左手”对于本节课重点有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理解,“右手”在夯实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锻炼了信息输出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巧用白板,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与巧用妙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须与趋势。在阅读课型中,可以利用白板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展示、拖拽选项进行知识匹配等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配乐跟读配乐朗诵,且利用手机与电脑的联动,进行学生作文作品的展示。较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阅读环节中,所有题目白板呈现后均采取“右读左译”的方式,锻炼“左手”的语言能力;题目作答采用“左答右评”的方式,鼓励“左手”积极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做课堂的主人;配乐朗诵环节,在学生自主练习之后,进行“右右展示”,两位“右手”朗读富有感情,在提升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时,为班级全体做出良好表率;在复述文章的输出环节,进行“左左PK”,虽然“左手”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及时纠正及时帮助,“左手”们都顺利完成了复述任务,与“右手”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也进一步加深。牵手学习的运用有效助力课堂效率的提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重点知识的学习夯实。
四、结束语
以外,牵手学习还可以应用于“合作翻译”“概括段意”“选词填空”等多个环节。牵手学习的运用有效助力课堂效率的提升、閱读能力的培养与重点知识的学习夯实。如何将牵手运用得更有效、更有趣、更高效、更灵活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李明阳(1994—),女,大连市大连湾中学英语学科教师,职称: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