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9-10张毅

理论与创新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题及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毅

【摘要】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性,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初中阅读教学对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受限于教育模式的落后以及教学目标的偏差,我国初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体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失去阅读对初中生的教育作用,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1教学模式落后

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这种教学模式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单一的灌输很难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看似在分析文章、理解文章,实际上只是在机械的迎合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思维养成都有所不同,因而其对同一文章的理解也会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对文章的理解形成硬性的规定,甚至为了考试提出一套僵化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格式,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陷入到了固定的思维中,从而失去了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而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过于注重语文阅读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

1.2阅读内容过于单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文章内容至关重要。当前,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成绩,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大部分阅读内容来自于课本之内,甚至只是选取课本中各种考试中易出现的文章类型,极大的缩小了阅读的范围,制约了阅读的内容。

1.3教学缺少创造性

教学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是教师创造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成果,教学的创造性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缺少了创造性,许多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以及教学大纲根据固定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搬硬套,制约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2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上文的分析是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充分发挥文章、书籍等重要的教育作用至关重要。

2.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针对这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阅读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置身于文章中,置身于文章的人物、环境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兴趣。以初中课文《茶馆》为例,《茶馆》是老舍话剧创作的代表作,其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救中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与罪恶以及中国人的或迷茫或反抗或随波逐流,《茶馆》中塑造了多个经典形象,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打手二德子、封建统治阶级代表庞太监、不满腐败的常四爷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还原《茶馆》中的情境,让学生亲身扮演其中的角色,深入的了解角色性格以及时代背景,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急深入的了解《茶馆》一问中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添了课堂活力。

2.2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

初中学生阅读量不大、阅读内容单一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扩大学生的月入范围,通过提升阅读量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教师应当积极拓展阅读范围,加强课外阅读、延伸阅读,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学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教师可以选取普希金其他的一些时来进行延伸阅读,让学生对普希金文学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如《致大海》、《遲开的花朵更可爱》等等。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选取一些课外读物来拓展阅读范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课本上的文章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打破课堂阅读的局限,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一些反映现实社会的著名期刊,能够让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中体会阅读中学到的道理,如符合初中生年龄阶段的《青年文摘》、《意林》等。

2.3创新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目标

文学是一门艺术,文学是多样的、灵活的、深度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能够帮助人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性格,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忽略了阅读本身的意义,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目的性过于明确是主要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型设计来突破学生的阅读障碍。例如,对于一些内容精美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文学欣赏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强、文章结构调理清晰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思维训练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含义深层、内涵深化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选择文学赏析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用心灵感悟作品,发现文章道理和精神层面意义。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来深化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文、训练思维、理解文章精神的能力,从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问题及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分析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