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的培养与现代德育

2019-09-10高锐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

高锐波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在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中对小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生看来,班主任对自己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班主任既能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影响,又能在下课后甚至学生回家后持续对学生造成影响。所以,班主任就需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当中严格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以传统教学和管理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工作方法创新,才能不负班主任之名,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1前言

班级德育管理呈现新局面,学生思想更加活跃,经常出现行动不齐,纪律涣散的现象,班主任安排的工作很难展开,德育管理难度加大。如果班主任能够建立有效激励对策,从学生心灵上进行激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激励对策制度化、常态化、高效性和先进性,势必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改变班级面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小学德育所存在的问题

2.1德育教育工作途径过于单一

就目前看来,在我国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往往采取的是疏导法与评价法的方式来进行,部分学校也会采取示范法,而该类方式都是比较倾向于理论性教育,实践教育相对不足。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归根究底在于大多数小学都没有能够全面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概念,没有能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时间活动予以重视,部分学校就算组织了相应活动,不过活动还是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无法将德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作用与价值有效发挥。

2.2德育评价全面性不足

德育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体系的合理性。当前相较于城市德育教育而言,德育评价还是不够合理,不少小学的德育评价还停留在学生是否乖巧与听话之上,且简单的在“思想品德”一栏中填写一个分数,或者在总评上给一个高度概括的评价,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该种评价方式无疑全面性不足,缺乏可信性、层次性以及可比性,没有能够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及经常性评价,忽视了评价学生的社会行为、家庭行为以及自我评价,没有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政治以及思想等内容,使得学生德育目标受阻。

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3.1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小学班主任应及时更新与创新德育教育的理念,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果断摒弃传统德育理念中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手段,充分结合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知识来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在观察与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之后,再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提升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来帮忙照顾,导致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再加上孩子们受到其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和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因此,小学班主任就要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传统的教育理念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与距离感。但全新的德育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心每一位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赋予学生倾听与表达的权利。比如,有一些学生经常犯错,一般都是与其家庭教育有关。学生家长由于忙于工作等原因,可能会缺少对学生的关心与教育。这时,班主任就要提醒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关爱孩子,增强与孩子的交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班级QQ群的基础之上,再增加家校通以及班级和家长的微信群等,以便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3.2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尊重

学生,理解学生,这是和学生有效地交流沟通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今后的身心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他们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自尊心很强,倘若进行了不适当的教育就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班主任应当多多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认真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千万不要无视学生的自尊,甚至对学生进行讽刺和精神歧视,否则会造成学生没有信心,从而造成更多的德育工作问题。班主任要用爱心营造一个温暖犹如大家庭的班级气氛,让学生可以身心愉悦、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缺少交流的班级会失去活力和生机,适当地在班级教室里摆放一些盆栽花或者其他植物也对烘托气氛有着很好的帮助,能让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暗示下找到家的感觉,使学生的学习精神和情绪都能高效发挥。这时再进行德育渗透,就会事半功倍。

3.3多元化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众所周知,小孩子们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如果小学班主任只是简单地通过说教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甚至还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既达不到理想的德育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就要想方设法改进德育教学的模式与途径,避免单一化的形式,积极地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的特点,播放一些德育的视频,开展读书读报会,举办德育教育的专题演讲与讨论会等。还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利用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德育知识,不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另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网页,让学生将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内容分享在班级的网页上。整个过程都要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班主任只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即可。班主任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个班主任信箱,学生可以采用私信的方式来和班主任沟通与交流。在这里,学生可以向班主任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4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主阵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要融入一些新的生机,传统的“刻板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对象了。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教学的目标,班主任应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各大传统节日,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一二·九、三一五、五四、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十一国庆节等等,班主任应该抓住这些重大节日,在班級内向学生传递德育知识,教育学生要诚信、守孝道,要懂得感恩父母,敬老爱老,爱国等。为此,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合唱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征文比赛等等。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站、队日活动及升旗仪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4结束语

总的来说,班主任工作要有艺术的处理方式,需要老师不断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方法探索、内容设计、展现形式创新等工作,才能真正做好教育。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用心做好教育事业,培养优秀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黎素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强化途径之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11(6):77.

[2] 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2(4):31-3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