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2019-09-10刘坤
刘坤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的拓展,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东方的各个国家,东方国家的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从古代就有,但引发反思是在近代以后。于是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近代中国遂成为中西文化之争的战场。文化间的冲突,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里,绝不仅限于纯文化的性质,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政治背景。近代中西文化的矛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蓬勃向上的外部世界的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再现。中西文化之争因此是伴随着中国的民族振兴之途而同步发展的。
由于各时代具备的条件和人们思维发展程度的不同,大致说来,近代中西文化之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调和期,批判期和融合期。
鸦片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失败,这是中西文化的互相调和期。太平天国运动是西方的基督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这说明在传统文化即将崩溃的中国,西学蕴含的巨大的变革力量正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中西文化结合的第一次尝试,但毫无疑问,这个不成熟的农民阶级造就的不成熟的体系必然会走向失败。下层阶级运动的失败,必然导致上层阶级的反思,于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派极力主张“中体西用”以达到自强求富,然而,由于洋务派和守旧派对西学的不完整的认识,加上新兴的不完整的西学与传统的中体的结合,必然导致矛盾,这不仅无法缓和中西文化的矛盾,还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不平衡。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就意味着中西文化的结合尝试在实践上宣告了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维新变法接着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以中学为形式,以西学为内容的“托古改制”似乎是找到了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深度和广度都从原有的器物层面提高到制度层面,对中学,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认识和反省也比前人深刻。但是由于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也最终宣告失败。但在这个时代,由于前面学习西方的成果在不断地被积累,学习西方文化、科技也好,政治思想也罢,涌现了一批像严复一样比之前的洋务派、维新派对西方文化了解更深刻的人,他们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对中西之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宣传介绍了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民权、自由、平等学说以及进化论等,从而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虽然不能说他们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但至少他们为后来者开辟了先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至二十世纪初的革命派登上历史的舞台,他们又从西方文化中搬来了民主共和的思想,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光辉,另一方面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妥协,这种人为地调和中西文化,并没有从根本上缓和中西文化的矛盾,结果为袁世凯的复辟大开了方便之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服输不屈服的中国人一代又一代的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调和,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一场又一场运动和革命的失败,中西文化的冲突却在一步一步地加深。最终将其推向了反面——中西文化的互相批判。
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三十年代前叶,这是中西文化的互相批判期。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胡适和李大钊接过康有为、严复的启蒙旗帜,发起了一场旨在以科学民主替代纲常名教的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批判纲常名教;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孔子的思想不适应现代社会、不能定位国教;用民权平等思想说明礼教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与民权、平等、自由的现代精神是背道而驰。新文化运动在政治、思想、文化上打击了封建主义,破除了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启发了中国人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悟。这期间,也发生了中西文化大论战。论战一方是以主编《新青年》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另一方则是以主编《东方杂志》的杜亚泉为代表。陈独秀等人主张中国要“改弦更张”学习西方文化,反对中国的旧思想,杜亚泉则主张不要首西方物质文明的眩惑,要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他们的论战大致集中于对中西文明优劣的比较方面,论战双方直面传统和西化的问题,对中西文化进行直接的多角度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升出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西文化比较大兴。一面“打倒孔家店”,一面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开启了西学批判中学的序幕。二十年代的胡适与梁启超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更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较量。科学对应的是西方文化,玄学对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科学与玄学的争论和以前争论一样,也没能最终解决中西、古今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时期,中国人向外探求思想的渴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的西学阵营发生了分化。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成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于是,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家鼎立。由于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精神,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属性,又忽视了文化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最终形成了融合东西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成为后来毛泽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概念的胚胎。这样的中西文化激烈搏斗的年代,西学批判了中学,中学也批判了西学,彼此互相揭露对方的不足和弱点,这种互相攻守的文化之争,一方面有助于互相的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学习批判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自己的东西。按照发展的规律,这种趋势应当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由于现实政治强有力的制约作用,人们不得不提前放下了批判的帷幕。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到新中国成立,这是中西文化互相融合期。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来袭,民族生存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又纷纷开始转向寻找融合中西的新文化体系。一九五三年开展的中国文化问题大论战,既是中西文化互相批判的尾声,也是要求二者融合的序曲。这场论战的导火线《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宣称要不守旧,不盲从,从事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他们所代表的中产阶级,与欧美科学技术文化有着性命攸关的联系,又充满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幻想着创造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文明。但这些无非都是空话,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科学理论,最终这些所谓的“中国本位”提法,客观上却成为国民党搞文化复古的助力。事实上,在中西文化互相批判的时候,中国已有另外一批人对“中体西用”“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等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们已经在实践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早在一九四零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提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提出了新文化应该有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形式。随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新中国的成立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不仅是西学中国化的产物,更是中学和西学完美融合的体现。此时,他们也终于在中西文化之争中找到了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到此,中西文化之争在近代中国告一段落。
虽然看起来已经结束,但从更长的历史长河来看,中西两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中国文化也将会对西学产生影响。而西学中的某些部分也必然会继续拍击中国文化的浪潮。且不論最终谁会赢得这场文化的波涛大战,在冲击的同时融合是必然少不了的。而这些,也将引起我们更为深刻的反思。文化没有优劣,只有需要与不需要,合适与不合适。处于现今文化激荡的今天,要想让中国文化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与其他的文化达到内在的平衡,并非朝夕之业,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桧林著.《用世界史的视野观察中国人的中西文化之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许纪霖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之争历史评述》.华东师大政教系.
[3]耿云志著.《胡适与梁启超的中西文化之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