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文化视域下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路径研究

2019-09-10李睿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理效能组织文化企业管理

摘要:组织文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效能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营造良好内部发展环境的精神支撑。新时期下,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组织文化约束人、教育人、管理人、激励人的效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本文分析了组织文化对企业管理效能的作用,研究论述了组织文化领域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组织文化;企业管理;管理效能

一、组织文化对企业管理效能的作用

组织文化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目标、价值信念、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组织文化能够赋予企业管理文化底蕴,激发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员工对企业管理的认同感

组织文化重视对员工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积极引导,强调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协调统一,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管理者的安排,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各项管理策略的认同感,使员工支持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从而为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二)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员工工作绩效是企业管理效能最重要的体现,在组织文化氛围下,企业管理者更加尊重员工,能够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个人晋升空间,从而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助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促使企业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

现代企业要建立起科学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在组织文化领域下,企业可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用人本化、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强制性管理对员工的禁锢,不仅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济建设,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稳定企业内部员工队伍结构,消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人才流失风险。

二、组织文化视域下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组织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企业在追求管理效能最大化的过程中,要从四个文化建设层面人手,通过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管理的内动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一)加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归属于表层文化的范畴,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其载体,可对物质文化进行如下定义:由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企业中存在的物质设施组合而成的器物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利用自身的视觉语意信息来左右人的行为,间接影响人的情感,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员工的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全都包含在物质文化当中。鉴于企业物质文化对员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企业应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此来带动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企业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1.物质文化包装。企业可对办公室、车间等空间场域进行文化包装,增强这些空间的物质文化气息,不断地激励所有员工,激发出他们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企业可在员工的制服上做文章,以此为载体展示企业物质文化,提升管理效能。此外,企业可将物质文化融入产品当中,向消费者展示企业的经营和服务理念,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度,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于企业员工而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作氛围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但可以促使企业文化品位的提升,而且还能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当中。因此,企业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应当为员工营造出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精心的室内布局和带有企业物质文化的背景设计,增强工作环境的文化内涵。同时,企业应对员工食堂、宿舍等环境进行改善,让员工在就餐和就寝时,能够从中获得归属感。

(二)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文化是全体员工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以企业精神作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文化成果。精神文化是企业整个文化体系的支柱,通过对它的建设不仅能够使企业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密切,而且还能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引领,激发出他们为企业奉献的精神。从组织文化的视角上看,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能够为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鉴于此,企业应当不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加大精神文化宣传力度。企业应当做好对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借此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精神文化内涵的理解,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思想动员。一是企业要将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达给员工:二是发动员工参与企业精神文化的制定,积极鼓励他们为精神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对于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企业应当进行充分采纳,由此可使精神文化的群众基础得以增强。

2.提炼设计精神文化。企业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据此对精神文化进行设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蕴藏的各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故此,为进一步增强精神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企业可对优秀傳统文化精髓进行汲取,将之有机地融入精神文化建设当中,并与现代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构建全新的企业精神文化,促进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

3.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企业在建设精神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行业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企业的发展状况,建设能够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特色的精神文化,以此来对员工进行正面引导。

(三)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满足精神文化的要求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提。可对企业制度文化做如下定义: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领导体制。这里的意识形态具体是指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在企业制度文化中,组织机构是载体,管理制度是表现形式,领导体制是核心,三者缺一不可。企业制度文化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使企业精神逐步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始终处于稳定的运转状态。鉴于此,企业应当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当站在组织文化的视角上,借助制度文化建设,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人本理念,关心、关注、关爱每一个员工,挖掘他们的潜能,调动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手段,增强员工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在企业中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企业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将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为重点,从而使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制度可依,以此来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企業应建立并逐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产品管理制度等。同时,企业应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分类梳理,简化并废除掉一些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制度。

3.确保制度有效执行。想要使管理制度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就必须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为此,企业应当对内部管理进行强化,利用各种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维护好制度的公信力。

(四)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企业行为文化是组织文化的行为层,是企业在进行各种活动时产生的文化现象,从动态的角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经营作风,折射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通过行为文化的建设,不仅能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对于企业管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行为文化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领导发挥带头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讲,组织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领导文化,领导者的价值观对组织文化的整体基调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行为文化的建设中,企业领导应当充分发挥出带头作用,在处理好日常工作事务的基础上,抽出部分时间进行学习,借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同时,作为企业领导必须要以身示范,践行组织文化,用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当员工的行为违反企业的价值理念时,作为企业领导必须及时制止,对于情节严重者应当进行适当地处罚。

2.树立典型。企业员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鉴于此,企业在建设行为文化时,应当积极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企业可定期开展先进人物评选等活动,借助传媒对本企业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宣传,由此不但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践行企业文化,而且还能使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外部形象。如企业可开展创新之星、服务之星的评选活动,提升员工的创新和服务意识。

3.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企业可以建立工会,由其负责维护职工权益,并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登山比赛、运动会、文艺晚会等等,让员工积极参与,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任务,管理者要认清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效能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加强组织文化领域下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科学管理方法,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周俊.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求知导刊.2016(2):92-93.

[2]汪长礼.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8(8):104-105.

作者简介:

李睿,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猜你喜欢

管理效能组织文化企业管理
开展民主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效能研究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区域“星级实验室”专项评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