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渊冲“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2019-09-10王玉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三美将进酒对比分析

王玉

【摘要】:《将进酒》是李白沿用汉乐府所做,属于古体诗,对字数、句数等方面没有太多要求,全诗以七言为主,中间间有三言和十言。本文从许渊冲的“形美”原则出发,深入探讨对比了孙大雨译本和龚景浩译文在句式方面的差别。

【关键词】:“形美” 《将进酒》 翻译 对比分析 “三美”

一、引言

笔者在许渊冲先生“三美”原则的指导下对《将进酒》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由于已分别从“意美”和“形美”两个原则对孙大雨和龚景浩的译本进行分析,现在“形美”原则的指导下对孙译和龚译进行对比分析。

二、许渊冲“三美”原则中的“形美”

许先生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许渊冲,1979)。虽然“形美”的重要性次于“意美”和“音美”,但是,如果在实现“音美”“形美”的基础上,还能再实现“形美”,那这就可以称得上是完美的译本了。但是,由于中英文之间语言、语音、行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将中国诗歌翻译成对等形式的英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做不到,那么至少也要做到大體上相似,这也就是许先生(2006)所说在翻译诗歌时是很难做到与原诗的形式完全一致,只能大体相近,如能译得对仗工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三、“形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就《将进酒》来看,诗的形美主要体现在诗句的长短、数量及对应上。在翻译时这就涉及到译本与原诗在结构上对应的问题。

3.1整体排列

《将进酒》全文12行,12句。两个译文在诗行的数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孙译文一共25行,除将“五花马”一句译作三行外,其他都是原文一行译文两行。龚译文一共30行,比孙译多出5行,稍有冗长之感。就诗行的数量与排列来说龚译文因为每行长短不一,太过错落,与原诗相差较大,没有在形式方面还原原文。就整体形式而言,孙译更忠实于原文的形式特点。

3.2句型选择

除了诗歌整体排列外,形美还体现在句型的选择上。

例1:《将进酒》

Drink Your Fill !(龚景浩,2006:76)

Carouse, Please(孙大雨,2007:131)

从《将进酒》题目的翻译来看,二者的译文不相上下。从句法角度讲,“将进酒”是一个祈使句,意思是“请喝酒”或“请干杯”。孙译与都是祈使句,语气强烈,彰显了李白豪迈的个性和狂放的风格。

3.3首句排比

《将进酒》的开头是两个“君不见”长句,结构对仗,是个排比句。从这点来看两者都注意重复“君不见”。龚译和孙译分别如下:

Can't you see:

The water 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from the sky,

Can't you see:

In grand houses the worry is about hair color change---

In the morning it was silken black;

(龚景浩,2006:76)

Seest thou not

The waters of the Luteous Riverrush down from the sky,

Seest thou not

White locks are wailed at before bright mirrors/ in halls high,

(孙大雨,2007:131)

孙译“Seest thou not”后接两个长句,与原文的长短数量相一致,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特点。而龚译第一个“Can't you see”后接一个长句,第二个后接的却是一个长句一个短句。从诗句长短这点来看,孙译在数量与手法的运用更接近于原诗。

3.4工整对仗

例2:烹羊宰牛

Boiling beef and preparing lamb (龚景浩,2006:76)

Let mutton and beef be broiled(孙大雨,2007:131)

原文中“烹羊”与“宰牛”两个结构完全相同,龚译将其处理为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式,注意到了原文的结构对仗,照应了原文,而孙译则没有照顾到了两者的对应。

四、结论

由于笔者先前已从“意美”和“形美”两方面对孙译和龚译进行了对比分析,所以在此,想从整体阐述“三美”原则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分析。

首先,从“意美”来看,孙译更能传达出原文恢弘壮阔,潇洒豪放的意境。孙译善用修辞,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再加之典故的恰当运用,增加了诗意的表达,丰富了有限字词的内涵,使诗歌更加委婉。从“音美”来看,孙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音美”。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译文如果不押韵就无法再现原诗的神韵。从“形美”来看,孙译本更忠实于原文形式,更好的传达了《将进酒》的形美,保留了诗歌本身的文化特色。。形美表现在句子的对仗、结构等方面。与英文诗歌相比,中国诗歌更为规则,这种差异是翻译的难点。

孙大雨和龚景浩的译文体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两者译文在遣词造句、传达原文风格等方面都各有所长。

通过对比李白《将进酒》的两个英文译本,可以看出诗歌翻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既有译者创作成分,又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而有些人却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自由体,甚至将其写成散文形式,这在中文和目标语读者中都是不可接受的。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兼顾了蕴含在诗歌中的“意、音、形”三大特点,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诗的美感,适用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运用“三美”原则翻译中国古诗可以将原诗之美与译文之美珠联壁合,能对原诗的理解与译诗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意义,也能提高我们对诗歌的文学和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2】 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01):11-19+41.

【3】 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2):70-77.

猜你喜欢

三美将进酒对比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