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浅谈

2019-09-10胡娜

学习与科普 2019年6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

胡娜

摘 要: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难解之题。它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细节,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整个教育阶段,小学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有效的分析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纠正措施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及表现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同样在教育心理学上把干扰课堂纪律、给教师带来麻烦的行为也被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根据对学生性格、学习情况、平时表现的观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差及叛逆心理。

1、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思维开小差、胡思乱想、搞小动作、说话、吃东西、看课外书和在书本上乱写乱画。

2、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上课马马虎虎、凝神发呆、心不在焉、抄袭作业、不敢主动提问、不敢回答问题。

3、行为习惯差:表现为随意离开座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说脏话。

4、叛逆心理:表现为发出怪声、做怪异动作、顶撞教师、不服从指挥。

课堂问题行为是大多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同时由于家长和教师的不喜欢,容易使这些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而丧失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更甚者造成性格偏执,对学生终身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首先,小學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不够成熟,生活、学习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缺乏学习主动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其次,学生自身的性格差异和心理因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除了学习、劳动、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不同外,性格上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其三,寻求注意与地位。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无法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他们常常以问题行为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从而取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

寻求新的乐趣。对于这些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来说,每一节课的到来都像是时间的煎熬,不仅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感到索然无味,更甚是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其它新异的刺激,作为这一节课的追求。

2、客观原因

首先,对于年龄小,认知及分辨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正在认真听讲,他的邻桌主动与他说话或分享有趣的游戏,如果是他感兴趣的话题或很着迷的游戏,那么这个学生肯定会乖乖地响应邻桌同学“邀请”,做出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如果周围同学的注意力都没在学习上,那么对于孤单失群的个别学生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

其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之前,他们总是随着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对一个知识或一门课充满这无限的兴趣,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他都会思维高度集中,认真听取老师传授的每个知识点。如果教师不能恰当处理好课本内容及使用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感觉,那么整堂课教师就很难再驾驭住学生的思维,问题行为的发生也就无法避免了。

第三,不良的行为习惯。每个学生的成长,除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引导,学生的心智、品行、言行举止都受其父母及周边人的影响。如果他们一直处在欺骗、辱骂、暴力、不文明的环境中,那么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或多或少残留在学生身上,因此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做出擅自换座、随意离开座位、顶撞教师、撒谎骂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良行为。

三、低年级课堂问题行为的纠正

因以上各种原因课堂问题行为是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于这种长期存在且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许多教育学者和教师都做了很大努力。通过在低年级教学中的实践摸索,对于纠正课堂问题行为,维持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我有以下见解:

1、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克服不良行为的保证。但对一个暂未明确何为学习、纪律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并非是一日之功。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从入学第一天起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真正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样的事该在什么时候做。长期发展,大部门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和提醒下由“自我”发展为“自律”。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机率。很多教师无形中会偏爱班里的优等生,品学兼优的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让教师感到欣慰、满足,然而一提到后进生教师涌现出的却只有失望和担忧。其实优等生在学习中已经形成自觉性,不需要教师过份的关怀和提点,反而真正需要关怀与信任的是那些问题学生,长时间的责骂与放弃,让他们渐渐对学习和教师产生了厌恶情绪,那么这些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教师就应该把每个学生看成平等的个体,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怀与尊重。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用耐心、爱心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就会愈加信任教师。

3、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和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成学习动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低年级学生在尚未养成学习自觉性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的将枯燥的课本知识灌输给他们,结果只能是教师越讲越辛苦,学生越听越没劲。那么在一节完全没有教学艺术的课堂上,一群尚未形成纪律自觉性的孩子即将上演的闹剧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对于一个合格且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来说,应该结合低年级学生智力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实际,努力营造生动、有趣、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完全融入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

4、合理解决问题行为,严格要求,耐心教导。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一个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无论是优等生还是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犯错的机率都很大。那么当问题行为出现时,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制止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提出要求。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要求学生整节课都要认真、端正地坐在那里听课。相反有的教师对学生则要求过低,通常对学生放任自流,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涣散,学生行为无拘束,逐渐产生问题行为。这两种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要不是认真、听话、无主见的“木头人”,要不就是调皮、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

其次,课堂问题行为可以说是低年级学生的专利,那么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教师的态度对问题的解决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滥用惩罚手段,从表面上看,惩罚是迅速制止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专断式惩罚,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课堂问题行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小学教育工作应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不仅要正确认识,明晰其类型及原因,更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控制,以改善课堂秩序,最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忠民.浅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14):19-20.

[2]严丽萍,张忆湄.低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141-143.

[3]夏丽晴.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6):61-61.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处治措施研究
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原因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汉代美术中的云气纹
论城市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内涝防治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