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
2019-09-10孙经伦陈卓
孙经伦 陈卓
【摘要】:在我国逐渐步入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并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形式内容单一的党建工作亟待创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基层党支部所接受,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工作形式的多样化为党建的进步带来新鲜血液,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创新为基础,浅析工作革新的必要性和方式。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 创新 新媒体
一、引言
高校党支部作为党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黨与高校系统的核心纽带,在各方面都起着引领、带头作用。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仅凭借传统的工作形式和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将党支部工作水平发挥到极致。通过对工作方式的科技化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为日常工作带来新思想、化为新动力、提出新关切。
二、革新日常工作的必要性
1.传统工作方式易带来惰性
目前存在于支部的日常工作大致分为4种: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活动、日常会议以及文化考察活动,这些工作秉承传统的工作形式以及工作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工作必不可缺,但在数年的时间中,如果党建活动只千篇一律地以这些方式进行,而不进行变革和创新,容易令党员产生惰性和消极性,工作效率会呈大幅度下降。党员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故其自身进行工作时所产生的惰性会对周围同学造成不佳的影响。因此,日常活动以及工作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惰性以及其他不良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发挥其带头作用。
2、科技进步的要求
我国目前正逐步迈入互联网+的新时代,科技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地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科技手段来提升党支部的工作水平。目前支部的宣传工作方式大多依附在系内日常的宣传方式,如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这些方式并不完全符合将宣传手段科技化的大体化要求,可见我们在工作上仍然需要不断地创新,利用科技化手段不断地加固工作水准,通过新型的媒体手段,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以及以哔哩哔哩为代表的具备高流量的视频门户网站来加强工作水平具备必要性。
从上述问题中可看出,创新工作方式对党建活动至关重要。由此,以下将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总支学生支部党建工作为依托,尝试对高校中如何创新党建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三、党建活动的多样化探索
大连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学生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6名,其中正式党员7名,预备党员9名,另有30余名优秀的积极分子。在学校党委和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始终努力践行“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以创建优秀党支部为工作目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借助假期以及课余时间,学生党员在支部的带领下创新开展了各类基层党建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寻根马克思”及“双语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活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德语系学生党支部于2018年成功申请创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德语系学生支部规模不断壮大,德语系的整体风貌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德语系学生支部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和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密不可分。
1. 创新基层党建活动
“寻根马克思”及“中德双语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活动分别为德语系学生支部获批的A类、B类党建创新项目。两项活动都采取创新性的党建活动方式,将理论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
为增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习,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交流,从各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中汲取有益经验,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于2018年暑期开展了以“寻根马克思,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的基层调研走访系列活动。学生党员利用暑假时间,走访身边的优秀基层党支部并进行调研学习。此次活动范围遍及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安徽省、吉林省等各个省市自治区。学生党员来自于五湖四海,这也为德语系学生支部向全国各个优秀基层党组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参观身边的优秀党支部并与支部领导交谈后,学生党员收集了来自其他优秀基层党组织的宝贵经验,对如何进行支部建设,如何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将支部活动建设落到实处,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奉献精神、政治觉悟等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为支部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德双语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活动也是德语系学生支部一项饱含创意的党建活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理解共产党任务和使命的首要之义。只有通过诵读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德文原著,才能深入了解、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才能进一步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作为《共产党宣言》最原始版本所用语言——德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既可以借助自身的语言优势,又能够接触到第一手文献,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有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此背景下,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以“双语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内容”为主题的读书学习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活动策划成员向德语系基础年级教研组、德语系外教以及德国德意志学术中心(DAAD)专家对德语版《共产党宣言》内容进行了确认。高年级学生党员进行德语领读,其余年级较低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以及预备党员则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汉语部分进行诵读和学习。诵读过程由专人录制,经过后期剪辑、配乐等技术处理后,视频成果被上传至德语系党总支官方微信公众号——德语系两学一做微平台。后期则计划将该视频以德语系党总支官方账号的名义推至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专业知识以及新媒体的结合,调动了学生党员再度温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契机,对经久不衰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自我深入思考和探究。
从以上实践可分析得出,在新时代组织党建活动,应该采取“新创意+老方法”的工作形式。要以各种传统形式的组织活动、学习培训、党建会议等为主线的工作方式为基础,融入新时代的新创意。与当下结合,与具体情景结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条件,使“新创意”和“老办法”互融互通,各有所长。
2.党员特色教育
除了富有创意的基层党建活动,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在党员教育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德語系党总支所举办的二级党课、学生党员讲习所系列活动、红色读书会、红色观影活动等都是对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的创新性探索,其中以德语系主任付天海教授所讲授的党课最具代表性。课程中全面的政治理论,结合语言专业知识,同时穿插着作为党员的付天海教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都令学生受益良多。付教授以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结合德语专业的语言优势,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源讲起,向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从头至尾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派别,内涵,发展,调动了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对最本源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探索和思考。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课对于支部组织力的培养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是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采用创新性授课方式,将党的理论和所学专业巧妙结合,提高了党课的吸引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举办各类具有特色的党课教育活动的同时,支部始终坚持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举办的红色读书会传播了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热情,营造了崇尚读书,重视读书的良好学习氛围。已成功举办属期的红色观影活动也在学生党员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推动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的理解,同时也深入宣传贯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3.新媒体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普及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为传统的党建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采用“线上+线下”工作方式,打造多元化的党建网络平台。组织方面,有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平台等将学生党员“网”在一起,学生在微信群里互相学习、讨论、交流;宣传方面,有微信公众号——德语系两学一做微平台和官方微博账号,里面展示了德语系学生支部的最新动态以及双语诵读马克思原著的视频成果;学习方面,有包含众多资料供学生查阅的电子阅览库,也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视频、拍摄图片,参与者共同点评分享,互相学习。由此经验可见,党建工作中引入新媒体技术,顺应了时代潮流,为高校党建工作开创了新天地,使学生党性教育和党建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党建活动多样化的意义
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思想政治建设落在实处的最小单位。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能够提升党组织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普及化,改进过去内容乏味形式单一的传统党建工作,加强工作亲和力,使之更加“接地气”,与当下新时代接轨。创新传统党建工作,就需要大胆思考,多学多想,以最基本的“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和党的各项政治理论为根基,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结合周边资源和具体情况,产出新点子、新主意,同时不忘借助新媒体的帮助,才能真正使党建工作多样化,促使师生积极融入到融洽且新颖的党建工作氛围中去。
【参考文献】:
【1】:陆敏 新时代高校网络党建工作平台质量化建设探讨【D】.南通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9
【2】:王利敏 新时代如何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探析【D】.沧州 沧州师范学院组织部 2019
作者简介:孙经伦(1998-)男,汉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陈卓(1995-)女,汉族,籍贯:甘肃,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