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研究
2019-09-10杨会夏
杨会夏
【摘要】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内科疾病实施治疗的效果展开评估。方法:从2016年10月-2018年1月到本院肾内科就诊的肾内科疾病病人中筛选出7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病人分成研究治疗组(37例)、参照治疗组(36例),参照治疗组对病人予以常规疗法,研究治疗组在开展常规疗法的条件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评估两组治疗以后病人的疗效成果。结果:研究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7.30%;参照治疗组的是69.44%,研究治療组总有效率显著高出参照治疗组(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大幅度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效果较好。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疗效
肾内科疾病属临床中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和病人日常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联性,虽然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升高趋势相对缓慢,但却给病人身体、生活及心理构成很大负面影响。为能进一步研讨肾内科疾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展开治疗的实际疗效情况,此文选出到本院肾内科就诊的肾内科疾病病人7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病人分成研究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对病人予以常规疗法,研究治疗组在开展常规疗法的条件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对比评估的方式探究二组疗效,现报告为下:
1.对象、方法
1.1调研对象
从2016年10月-2018年1月到本院肾内科就诊的肾内科疾病病人中筛选出73例,上述病人由医生遵照《肾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标准》[1]中有关内容予以疾病鉴别,确证均患有肾内科疾病;已排除伴有其他脏器官重大受损与精神异常等有关因素,病人在了解此次调研内容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当中包含42例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年龄处于41-73岁,中位年龄是(50.53±6.71)岁。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病人分成研究治疗组(37例)、参照治疗组(36例),将两组一般信息与资料展开对照,没见突出差异性(P<0.05),能实行评比研讨。
1.2方法
参照治疗组对病人予以常规疗法,按每例病人的症状表现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服药剂量在80-300mg间,温水吞服,每日服药1次,持续服用15天;另外依据病人病情进展情况施予对应的常规治疗措施。
研究治疗组在开展常规疗法的条件下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规疗法同于参照治疗组,治疗期间依照病人实际症状选择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依那普利每日口服1次,剂量10mg/次;西拉普利每日口服1次,剂量2.5mg/次;卡托普利每日口服1次,剂量2.5mg/次;苯那普利每日口服1次,剂量7.5mg/次;奎那普利每日口服1次,剂量15mg/次;用药期间酌情增服其他药物参与辅助治疗;持续治疗15天。
1.3疗效判别标准
治疗后检测病人肾功能指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各种症状得以大幅度改善或全部消除,判定为临床显效;病人肾功能指标及各种症状部分得以改善,判定为临床好转;病人肾功能指标及各种症状部分未见改变或者有持续恶化的迹象,判定为无效[2]。
1.4数据统计和处理
对所选病人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数数据表达为 (n/%),计数数据的对比经过2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研究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7.30%;参照治疗组的是69.44%,二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0.05),两组疗效数据见于表1:
3.讨论
肾内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例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等,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在近些年呈逐步上升趋势。针对以上肾内科疾病,传统治疗法仅能够缓解部分症状,难以实现完全治愈的目的。伴随临床药物试验的持续深入,肾内科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用于肾内科疾病病人的药物治疗中,且已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治疗成效。有关文献表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属于蛇毒提取出的一线新型药物,将其使用于高血压病、慢性充血性心衰疾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可提升总体疗效[3]。
此次调研的结果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展治疗的研究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是97.30%;而仅实施常规疗法的参照治疗组总有效率是69.44%,二组间对照差异明显(P<0.05)。
综上发现,肾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应加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念鸿,宫京梅,李英姿,等.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0):924-928.
[2]许弄章,李中东.临床药师对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学监护[J].西北药学杂志,2017,32(03):363-366.
[3]张晓琴,董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