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途径探析
2019-09-10胡月玛
胡月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音乐欣赏课已渐渐受到高中教师的重视,尤其对高中音乐教学来说,音乐欣赏课更是完善其教学结构的重要内容,所以,许多的高中音乐教师都在研究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成效的途径,并取得了不小的教学成果,本文将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继续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途径,以期能为高中音乐教师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提高途径
笔者认为,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提高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途径需要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为核心目标,在优化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完善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本文拟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重要基础和前提
1、改革教学理念,注重以人为本
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主流。鉴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学生作为培育核心,自然也应成为课堂教育的中心。所有高中音乐教师都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主动摒弃落后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环境。
2、纠正错误观念,重视音乐教学
高中课程体系中,音乐欣赏课的地位虽然赶不上语、数、外三大主科,但仍占有一席之地,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品质和艺术涵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有很多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甚至任由学生将其当作“自习课”和“活动课”,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基于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高中音乐教师应当纠正错误观念,重视音乐教学。
二、方法和策略——以赏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为例
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要以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为核心目的,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
1、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贝多芬作为“失聪”的乐圣,其创作的《命运交响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隐含着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利用这些故事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并以问题“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创作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感
带着问题,教師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在感受激昂而优美的旋律时思考一名失聪乐圣如何与命运进行抗争,其心中对音乐世界的无线喜爱和向往之情缘何会成为其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有选择的重复播放部分音乐片段,用以体现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时的复杂感情。
3、分段讲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命运交响曲》中关于音乐情感的描述非常有层次感,从c小调第一乐章的冲突与斗争,发展到c大调末乐章的胜利与喜悦。音乐欣赏课过程中,教师也可按照这样的顺序分段讲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以具体的实例阐明作者不惧命运的伟大精神。
4、分组讨论《命运交响曲》的艺术文化价值
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法,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命运交响曲》的艺术文化价值:第一,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的初衷是什么?第二,为何说《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留给世界的音乐奇迹?第三,《命运交响曲》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并且经久不衰的原因?从艺术价值探究角度考虑,三个问题具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有利于学生逐层深入分析《命运交响曲》的艺术价值。
5、总结音乐赏析的方法步骤
学生讨论完成后,对《命运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生平都有了深入了解,此时教师就应该跳出该音乐作品,从教学层面总结音乐赏析的方法步骤(实际上是总结上述的教学步骤),即“作品及作者背景分析——空间想象——换位思考——情感体验——情感总结”。
6、引导学生赏析《命运交响曲》,并写下审美感受
学生在掌握了音乐赏析的方法后,就可以进行实践学习,即对《命运交响曲》
进行赏析,而为了夯实其基础的审美知识,笔者认为应当采用“赏析+写作”的方式,即一边赏析音乐作品一边写下审美感受,这么做是避免学生因为凭空想象而导致思维混乱,同时以写作代替思考,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新教育时代下,高中音乐欣赏课综合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教育特征,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艺术品质和艺术涵养的优质平台,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以“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自身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审美知识,掌握审美方法,继而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希望能为各位高中音乐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高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6(7):248-248.
[2]林山新.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J].科技风,2016(2):210-210.
[3]刘玲玲.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J].新课程(下),2016(11):177-177.
[4]晋朝英."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