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指代笔以介眉寿

2019-09-10许哲

收藏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色

许哲

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①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画作品流传于世,顺治帝的指画可能为一时兴起所做,偶一为之,并再无其它作品传世。虽学术界对谁是指画的创始人这一问题尚有争议,但对于高其佩将指画艺术真正推向一个高峰,并获得极大成功,是学者们所一致认同的。

高其佩(1660 - 1734),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另有山海关外人、创匠等。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官至刑部右侍郎。其艺术才华出众,能诗、擅画。8岁学画,早期临摹大量前人作品,山水、人物受吴伟的影响,中年以后, “舍笔而求之于手”用指头绘画,所画亭阁人物、花乌、鱼虫无不简恬生动,笔墨精细,设色艳丽,精妙绝伦,晚年遂不再用笔,以指画擅名于康熙、雍正年间,影响深远。

据高秉《指头画说>中记载,高其佩一生作画五六万幅,现存世约二三百件。青岛市博物馆共藏高其佩指画5件,其中高其佩绢本设色指画《寿带图》颇具代表性,此画为1969年由青岛市财政局拨交入藏,1972年由国家鉴定委员会刘九庵先生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高其佩绢本设色指画《寿带图》内容简练,设色淡雅,整幅画面由梅花、一双寿带乌组成。寿带乌与梅花的组合为中国传统花乌画中常见的题材,从画面内容看,是一幅祝寿图。 “梅”“寿”谐音表意“以介眉寿”, “眉寿”既长寿,古人认为老人长眉即为长寿,以此祝愿长命百岁,以介眉寿取自《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常见的寿带乌与梅花组合还有“齐梅祝寿”图,出自“举案齐眉”的故事,绘成一对寿带乌双栖双飞在梅花与竹枝间的瑞图,相传寿带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它们常常成对出现,拖着曼妙的长尾上下翻飞,飘然若仙,形影不离。以双寓“齐”,以梅谐“眉”,以竹谐“祝”,寓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高其佩绢本设色指画《寿带图>轴纵179.5、横46.5厘米(图1),采用传统S型构图,简洁明快,画面闲逸超脱,灵动自然。图绘一株依岩老树干向右上方斜探,皴法自然,苍劲挺拔,上湍则是绽开的折枝梅花自右向左下方伸展,枝杈上蹲立一只缩颈的寿带乌向下观望,树干下一展翅飞翔的寿带乌与之相呼应。所绘寿带乌蓝绿翅羽,蓝顶红啄,十分好看,生动充满灵气。手指作画较毛笔作画局限性更大,笔画可根据绘画内容、造型的需要任凭画家选择使用,指画却全凭画家的几个指头,高其佩却灵活运用手的各个部分,甲、肉、掌、背都在使用之列。 “指头画的指法的运用,在画极小的人物和花乌时,以无名指和小指相互使用”,②在寿带乌的羽毛刻画上,以指蘸浓淡不一的墨色勾抹出,再潤染花青色,底色润淡墨巧妙留白,突出羽毛的质感与灵动。一乌蹲坐梅枝,通过对比,突出主体,枝条的绘制富有弹性,虽为指画,却使其动感之态,胜于笔端。有毛笔所无法表达出的情趣,古拙且优雅,形神兼备。在表现老干时,高其佩对水分多少的把握恰到好处,增之则过于润泽,无法体现老干的苍劲,减之则过于干枯,无法表现树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作者高超娴熟的技艺。清代画坛盛行摹古,不少画家落入“泥古不化”的窠臼,而高其佩却另辟蹊径,突破传统,以指代笔,并将指画推向一个高潮,风靡一时。

画卷右侧题自识款“其佩仿古”,后钤“高其佩”朱文方印。画之下端空白处有秦小岘嘱程同文所书题词,计十行: “毛羽翩翩,枝南枝北呼珍偶,春风吹透,梅萼圆如豆。迢递天涯,底事迥翔久,空回首,故山林薮,无奈纡青绶。调寄点绛唇,乙丑十二月十九日,秦小岘师题句,属程同文书。”起首朱文印“文字缘”、后钤“小岘”朱文方印、“秦瀛之印”白文方印(图2)。题诗词者秦小岘(1743- 1821),名瀛,原名沛,字凌沧,号小岘,晚号遂庵。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官刑部侍郎。以诗古文名当世,工行、楷,兼善隶书。

题跋“毛羽翩翩,枝南枝北呼珍偶,春风吹透,梅萼圆如豆。迢递天涯,底事迥翔久,空回首,故山林薮”生动的描绘了画面内容:早春时节,梅花盛开,两只寿带乌一南一北呼吁珍偶。一乌盘旋低飞,不停的回望来时的山林湖沼,却久久不得归。“青绶”指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指官印。“无奈纡青绶”一语道出不得归的原因是官职在身,暗指作者自己。前半首词写景,后半首抒情,情感真切,寓意深刻。

高其佩作品多自题“铁岭高其佩画”“铁岭且道人指头生活”款,如青岛市博物馆藏高其佩绢本指画《雄鸡图》立轴(图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其佩《乞儿图》(图4)等,把原籍冠于姓氏之上,高其佩别号“山海关外人”,突出表现其为山海关外辽宁铁岭人。依据胡昌健所撰写的高其佩年谱一文③,纵观高其佩一生,顺治十七年(1660)生于江西建昌署中,成长在官宦之家。在江西生活了14年(1660 - 1674),随后在京师、浙江、四川、安徽、云南等地为官任职,他生命的74年,就是在这些地方度过的,依现有史料看,高其佩并没有在辽宁铁岭生活过,甚至从未在山海关外生活过。也许正是对故乡无限的热爱与眷恋,才得以在作品落款处时时不忘落以自己的籍贯,不因出生、成长在南方,成家立业后,忘却北方僻远的家乡。

秦瀛生于乾隆八年(1743),从落款“乙丑十二月十九日”可知,款题于清嘉庆十年(1805)。此时秦瀛已是62岁高龄老翁,他20岁以后便时常出游在外,或为生计、或为仕途,亦或为游历交友。乾隆四十一年(1776),秦瀛入朝为官,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为官之路,官历京师、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时有归隐之心,但心系百姓与社稷,碍于头上的官帽,手中的官印,肩上的责任,一直辗转于各地为官不得归故土。也许正是和高其佩相似的为官经历与人生轨迹,令秦瀛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内心情感一并而发,遂题此诗词,抒发思乡之情,以诗喻自己也喻先人高其佩。

题跋中所落“十二月十九日”,为北宋文豪苏轼生辰,自康熙年间起,文人墨客常在此日相聚为东坡先生庆生祭奠,名日“寿苏会”。其形式多为以悬挂苏东坡画像、陈列其喜爱之物进行祭祀,并辅之以诗文创作、题咏书画、古物鉴赏的一种文人消寒雅集。寿苏活动自清初至民国间兴盛不衰,在嘉道时期极为盛行。秦瀛作为“寿苏会”的倡导者,曾于嘉庆三年在杭州任杭州湖观察时主持建设苏公新祠,广邀文人墨客聚于祠下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寿苏会”,嘉庆十年十二月秦瀛入朝为官,同年的寿苏会,秦瀛折柬招杨芳灿等同人于蔡式斋所举办。④嘉庆十年正是寿苏会最为兴盛之时,作为祝寿题材的高其佩绢本设色指画《寿带轴》或成为此次雅集上的题咏对象。

高其佩绢本设色指画Ⅸ寿带图>不仅仅反映出高其佩高超的指画艺术特色,也是清代文人之间交往的可视资料,见证与记录了文人墨客的雅集聚会,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是弥足珍贵的。

注释:

①转引自罗青《中国名画家全集·高其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②杨仁恺《高其佩》,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③胡昌健《巴蜀史地与文物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 5年版,第495页至520页。

④秦瀛《十二月十九日召集同人于椿树胡同蔡式斋侍御书斋祭苏文忠公有作》一首(七古), 《小岘山人诗文集》卷十七,清嘉庆二十二年刻道光间补刻本,见《清代诗文集汇编》407册。

(责任编辑:李红娟)

猜你喜欢

设色
《岩高千尺虎》
王德芳《独舞纷如雪》
《衍系列一》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李学明作品
杜小同作品
丁学军作品
于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