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博物馆藏清中前期宫廷绘画赏析

2019-09-10靳挺

收藏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款识白文设色

靳挺

清代宫廷绘画,以康、乾两朝最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其中有专在内廷所设画院机构供职的宫廷画家,也有兼任官职的大臣画家和院外卓有成就的画家。康熙年间有焦秉贞、冷枚、唐岱等人。乾隆年間有丁观鹏、金廷标、徐扬、张宗苍等人。还有一批外国传教士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章等人。他们以不同的技艺,受到皇帝的重用,图绘为皇室服务的题材。也正是因为这些外国传教士供职于朝廷之后,使得这一时期在宫廷绘画发展上,呈现出中体西用的新风格。具体内容大致分为描绘人物肖像画、宫廷生活画、历史纪实画、山水画、花乌画等这几类。今就天津博物馆馆藏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件绘画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清冷枚春闺倦读图轴(图1)

绢本设色,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绘制,纵159、横105厘米。冷枚,生卒年不详,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焦秉贞的学生,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乾隆七年尚在宫中。他擅长人物、仕女和山水楼阁,画风精整。此图绘一女子倚靠于桌前,一腿搭于绣墩之上,左手托腮,右手持书卷,呈曲线型的姿态显得婀娜优雅。或许书中的内容引发她的共鸣,不禁掩卷陷入沉思。人物精美的服饰和华丽的佩饰、室内陈设的嵌理石面方桌、桌上一函《名媛诗归》、放置有瓶花的根雕花架、墙上悬挂的绘画和洞箫以及桌下一只名贵的小犬,种种铺陈和细节的描绘都在表征着女子的身份和情趣。作者的构图颇具匠心,人物肖像的刻绘、衣纹的勾括、色彩的敷染都极为精致。人物画写心惟难,此作将人物的神情精微地描绘出来,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堪称冷枚传世的精品之作。款识: “甲辰冬日画,冷枚。”左上有白文印、朱文印各一方,印面模糊不清。另有近代张叔诚: “通州张文孚珍藏”朱文长方印。

清冷枚花阴蹲犬图轴(图2)

绢本设色,纵112、横38厘米。此图绘一只名贵小犬蜷坐在花阴之下,小犬与《春闰眷读图》轴中所绘小犬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在毛发的颜色上略有差异,应是照本所绘。只不过小犬在此图中以核心造型出现,毛发刻画得更加细致入微,眼睛也绘出高光,更为传神。画家自言仿徐熙笔法,山石上的苔点便是以徐熙所创的“落墨法”绘出。款识:“仿徐熙花阴蹲犬图,东溟冷枚。”钤“染翰五云中”朱文椭圆印、 “冷枚字吉臣印”白文方印、 “金门画史”朱文方印。

清唐岱富春大岭图轴(图3)

纸本设色,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绘制,纵101、横53厘米。唐岱(1673 - 1751)字毓东,号静岩,满洲正蓝旗人,王原祁弟子。康熙至乾隆时期在宫中供职,官至内务府总管。擅长山水,著有画论《绘事发微》一书传世。此图绘山峦重叠,云霭缭绕,沿江水阁重重,构图布局深远,结构严谨。从构图看已非照黄公望原本临仿,正如作者在自题中所言,作品还要表现“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的唐人诗意。整饬的用笔是唐岱作品的基本特点,与黄公望那种概括、洒脱的笔法有区别。此图应属唐岱最晚年的作品。

清陈枚看云图轴(图4)

绢本设色,雍正七年己酉(1729)绘制,纵144、横73厘米。陈枚(? - 1745),字殿抡,号载东,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雍正时进入宫廷供职,曾任内务府员外郎,约于乾隆五年离开宫廷南归。他是一位技法全面的多能画家,人物、山水、花乌画均擅长。著有《留青新集》三十卷行于世。此图绘山间云雾升腾、涌动,山路上的童叟二人显然被眼前奇异的景象所吸引,童子背筐仰视,老叟柱杖谛观。图中山石的画法明显然受到西法的影响,以明暗对比突出山石的立体感。云霭用水墨渲染,不见笔踪。人物衣纹的勾描、色彩的敷染都十分精谨,姿态与表情亦颇为传神,展现了作者深湛的绘画功底。款识:“己酉上巳,古娄陈枚画。”钤“陈枚”白朱文连珠印。“永安沈氏藏书画之印”朱文方印。

清姚文瀚归渔图轴

绢本设色,纵41、横23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姚文瀚,号濯亭,生卒年不祥,顺天(今北京)人,乾隆八年(1743)成为宫廷画家,他是一位技艺十分全面的画家,擅长画人物、道释像及山水,画体工整。如《弘历鉴古图>(藏故宫博物院)线条谨细,屏风、榻椅横平竖直,精微如界画。传世作品有《四序图》卷等。因其与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经常合作交情甚好,故他的画风多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但此作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两个渔夫的形象,一荷渔竿,一提渔篮,作交谈状,显然是钓罢而归。人物衣纹线条顿挫、劲挺、熟练,用笔简洁而人物形象生动准确。保留了写意画的味道,款识:“臣姚文瀚恭写。”钤“文瀚”朱白文连珠印。

清徐扬竹石水仙图轴(图6)

纸本设色,纵106、横48厘米。徐扬,生卒年不详,字云亭,江苏苏州人。乾隆十六年,乾隆南巡,徐扬恭献画册,得到皇帝的赏识,命其入宫供奉,在宫廷供职长达26年。徐扬擅长画山水、人物、花乌、楼阁,绘制了《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等众多纪实性巨作。竹石水仙是中国花乌画的常见题材,代表着坚韧高洁。此作以精勾细染描绘水仙,笔法精细严谨。以枯笔来表现太湖石的秀美,仿佛烟云升腾,不见笔锋。竹子则以色彩直接写出,飘逸灵动。全作用色清秀雅致,画面下方绿色叶片中半遮的红色果实为画面提亮了色彩,系点睛之笔。款识:“臣徐扬恭写。”钤“臣徐扬”朱、白文方印。“笔沾春雨”白文方印。另有收藏印,为近代张叔诚“通州张文孚珍藏”朱文长方印。

清蒋廷锡千叶莲图轴(图7)

纸本设色,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绘制,纵106、横54厘米。蒋廷锡(1669 - 1732),字酉君,号南沙,又号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文华殿大学士。擅画花卉,画风在工致与写意之间。画面绘瓷瓶中插有荷花两枝,以水墨勾勒荷花,渲染荷叶,勾画出瓷瓶,以浓墨写苇叶,荷叶之上略用淡赭敷染。用笔在工稳中稍含秀逸简拙,用墨、用色清雅,画格端庄与秀逸相兼。此作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蒋廷锡的画风。款识: “壬寅八月,临内苑千叶莲,青桐居士”。钤“蒋廷锡印”白文方印, “朝朝染翰”朱文方印。清内府: “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 “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石渠宝笈”朱文长方印、 “宝笈三编”朱文方印、 “宣统鉴赏”朱文方印、 “无逸斋精鉴玺”朱文长方印、“乾隆鉴赏”白文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嘉庆鉴赏”白文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 “宜子孙”白文方印。

清张若霭莲塘浴鸭图轴(图8)

纸本设色,纵134、横68厘米。张若霭(1713 -1746)字晴岚,安徽桐城人,雍正十一年进土,官至礼部尚书。他善画山水、花乌。其父张廷玉为雍正、乾隆朝大学士。图中双鸭以勾括、渲染绘出,荷花、荷叶用水墨或淡赭敷染、不事勾勒,苇叶则直接用墨写出。全作描绘物象工稳,但不用浓丽的色彩渲染,画格清逸、典雅、恬静。款识: “莲塘浴鸭。臣张若霭敬写。”钤“臣霭”朱白文连珠印。清内府: “清心抒妙理”白文长方印、 “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 “烟云舒卷”白文方印、“澄观”朱文椭圆印。有乾隆御题诗: “擎杯徼露盖承暄,作对文凫漾藻痕。最是相关多乐意,休夸花底睡双鸳。乾隆丙寅上元后三日御题。”钤“羽亦太和”朱文圆印、 “乾隆宸翰”朱文方印。

清金昆、叶履丰桃花源图轴(图9)

绢本设色,纵159.4、横72厘米。金昆,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至乾隆时在宫廷中供职。擅长山水、人物。叶履丰,生卒年不详,乾隆时供奉内廷。依据文学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作,是画家们进行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传咏不衰的文学名篇,历代画家更是为此留下了众多的画作。此图作者撷取渔人舍舟登岸,沿山径前行的情景,和表现山岭的另一侧村舍掩映于桃林之中,平旷的田野上,农夫架犁耕作的图景,进行概括的描绘,以体现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山峦、树木、人物刻绘得谨严,构图的近景、远景亦层次分明,展现出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款识: “臣金昆、臣叶履丰合笔恭画。”左下有白文印两方,印面模糊不清。

通过以上作品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宫廷绘画作品受到了很多西洋技法的影响,画面更加具象细腻。不过,在题材、布局、颜色等仍旧不偏离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绘画风格维持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有着浓厚的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这也是盛清宫廷绘画有别于历代绘画的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尹翌)

猜你喜欢

款识白文设色
《岩高千尺虎》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新金融商品教父”跳海:照搬“喜新厌旧”走向绝路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