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常规教育综述

2019-09-10毛玲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常规教育综述幼儿园

毛玲

摘 要:常规教育说得通俗点就是习惯教育,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基于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具有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的特性,所以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应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即从情感培养和行为练习入手,通过树立榜样、正面鼓励、持续教育等方式,教育方法要针对幼儿特点,抓住幼儿教育这一关键时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常规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对当前我国幼儿园常规教育以及古代、建国前后学前儿童常规教育简单综述,全面了解常规教育现状以及今后在幼儿园常规教育方面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综述

生活是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资源。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明确道出了教育与生活的关联;陶行知进一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学校要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完成教育,可见生活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正如《指南》所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给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契机。为此,要真正落实《指南》的精神,就必须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将《指南》的實施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

关于幼儿园常规的文献已不计其数,根据当前文献做如下归类:

一、概念界定

常规教育的心理学界说,“皮亚杰认为3-6岁幼儿可能理解一些规则,但实际上是根据自己的规则系统行事,并且常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改变规则。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学会遵守的大多数规则是他从成人那里接受来的,规则是成人教给的,属他律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规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现代汉语词典》对规矩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二、常规教育的内容

古代儿童常规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特别注重培养符合封建礼教的幼儿生活常规和行为规范。《礼记·内则》一文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明代医师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说:“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其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退避也。”

综上所述,古代对幼儿的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儿童与家中的长辈的关系方面,古代更是制定了详尽的行为准则。

在常规培养方面,蒙养院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开设行仪、训话等课程。1916年在政府颁定的改定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里,在第六章提及蒙养园的一些法规例如:“幼儿之心情容止异常注意;始之端正,并以善良之事例,令其则效……”。

随着收回教育主权斗争的开展,幼儿教育也走向中国化、科学化的探索。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总结出办幼稚园15条教育主张。其中,第七条讲到幼稚园必须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在鼓楼幼稚园内,进行了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具体包括:卫生习惯共24条,做人的习惯——个人的共22条,做人的习惯——社会的共22条,并具体论述各个习惯的具体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环节应遵循的理念

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的优化需要理念的支撑。

3.1 《纲要》和《指南》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提供了丰富的理念。《指南》提出要"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 "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纲要》也特别强调幼儿园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应重视不同类型活动的教育价值。

3.2 幼儿对生活的依赖及其年龄特征决定了生活环节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除了要深入理解《纲要》与《指南》提倡的教育理念外,幼儿园还应体察一日活动对于幼儿的重要意x。这就要求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幼儿,记录、分析其兴趣和需要,通过与幼儿深入接触,分析幼儿的行为、与幼儿对话,体会幼儿的生命在生活中展开的次序,深入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幼儿是在生活实践中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构建自己的生命世界;另一方面,幼儿通过对生活实践中事物的反复接触,逐渐了解外在世界及其对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获得一种健康完整的生活态度,获得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四、开展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的有效策略

4.1减少等待,关注各环节的自然衔接。《纲要》)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所以应该转变教师观念,丰富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关注各活动环节的自然衔接。

4.2 创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认知与习惯养成,更要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为幼儿创造温馨与和谐的班级氛围,放松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紧张情绪,成为与幼儿一起创建美好生活的同构者。如:在进餐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餐点,可以自发表达愿望,教师在轻音乐中介绍食物的名称和营养价值,渗透一些数学、感官常识。午睡活动中,房间墙壁颜色选择适宜人身心放松的深蓝色,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放置一些图书。为幼儿慢慢进入睡眠状态设置了一个缓冲,发挥了幼儿在午睡中的主体作用。

结语

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对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则和习惯、对提高教师保教结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幼儿园应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创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关注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自然衔接,支持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提高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为幼儿的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褚霞.《常规培养中如何让幼儿由被动变主动》,山东教育,2002年11月(下旬),50

[2]罗志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新思考》,早期教育,2003年1月

[3]姚木凤,樊竹均,《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常规教育浅探》,《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总第75期)

[4]童时.《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早期教育,2003年1月

(作者单位:空军武汉基地蓝天幼儿园)

猜你喜欢

常规教育综述幼儿园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爱“上”幼儿园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