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与微栏目传播的电影化发展道路

2019-09-10贾琪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微电影短视频可持续发展

摘 要:微时代孕育了微电影,微电影带来了微栏目,微栏目又引进新兴的新的电影文化市场。短小精悍的微电影加以品牌微栏目,形成创新的栏目形式。基于传播视频的多元化角度,微电影在逐渐电影化发展的过程中,受众结构与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微电影的传播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电影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微电影;微栏目;短视频;可持续发展

微时代作为我们当前所处文化市场中的文化标签,“短视频”、“微电影”、或是“微电影栏目”等等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大众身边,正在作为这个新时代的产物进行“微革命”,突破传播机制和媒介选择的局限,悄无声息地显示出我国目前文化市场的巨大潜能。

1 微电影栏目的开播现状、多方推力

“微”字在《现代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即为精深、奥妙、小、细和少。这和微电影的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处,微电影的“微”,微在时长、制作、投资,少则30秒钟,多至300秒,周期制作一周或数周内,投资规模达到千元,成本较为低廉。与传统电影模式相对不同,是一种新兴的电影新类型。由于一些好的作品缺乏机会走向院线,借助网络时代的发展微电影有了新的通道,例如本文所讲“微栏目”,为很多电影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无论是草根恶搞型、青春爱好型,还是励志奋斗型、感人亲情型等。

微栏目究竟是如何横空出世的呢?还是得从2010年短片《老男孩》说起,不足两个月的时间,浏览量超过千万。从此一个名叫“微电影”的新物种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引起众多的关注、议论和追逐。于是有人把2010年称为“微电影元年”,大量微电影被迅速创作出来。

微电影提供了微栏目的平台,微栏目为网络时代提供了新型的栏目形式。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的微栏目,需要的不仅仅是手机的随手拍摄,上文提到的自由发挥,也指相对自由,微栏目的制作还需富有创意的、针对性的制作。据统计显示《66号公路》累计点击量超过了两亿,《四夜奇谭》更是在短时间内突破了2.1亿的点击量,像此类具有营销性商业属性的作品,还带来更大的利润,比如桔子水晶酒店12星座系列微电影投放后,客房入住率直逼100%。

2 微电影栏目在电影发展道路的文化担当

在中国的文化市場中,电影文化亦然作为一项产业独出,为中国市场经济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们面对的消费群体俨然变成了年轻观众,而他们选择的媒介方式也愈发多样,看待电影文化的观念也愈发不同,参与新媒体的渠道也逐渐扩大。微栏目既有与电视栏目有相同的制式,即有固定的栏目名称、栏目宗旨和相对固定的播出时间,可涵盖电视栏目所涉内容;又有网络媒体的共同属性,即受众既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又扮演了内容提供者,广泛参与到栏目的生产和消费环节。

譬如《我爱微电影》作为全国首档专为微电影打造的电视栏目,为微栏目做出了一面独树一面的旗帜。栏目以城市、影视、品牌微电影展播的形式来传播,既强化了娱乐风,又聚集了时尚内容和热点话题,并且利用这种新兴的媒体力量,扩大了观众的认同度与参与度,创造出了更多的期冀。在城市微电影展播中,像《爱在四川》通过加入爱情、亲情的线索,令城市形成一种特有的品牌效应,使微栏目成为一种有质量保证的文化产业结构,包括与一些明星合作,舒淇、张一山等,增强微电影的高点击率,甚至还有《华夏微电影》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斩获年度最佳微电影大奖。

由于这种微栏目方式,又演变出很多的微电影广告。像是捷豹跑车F-Type系列广告拉美版《desire》、倪妮林志颖版《非你莫属》,将情感元素融入商业广告中,吸引更多顾客关注,更能让观众形成自我观察,融入故事性的微电影。还有行业微电影也颇具影响力,例如法治微电影、消防微电影,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一些廉政微电影、禁毒微电影等的播放,成为了微电影的新支点,有更强的法制针对性和宣传性。

因此,这也成为新兴和传统的媒介选择的最大区别。文化市场之所以越来越大,除了电脑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新颖的传播方式也大大发生了改变,融入了大众的生活,更是成为一种营销性质的产业,令资本家们抓住了经济的尾巴。

3 微电影栏目的未来发展态势探析

随着文化市场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当代中国电影电视栏目化播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类电影栏目依附电视媒体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关于微电影的艺术也面对着机会与威胁。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共有2000多部微电影上映,在百度搜索量达到上亿条,于是微电影成为最红的艺术门类,但现今微栏目的开发的数量并不太多,因此微栏目中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作品,像是短片《不会说话的女孩》为某牛奶品牌的宣传片,片中有一些诟病,没有足够的逻辑故事性和完整性。微博有推广的功能,参与某些热门话题,还可以获得得到礼品抽奖的机会,或者可以和明星互动,以及加“V”的渠道都可以得到推广,在消费的同时还可以保持新鲜感和生机,但网络上现在有很多的网络盗版问题,也需得到解决。

笔者对微栏目提出三点建议。一打造微栏目的品牌效应。电视台根据通过作品征集方式的渠道挖掘优秀人才,并要求创作人员具备电影知识,培养新人的同时为微栏目注入新鲜的血液,多进行新鲜尝试,争取达到长久发展。除了依靠挖掘优秀人才之外,多与一些影视公司合作,或植入常规的广告赞助、鸣谢,实现规模化扩大盈利。二侧重微栏目中微电影的创新性,因为微电影控制有时长,这就要求节目要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兴趣,最好贴近观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或在节目内容中增加一些节目制作人员的拍摄心得和问题,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间接的互动,告别过去传统的、单调的节目形式,更具有与时俱进性和真实可靠性。三根据消费群体不同,投放不同针对性的微栏目。在微栏目的制作时,选择特定的人群、时间、地域进行制作和传播,进一步吸引相同的人群来有效地消费微电影,会使营销性质的微栏目走入大众,普及大众,发挥出百倍的功能来达到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诉微电影的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结构精巧,利用电视栏目自己的自己的平台把这些优势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成为了一种超脱了精英与大众、传统与现代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同时担当起文化传播价值,指导电影文化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小利.浅析“微电影”在电视节目中的文化担当[J].新闻世界,2018(11):66-68.

[2]周斌.法制题材栏目剧微电影微视频创作问题与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3):91-92.

[3]杨君.微电影类电视栏目主持人有声语言与视觉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贾琪(1994—),女,汉族,山西长治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影像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微电影短视频可持续发展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