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具”听评课
2019-09-10何捷
何捷
摘要:以“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为标准,带着工具听课、评课,会更加贴近真相。基于这个标准,挖掘听课、评课的四个工具:学生是否解决了问题、学生是否重置了学习经验、学生是否在实践中检测所学以及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疑惑。
关键词:评课解决问题学习经验学习检测新的疑惑
听了半天的课,光是傻乐,也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听课、评课后最大、最真的感受。
特别是在大型公开课中观摩名师的课,常有这样的感受——执教的技巧很高,课堂中呈现的艺术效果很好,气氛更是火热……所以,一边听一边傻乐,或者是跟着音乐一边听一边抹泪。笑过、哭过之后,互相询问:刚才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一问三不知。再问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似乎也没有,空落落的。
这些现象的背后,蕴含着一个严肃的话题:如何听课,如何去评价一节课。
其实,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很多,但归纳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在这节课中,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基于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给出听课、评课的四个工具。
工具一:学生是否解决了问题
有的课,内容确实丰富,活动也很精彩,带来的感官刺激很强。但是,教了半天,学生一个问题也没解决。听起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看起来,读读写写,小组合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忙活了半天,所有人都是“就事论事”,原地打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没有丝毫收获。为什么?因为教师原本就没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在课堂中的学习参与充其量也就是“学习活动”而已。这样的课,属于浪费时间。
青年教师评课,可以从不同角度衡量执教者“是否解决了问题”。例如,有教师执教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单元,观课时,我们就要瞄准执教者预设的问题是不是指向主题,如是不是阐明了“什么是中心”,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之“帅”;推进一步,还要瞄准执教者的教学是否聚焦核心问题展开,如是不是做到了引导学生聚焦“如何围绕中心”,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感知作者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具体做法;也要瞄准执教者能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中心安排材料,是否观照到材料安排的详略或出现的先后顺序;更要瞄准执教者围绕中心教学的方式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是否做到了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探究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真切地体验着学习,试着努力解决问题,必会有所获。
工具二:学生是否重置了学习经验
每个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都带着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者称之为学习习惯。以背诵为例,有的学生喜欢逐句精准背诵,有的学生习惯初知大意、大致背诵后,再不断修正。而我们在评课时,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在教学中是否被重置。对经验的重置,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路径的探索,是新的学习方式的获取。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单元,评课指向“学生是否重置了学习经验”就简单有效。先看学情,学生在学习提问策略之前,习惯于接受教师所说,然后進行记忆转化,复习巩固。他们的学习经验一般为“初读文本→品味字词→感悟中心→迁移写法→运用实践”。不能否认,这是非常经典、有效的“套路”。但教学不能总是重复旧经验,更不能通过反复教学让这一经验成为唯一经验。由此,进入课堂后,有效的教学就应该是革新甚至颠覆业已形成的经验。某教师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让学生初读课文,尝试着去发现问题;之后对比批注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在思考自己问题的同时,试着解决同伴提出的问题;最后形成更高级的、甚至是课堂上解决不了的新问题。在这里,提出问题,就是获得了学习的成果;以“问题”作为课堂休止符,就是一种经验的重置。我们观课、评课时,常常习惯于关注学生是否学得特别舒服,特别顺畅。但请记住,没有磕磕绊绊,这可不是好事。课堂中,应该留一些时间去等待。遭遇一些冷场,甚至发生一些错误,是课堂应有的样貌,更能彰显教与学的光彩。对此,我们评课时应给出更为科学的评价。虽然习惯的改变总要经历痛苦,但只有经历了这些痛苦,教与学的经验才会更为丰厚。
工具三:学生是否在实践中检测所学
简单说,就是学后有没有实践,有没有“现学现用”。杜威的“做中学”三个字,就是这一工具的最佳体现。知识,不是用来记忆的,也不是用来储存的,而是用来用的。学了及时用,用的时候继续学,让学和用进入良性循环,才是教与学的良好生态。只有在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知道所学知识“是否好用”,才能让知识得到检验。也只有在检验中,学生才能将知识不断融入自己的认知系统,提升认知并抵达新的认知层次。这个过程是认知系统的更新过程,也是真正的学习过程。正所谓:学了就要用,用也是在学习。语文是实践性学科,学语文必须经历言语实践,并在实践中检测所学。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意在让学生学习预测。预测,不是固定僵硬的方法,不是停留在纸上的文字知识,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活的实践策略。当学生已经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习得了与预测相关的一些方法时,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就不需要教太多,应该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来实践:未来,胡萝卜先生会遇到谁?对方会有什么困难?胡萝卜先生会提供帮助吗?结局会怎样?实践结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彼此实践的结果进行分享、评价,启发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和原文进行比对,发现差距……最终的结果是不论对错的,实践本身就是价值。因此,实践应该作为评课时的一个硬指标,它就像“照妖镜”,能一下子检验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工具四: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疑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之后是否依然存疑,是我们检验教与学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工具。“学生是否产生了新的疑惑”是一个特别的评课工具,使用前,教师需要更新评价认知:要将之前“我教了,你就要会”转向“不但学了,还会产生新的疑惑”。有疑惑,说明有思考,有发现,证明学习的质量高。当然,我们不反对学生带着满足与幸福离开课堂,但我们更希望学生在本阶段学习结束时,产生继续探索的愿望,拥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能持续学习。疑惑,就是推动学习延续的内驱力。
例如,有教师教完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速读策略单元之后,学生对快速阅读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同时也产生了迷惑:难道读得快就是好吗?之前,教师不断强调“细嚼慢咽”,古人读书也讲究“涵泳体察”。如今却开始追求速度,要求读得快。读得快,就有可能读得不细致,这算有效吗?此时,教师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阅读实践中,不断去感受,去比较,看看“读得快究竟会不会影响阅读质量”,同时鼓励学生尝试探索“既提升阅读速度,又保证阅读质量”的阅读方法,探究到底存不存在这种读书方法。这样的问题生成,开启了学生课后全新的学习历程。
相信有了这四个工具,教师就如同手中握着标尺,能够较为立体、全面地衡量一节课能否做到“以学定教”,听课时,也不会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至于只能“呵呵傻笑”了。而且,以“学习是否真正发生”为标准,带着工具观课、评课,就能更加贴近真相。
临了,想起我的一个徒弟——确实棒!
我的课,幽默效果是公认的,听课者很容易被现场气氛所感染。然而,这个徒弟却听得非常理性——主动屏蔽“剧场效果”的干扰,盯着学生的反应去看,追着学生的言语去听,跟着学生的答案去思考,甚至做出实录,有意屏蔽教师说的话,着力分析学生在说什么、在做什么,以让自己的观课结果变得更加纯粹。他的课堂评价也因此变得异常客观。由于这份理性,这个徒弟已经成为区域名师了。可见,掌握方法,理性评课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可因循的有效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