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

2019-09-10黄珂

大东方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利用农村

黄珂

摘 要:幼儿期是人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最具有培养人的潜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期。对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活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不仅要尊重儿童绘画的特点与发展规律,还要给予儿童创造的自由与环境。其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我园地处辽阔的农村,有着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有着千姿百态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有着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有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尽可能地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希望能够挖掘出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美术教育;利用;发展;农村;自然环境资源

一、回归自然,让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美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的美,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在春暖花开,杨柳变绿时,我们有目的地带小朋友走向大自然:来到田野里观赏整片的油菜花海,引导孩子看看说说油菜花的颜色、样子,闻闻油菜花的芳香,学学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走进树林,听听悦耳的鸟叫声,采上一簇簇映山红;夏天,我们去观察葡萄的生长,让幼儿的巧手体验夏天的乐趣;;金秋时节,沉甸甸的稻子压弯了腰,带领着孩子走进这金灿灿的蹈海里,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冬天,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搓汤圆,感受成长的快乐,大自然的色彩赋予了孩子们无比深远的遐想,带给孩子无比快乐的创造力,也换回来孩子们一幅幅精彩的画卷。

二、创造机会,亲身体验生活之趣

1.切身感受乡俗之趣。

我镇的传统节日,二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门户大开、喜气洋洋,设宴待客,还有戏班,说书、鼓词、魔术、马戏、电影等各式各样、举不胜举的娱乐活动。这是孩子们所熟悉而又喜欢的节日,远比那些圣诞节,生日Party来的亲切。

现在的幼儿由于独生子女和“家长承包制”,他们失去了应有的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许多机会。于是我们就带领着孩子接着,参观编织坊感受农家风情;参观细面制作坊,感受生活劳动的乐趣,这些同样带给孩子们无比快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深入体验社会之趣。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人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

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农贸市场》前,我先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边上的小菜场,引导幼儿观察菜的放法、菜的颜色和形状还有人们的神态及市场中的气氛等。回到活动室后,幼儿画出的农贸市场“人多菜多”琳琅满目,一派热闹景象。有的还把菜农与顾客的神态勾画得淋漓尽致,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画法,画完后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真所谓“见多识广”。

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中表现出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三、利用农村自然物,在区角中与幼儿对话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操作的活动,能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在区角中提供许多材料。在我们家乡有许多神奇的资源,这些东西不仅色彩斑斓,经济实惠,有独特的造型,而且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能给我们提供许多经济实惠的材料。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体验创造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设有拼贴角,我投放了稻草、泥巴、狗尾巴草、树叶、石头、沙子等材料,在这里,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自由自在地发挥想象,我鼓励幼儿用美来装扮生活,体会到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去装扮的。如在《石子画》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先共同欣赏这些石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想象,交流想法。我让他们自由选择材料,大胆涂色、装饰,并在旁边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我还给他们开了个石头展览会,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小解说员,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农家乐”里体验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在我们创设的“农家乐”的环境中,里面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收集各种自然材料,如:在种子角中,我提供了各种实物种子,让孩子们把自己画好的种子图案及种子的成长过程图贴在墙壁上,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最初的根源是什么,认识种子的各种形状和颜色。孩子们自己用稻草编成的各种动物的小尾巴、小草帽、斗篷,并用這些自制的玩具模仿各种小动物;用各种竹制品做成精美的挂饰、头像等;我们用木头自制了小锄头,小镰刀,模仿农民伯伯的劳作,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热爱农村特色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及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通过不断丰富这些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让幼儿实现与材料的互动与对话。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项活动,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们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应就地取材,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让自然资源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条件,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主地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具有农村特色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陈学花.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OL].山东教育.2012年5月4日

[3]利用农村资源,丰富美术活动内容[OL]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利用农村
画与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