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防治疗效观察

2019-09-10陈建忠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治疗

陈建忠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并对传播途径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便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预防措施,治疗上给予0.1g阿昔洛韦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重点综合预防措施,给予0.1g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进行治疗,4~6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所有患儿的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为75.00%,3岁以上患儿的发病率为25.00%,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部位中手、足、臀、口腔部位发病率较高。结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源,主要是通过粪便和手眼的直接接触方法进行传播,加强手足口病患儿重点综合预防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再加以有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途径;预防;治疗;疗效

在儿科疾病中,手足口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通常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人群。手足口病主要是由科萨奇病毒的A16型和71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口腔粘膜、手、足、臀等部位丘疹、斑疹等[1]。为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我院选取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30例,最小年龄为10个月,最大年龄为6周岁,平均年龄为(5.6±1.5)岁。治疗组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32例,最小年龄为10个月,最大年龄为6周岁,平均年龄为(5.7±1.6)岁。

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预防措施

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预防措施,治疗组给予重点综合预防措施:

医院应设置专门的手足口病门诊,进行分诊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病期的交叉感染现象。对疑似患儿应进行预检,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严格的观察,尽早的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措施。对患儿就诊区域要及时进行消毒和隔离措施,确保室内空气的畅通。要求小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对小儿的日常用品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小儿家属在发病高峰期应降低小儿处于人口密集场所的次数。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格观察,及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对于发热的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退热。医护人员在检查后应对手部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洁人员在进行卫生间清扫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清扫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清洗,并对使用过的手套进行销毁。

1.2.2治疗措施

医护人员在患儿接受治疗前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判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给予两组患儿静脉注射或者是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如临床疗效不理想,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g阿昔洛韦口服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0.1g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进行治疗,4~6天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所有患儿的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

临床疗效判定:①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不伴有口腔疼痛感;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皮疹大部分消退,体温恢复正常;③無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皮疹消退不明显,患儿仍伴有口腔粘膜溃疡、发热现象。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比较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

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为75.00%,3岁以上患儿的发病率为25.00%,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部位中手、足、臀、口腔部位发病率较高。详见表2.

3.结论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科萨奇病毒的A16型和71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口腔粘膜、手、足、臀等部位丘疹、斑疹等。由于婴幼儿为主要的易感染人群,所以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是托管机构和小儿家庭中需要重视的内容。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疾病主要为和急性期患者的皮肤疱疹液、口腔分泌物、粪便等中的病毒进行密切接触后,利用粪、口方式及呼吸道进行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感染后的物品、食用,以及被病毒感染后的食物、饮用被病毒感染后的水、吸入带病毒的空气或者是飞沫等。

重点综合预防及治疗是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有效防治措施,对于病症较轻的患儿,医护人员应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于病症较重的患儿,应进行严格的病情变化监测措施,特别是对患儿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监测,同时还要对重症患儿的血气进行分析,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情况[2]。在目前临床的治疗中,主要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等,以上药物能够将皮损的愈合时间缩短,改善发热现象,缓解口腔疱疹的疼痛感。同时,应给予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局部患病部位。此外,还应给予免疫力调节药物治疗,可以使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毒性疾病的发作,还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现象。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为75.00%,3岁以上患儿的发病率为25.00%,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病部位中手、足、臀、口腔部位发病率较高。

综上所述,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源,主要是通过粪便和手眼的直接接触方法进行传播,加强手足口病患儿重点综合预防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再加以有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林锦娜.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分析[J].特别健康,2019,(18).

[2] 陈泽海.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及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9):71-72.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